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腻苔不止于湿热,还有脾虚,阳虚

黄腻苔辨证浅议

黄腻苔是临床常见的苔象,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疾病和多种疾病发展的过程中。

如外感病(温热挟湿,挟食,湿温病等),肺系疾病(咳喘、肺痈等)、心系疾病(胸痹、心痛)、脾胃疾病(食滞、黄疸等)以及三焦、膀胱和肝肾疾患等都可见到,临床多以痰热、湿热立论。然而在临床实际当中,黄腻苔的出现不能以痰热、湿热等概而统之,这现象已经引起同道们的重视,现就笔者的一些肤浅认识谈谈看法。

一、脾胃气虚而见黄腻苔

脾胃者仓廪之本,为水谷之海,主运化而为人体出入升降之枢,水谷精微皆赖脾胃以敷布,若饮食劳倦所伤,脾胃之气受损,运化失司,聚而为湿,蕴郁化热,上蒸于舌而现黄腻之苔,其本为虚,本虚而标实,此当健脾益气为主,脾运得健,则湿热可蠲。

例:刘XX,女,23岁,已婚,农民。1973年4月就诊。

患者主诉:四肢发热困烦两月余,以肘、膝关节以远为重,自觉劳累后热烦困乏尤甚。就诊时感头晕心悸,倦怠乏力,饮食尚可,平时白带多,少腹坠胀。既往有慢性腹泻史,脉濡,舌苔黄腻,舌质正红。

初诊以脾胃湿热内蕴为治,处以三妙散加味:方用苍术9克,黄柏6克,防己12克,牛膝9克,桑枝9克,苡米15克,生甘草6克。三剂。

药后四肢烦热不减,带下反多,少腹坠胀加重,此乃药证不符,不可囿于黄腻苔属湿热之论。盖脾主四肢、肌肉,而劳累后烦热尤甚。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劳则气耗,虚阳张越于外故加重,脾胃气虚明矣。少腹坠胀、带多,气陷于下故也,服苦寒之品徒伤脾气。

此似属东垣所谓“脾虚阴火”之证,“惟当以辛甘温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火则愈……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遂投以补中益气汤加味,以甘温之剂升补脾胃,稍佐苦寒以泻阴火。

方用:黄芪15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6克,葛根9克,泽泻9克,炒黄柏2克,炙甘草3克。服药三剂,四肢烦热顿减,带下亦减少。前方进退十余剂,病状若失,黄苔亦退。东垣谓黄芪、甘草、人参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诚为经验之论。

二、阳虚水冷而见黄腻苔

余于1967年赴甘肃山丹县巡回医疗期间,遇一陈氏患者,男性50余岁。

苦于头晕耳鸣多年,发作时耳鸣且如棉所堵,素有哮疾,遇冷辄发,四肢凉,大便不实,小便微黄,脉沉细,舌淡而胖,薄黄腻苔。观其脉证,当为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水饮上犯之真武汤证。投以苓桂术甘汤,其效不显,然亦囿于黄腻苔,小便色黄属湿热论,终不敢放胆使用附子。

后就教于吾师刘渡舟教授,师曰:“此为水湿内郁之假热,但用真武不妨”,于是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合方:附子9克,白芍9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生姜五片,炙甘草6克,泽泻30克。

服药三剂后头晕明显好转,六剂后黄苔尽去而显露一派阴寒真象。

此为脾肾阳虚、气不化水而致之水饮内停;饮邪上泛则头晕耳鸣;水郁之处,必有伏阳,故现黄薄苔。然此类病人必舌体胖淡,苔色亦呈淡黄,故用纯阳之品,助阳化气,温化水饮,水饮得化而郁阳自伸,苔黄可去。

三、肾阴虚而见黄腻苔

肾者主水,内寓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而为生命之根,人体的水液代谢又赖于肾气的蒸化,肾阴、肾气之不足皆可引起水液代谢的失调,如阴虚而相火偏旺,龙雷之火升腾,水热相搏,亦可见到黄腻之苔,法当以滋阴补肾为治。

