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蛔虫乌梅丸,为啥能治寒热错杂型顽固口疮,博士深度整理,收藏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323期

#谣零零计划#前几天,在文章中连续介绍了全国名老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郭文勤教授对于实热湿热口疮用自拟口糜方治疗的临床案例。

记得前一阵子在和一个多年口腔溃疡患者私信沟通时,他介绍自己的情况:“我的口腔溃疡,用砂仁、厚朴、苍术等祛湿药,就有热,舌头几天发红。如果用生地、黄连等清热药舌苔就发厚,发白,湿气就加重。怎么办啊?”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就想到,改天我应该重点说下乌梅丸,因为乌梅丸特别适合用苦寒之药则伤中阳,用纯热之药就容易温热太过而灼血伤阴,而这类的人属于寒热错杂之证,用乌梅丸调理口疮是最好不过了。

今天,也就是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323期文章,我想连续解读应用治蛔虫的乌梅丸也能治疗寒热错杂的顽固口疮的道理,以及介绍临床医案。

源自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的治蛔虫名方——乌梅丸

乌梅丸,可不要想成是酸酸甜甜的零食果脯。

乌梅丸,是源自于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里的治蛔专方,在经文里是这么写的:“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鉴于此,张仲景之后的各代中医大家,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像连梅安蛔汤、理中安蛔汤等著名治蛔方,医家们也始终将乌梅丸当做治蛔专方来看待的。

就是在今天的方剂教材中,也是把乌梅丸列入驱虫剂篇,并解读乌梅丸的方义是重在安蛔作用,正如下面这句话所指的“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从这里看来,次方解就显然局限了乌梅丸的主治范围。

但是这个次方解,也精准地解读了乌梅丸能起到的功效,得酸、得辛、得苦...

到了清代,中医大家柯琴在其编撰的《伤寒来苏集》中终于把乌梅丸的证治范围扩大了:“乌梅丸乃厥阴病之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证之法”。

让乌梅丸回归到治疗厥阴诸证的本来面目——乌梅丸,为厥阴病总方。

但,柯琴的用意并不在指出乌梅丸是治疗蛔厥之剂,其重点是要指出除治疗吐蛔之外,凡是厥阴证都可以用乌梅丸来治疗。

如是,清代俄中医学家吴谦在他所写的《医宗金鉴》里,就把乌梅丸放在厥阴证提纲之上,指出乌梅丸不再是单纯的“治虫佳剂”,而是厥阴证的总调理方——可以“解阳明错杂,寒热混淆之邪。

终于,乌梅丸从“治蛔专方”升华为“解寒热错杂之剂”。

对乌梅丸的实践方面,清代时期中医温病学派创始人之一叶天士,就非常善用乌梅丸,并大大扩大了乌梅丸的使用范围。

国医大师,河北省大名医李士懋就认为,张仲景《伤寒论》里记载的厥阴证的病症记录,也不是厥阴证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包括吴谦,叶天士在内的后代中医大家,根据《伤寒论》里的方义,将乌梅丸广泛用于寒热错杂诸证均取效。

现代中医对于乌梅丸治疗顽固口疮等诸多疾病的应用

现代中医也继承和发扬了古今中医对于乌梅丸的灵活辩证应用,将乌梅丸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像溃疡型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痛经、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小儿抽动证等,也能用于治疗牙痛、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比如来自湖北罗田县人民医院的周玉泉医生,就用乌梅丸治疗过36名顽固口疮患者,取得了治愈30名,有效5名的良好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梅丸能治上热下寒吗
第64 讲 厥阴上热下寒证(2)、厥热胜复证
打蛔虫的中药经方乌梅丸,竟也能治痛风?中医:只要痛风属于肝亢脾虚
被低估了的“乌梅丸”,寒热错杂显神威
伤寒论读书笔记《十五》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6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