例:马XX,女,35岁,家属。1983年4月13日就诊。

患者自觉头晕,头部烘热多年,每以夏月或午后加重,伴有腰酸,腰痛,自诉午后“阴烧”,但体温不高,口干不欲饮,二便如常,素有下肢膝关节痛疼史,诊得右脉弦细而数,左脉细数,尺部弱,舌红,苔根部黄而厚腻。

证属肝肾阴亏,髄海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扰故头晕、头热。午后及夏日为盛阳之时,阴虚之体,盛阳加之,故症状加重;舌苔黄腻者,知有湿热内蕴,治以滋肾养阴为主,兼清相火,但当不碍于湿,用左归饮加减。

方用:熟地炭24克,山芋12克,当归15克,杞果15克,寄生15克,白芍12克,杜仲12克,黄精30克,川芎6克,女贞子30克。黄柏3克。小黑豆为引。

服药六剂后,诸症均明显减轻,黄腻之苔渐退,

此外,阴阳俱虚治以地黄饮子之风痱证,亦常见到黄腻之苔,临床屡见。

总之,黄腻苔的形成,多由湿热化生,然湿有外湿、内湿之分,热有真假虚实之剖,临床所见,首当分辨。笔者认为:黄腻苔的出现,多与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有关,多责之于肺、脾、肾、三焦、膀胱气化功能的失调,或因于外邪的郁闭,或因脏腑功能的失调、气机不利、津液内停,或因脏腑虚损,气化无权而成,临证自当慎审明晰、辨证求因,穷本极源,方可切中病情,不可概以清热利湿为治,而犯虚虚实实之戒。

苔现黄色,临床常见者有三:首先是由于脾胃的病变。《临症验舌法》说:“舌见黄色,脾胃病也,不拘所见何症,但看黄而坚敛苍老者,脾胃两经邪气盛也。”前人言舌诊,往往舌与苔混称,实际舌质色黄者甚少,苔色红者绝无,这里所谓“舌见黄色”,实为苔的黄色,而非舌色,所以《伤寒指掌》径称“黄胎胃经”。其次主里证。《伤寒指掌》说:“白胎主表,黄胎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黄胎专主阳明里症而言。辨证之法,但看舌胎带一分白,病亦带一分表,必纯黄无白,邪方离表而入里。”再次主热证。《舌鉴辨正》说:“黄苔舌,表里实热证有之,表里虚寒证则无。黄苔见于全舌,为脏腑俱热,见于某经,即某经之热,表里证均如此辨,乃不易之理也。”凡风、火、暑、燥诸邪在表,都可以出现黄苔,但—般都是薄而不厚,因此说,黄苔主里,是基本的,但不能像《舌鉴辨正》》所说的表证不见黄苔。

01

淡黄苔

【舌象及成因】苔薄白中而带有浅黄色,是为淡黄。往往是由薄白苔转变而来,证明病变已开始有由寒化热,由表入里。《伤寒论本旨》说:“凡现黄苔浮薄色淡者,其热在肺,尚未入胃。”肺,指肺气所主的卫分而言,即是病犹在表;胃,代表里证。如表证的恶寒、发热、自汗等,便属于肺卫的症状。因此苔色淡黄,常为风热在表,或风寒在表化热的反映。若苔色淡黄而较厚,并见脘闷不畅的,常为邪入胸脘,热中夹湿,气滞不宣所致。

【主病】风热在表或风寒化热;胸脘湿热。

【治法】辛凉解表;宣湿透表。

02

黄滑苔

【舌象及成因】苔呈正黄色而略厚,颗粒分明,湿润光滑,常见于热邪入里的初期。《温热论》说:“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另有一种黄滑苔,其黄而润滑,好像涂抹一层鸡子黄似的,又叫作水黄苔,每见于湿温病,或温热病而兼有水饮的患者。他如在黄疸病中,也有见这种黄滑苔的,同样是为湿热熏蒸所致。

【主病】热邪入里初期;湿温病;黄疸。

【治法】清热透表;清温化湿;渗利湿热。

03

黄浊苔

【舌象及成因】苔色深黄,颗粒不清,垢浊胶结,浑成一片,是为黄浊苔。多见于湿热秽浊内盛的患者。《察色辨证新法》说:“老黄色,厚腐堆起,此胃中腐浊之气上达之候。”在临床上有以下两种情况的分辨:①苔黄浊而不甚厚,苔面略呈光滑的,为邪热散漫,尚未积聚之征。②苔黄浊,有如土碱粉铺在舌上,色黄暗而厚的,是湿热秽浊之邪已与肠中陈腐宿垢相结的表现。

【主病】湿热秽浊之邪内盛。

【治法】芳香化浊、辛开苦降。

04

黄黏腻苔

【舌象及成因】苔色黄而黏腻,颗粒紧密胶黏,有如黄色粉末调涂舌上,主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为患。《察舌辨证新法》说:“黄如蜡敷舌上,湿温痰滞之候,故苔无孔而腻。”如果黄色深,黏腻程度极稠厚的,是热重于湿,痰涎之邪亦甚;如果黄色浅,黏腻程度较稀薄的,是湿重于热,痰涎之邪亦轻。

【主病】湿热痰涎交结为患。

【治法】清热化湿祛痰。

05

黄干苔

【舌象及成因】苔色黄,干而少津,总属邪热伤津的病变。临证出现这种苔,有两种情况应当分辨:一种是见于疾病的初期,苔由白转黄,由润而干,这是外邪化热,初入于里,邪热伤津的现象。一种是见于疾病的后期,苔由厚而薄,色由深而浅,这是邪热虽退,津犹未生的反映。这两种黄干苔,都是比较薄的。至于苔干色黄,满舌厚积,则为实热里证无疑。正如《舌鉴辨正》所说:“黄干舌,全舌干黄,脏腑均大热,有病皆属里证,不论伤寒杂病,见此舌即为实热。”

【主病】邪热传里;热退津伤;实热里证。

【治法】泄热清里;甘寒生津;苦寒攻下。

06

根黄尖白苔

【舌象及成因】舌尖部苔薄而白,中部以至后半部苔为黄色而较厚;所呈黄色部分,一般都是由白而变黄,由薄而变厚的,为表邪逐渐化热入里之征。《伤寒舌鉴》说:“舌尖白根黄,乃表邪少而里邪多也。”临床所见,表邪未全入里而见到这种舌象时,一般苔不甚干,犹带几分润泽;如果苔已干而无津,又毫不见恶寒等表证,仍应诊为里热证。

【主病】表邪化热入里。

【治法】辛凉透表,清里泻热。

07

尖黄根白苔

【舌象及成因】舌中及根部均为薄白色苔,惟舌尖则呈黄色,为热在上焦之征。但《伤寒舌鉴》《医略六书舌鉴图》《舌鉴辨正》等书均认为见此苔是“少阳经传阳明腑病”。据我们临床实践,没有得到验证。热盛于上的多见此苔。

【主病】热在上焦。

【治法】清解热邪。

08

双黄苔

【舌象及成因】舌的两旁各呈一长条形的黄色苔,其余都是薄白苔,是为双黄苔。外感病而见此苔,是表邪入里,表犹未罢之候;杂病而见此苔,是邪热聚于肠胃,肠胃不和之征。而《舌胎统志》则谓:“白胎两傍黄色,嫩者主寒湿,老者主温热。”是于临床辨证时,尤当注意黄色的深浅,而确认其病变之所在。

【主病】表邪入里,表犹未罢;热聚胃肠。

【治法】清热透表;清涤胃肠。

09

半黄半白苔

【舌象及成因】舌苔纵分两色,一边苔色白,一边苔色黄,无论黄色的深浅,或苔的厚薄,多为邪热郁于肝胆之候。

【主病】肝胆郁热。

【治法】清泻肝胆。

在临床病例中,笔者多年所见凡浊毒内蕴者黄厚腻苔最为常见。一般认为黄厚腻苔多与湿热或痰热内蕴、食积化腐、外感暑热、湿温等相关,经清热利湿、祛痰消积等药物治疗,黄厚腻苔即会很快消退。清·刘恒瑞《察舌辨症新法》记载:“正黄色,为胃土正色,为温病始传之候。其为湿温、温热不能上蒸而化为津液者......牙黄无孔,谓之腻苔,中焦有痰也。若浓腻为阳气被阴邪所抑,必有湿浊、痰饮、食积、瘀血、顽痰为病,宜宣化。”但有的黄厚腻苔则顽固不退、经久难消,或者用药稍有减轻而停药后加重。

李佃贵教授重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倡导“衷中参西”“中体西用”。主张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基础上,将胃镜、病理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才能更准确地抓住疾病的本质,取得满意疗效。认为顽固性黄厚腻苔的本质是浊毒内蕴,湿热中阻。以浊毒立论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部分患者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或消失,使胃癌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笔者有幸跟诊李佃贵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顽固性黄厚腻苔的经验总结如下:

浊毒致病特点

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为病,常与痰、湿、瘀、毒并存。浊毒较之湿邪,更为黏腻滞涩,重浊稠厚。因此,病势更为缠绵难愈,多久久不能尽除。较之痰邪,浊毒变化多端,可侵及全身多个脏腑、四肢百骸,同时又会随体质及环境因素寒化、热化,从而出现种种变局。浊毒的存在可导致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产生,相兼为病,加重病情。浊毒困扰清阳、阻滞气机,可以导致津液停聚,加重痰浊;浊毒胶结,阻碍气血运行,更可加重气血瘀滞。浊毒伤人正气,蕴结成毒,或化热生毒,更可耗血动血、败坏脏腑。四者相兼,元气日衰,则病归难治。

浊毒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病久不去,容易生变。浊毒循人体经络体系,由表入里,由局部至全身,致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化、浊变,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包括西医病理学中的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和癌变,以及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化,其结果是毒害细胞、组织和器官,使之代谢和机能失常,乃至机能衰竭。

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提出,为癌前病变乃至肿瘤的中医诊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浊毒与舌、脉关系

临床上浊毒证患者以黄腻苔多见,但因感受浊毒的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别。以湿浊之邪为主者,舌苔腻、薄腻、厚腻,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浊毒并重者,舌苔多为黄厚而腻;以热毒为主者,舌苔黄而微腻,或黑或中根部黄腻。并根据黄腻苔分布在舌部位的不同,来区分浊毒致病的脏腑。如舌两侧黄腻苔属浊毒在肝胆、舌中部黄腻苔属浊毒在脾胃等等。外感病变时,亦可根据黄腻苔所在舌尖、舌中部、舌根部的不同来区分浊毒在上焦、中焦、下焦。

浊毒证患者滑数脉常见,尤以右关脉滑数突出。临床以滑数、弦滑、弦细滑、细滑多见。浊重毒轻者,脉多濡缓;浊毒并重者,脉多濡数;毒重浊轻者,脉多滑数。

浊毒内蕴、湿热中阻的临床表现

主症:胃脘痞胀或疼痛,痛有定处拒按,胃灼热反酸,大便臭秽,黏腻不爽,排出不畅,小便混浊。

兼次症:或头晕目眩,胁有痞块,恶心腹胀,或寒热往来,身目发黄,或面色晦暗,口苦口臭口干,身重肢倦,或恶心干呕,入食即吐。舌质红或黯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脉弦数或弦滑。

浊毒内蕴、湿热中阻的治疗原则

李佃贵教授认为湿为浊之源,浊为湿之甚;热乃毒之渐,毒乃热之极。徒解其毒浊难去,徒化其浊则毒愈甚。叶天士治疗湿热,“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采用湿热分消论治疗效显著。受其启发,李佃贵教授针对浊毒内蕴、湿热中阻的顽固性黄厚腻苔,制定化浊解毒方,以化浊解毒、清热利湿。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李佃贵教授化浊解毒方由二部分组成。一方面芳香以化浊,另一方面苦寒以解毒。

化浊解毒方的基本药物组成:茵陈15g,黄芩12g,黄连12g,白花蛇舌草15g,半边莲15g,半枝莲15g,藿香9g,佩兰9g,板兰根15g,绞股蓝15g,苦参10g。

芳香以化浊:化浊药物组成由雷氏芳香化浊方演变而来,经李佃贵教授加减后,对舌苔厚腻型浊毒内蕴者疗效显著。雷氏《时病论》“治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非香燥之剂不能破也。当用芳香化浊法,俾其气机开畅,则上中之邪不散而自解也。”李佃贵教授以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加减配伍半夏、僵蚕等破痰祛湿;陈皮、木香等温燥化湿;香附、大腹皮等宽胸腹;厚朴、莱菔子等畅脾胃,使上中气机宽畅,给湿浊以动力,使湿浊畅出;再配以荷叶升清,令清升则浊自降。如是用药,微苦微辛,平淡芳香,有轻清流动,宣展气机,芳香化浊之妙。

苦寒以解毒:毒由热生,变由毒起,毒不除,变必生,故治以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李佃贵教授常用茵陈、黄芩、黄连、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苦参、板兰根、绞骨蓝等药物,浊毒重者酌加全虫、蜈蚣、土鳖虫、水蛭等药物攻毒解毒。

李佃贵教授常说:“辨证要审慎,要建立中医辨证思维。不是简单的一是一、二是二,要动态地看问题,整体地看问题,辨证地看问题。”虽然舌苔与中焦的关系最为密切,但辨证之时仍需结合患者舌质、脉象、症状,四诊合参。然以黄腻苔论治浊毒,仍是给基层医疗工作者及患者提供了简单、有效、直观的观察病程发展状态的方法。

黄厚腻苔,临床最为常见。有的黄厚腻苔,稍用清热利湿之法,即可消退。有的则顽固不退,经久难消。分析其原因,临床除应辨明黄腻苔主湿热或痰热的属性外,还应分辨其病在胃还是在肺,属于何脏何腑,确定病位在上还是在下,针对湿热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分消走泄治法。另一方面,黄腻苔不一定主湿热,还蕴藏复杂的病机,如寒湿困脾、寒痰留饮、脾肾阳虚、阴虚挟湿均可见到。因此,从临床实践出发,对黄腻苔的病机和辨证规律进行探讨,可极大地提高临床辨证水平。

1 湿热胶结

湿热之邪可侵犯上、中、下三焦为患。湿热在上,郁结咽喉,常见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咳吐不利,舌红,苔黄厚而腻。治宜清热化湿,宣肺利咽。方选《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加减,药用:郁金、射干、枇杷叶、淡豆豉、通草。

湿热蕴结中焦,胶结难解,常见纳呆食少,呕恶腹胀,脘痞身重,舌苔黄而厚腻,舌质红。治宜清热利湿,和胃降逆。方选王氏连朴饮,药用:黄连、厚朴、石菖蒲、半夏、淡豆豉、栀子。

湿热下注,常见少腹胀满,尿急尿黄,便溏不爽,苔根黄厚而腻。治宜清热除湿,利尿通淋。方选程氏萆薢分清饮,药用:萆薢、白术、车前子、茯苓、石菖蒲、黄柏、莲子心、丹参。若湿热弥漫三焦,则清热利湿,用《温病条辨》杏仁滑石汤加减。

案1 幸某,男,51岁。舌苔黄厚腻已十多年,前后已服过几十剂中药,时有消退,随即又起,反复难消。就诊时见形体消瘦,咽喉有痰,咯之不出,脘痞腹胀,身倦乏力,小便黄,脉细缓。自诉饮少量白酒舌苔当晚可暂时消退,次晨如故。诊断为湿热蕴结三焦,用杏仁滑石汤分消走泄,清热利湿。药用:黄连6g,杏仁、通草、陈皮各10g,郁金、半夏、厚朴、黄芩各15g,滑石30g,石菖蒲6g,藿香、佩兰各15g。服药12剂,舌苔减半,诸症减轻。坚持续服10余剂,咽喉、胃肠症状完全好转,舌苔正常,未再复发。

2 寒湿困脾

湿郁脾阳,寒湿内停,阴寒内盛,虚阳上浮,常见舌质淡白胖嫩,舌苔淡黄厚腻而滑,或为灰黑厚滑之苔。可伴口淡不渴,脘痞腹胀,形寒肢冷,尿清便溏等症。此乃寒湿,不同脾虚。若投温中补虚之剂,内含甘缓之品,有碍脾阳,不利祛湿。务必选用苦辛淡渗三法,辛以开之,苦以燥之,给湿邪以出路。遵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旨,用《温病条辨》半苓汤。方中半夏、厚朴苦温辛通,茯苓、通草淡渗利湿,少佐黄连,不用清解,取苦能燥湿之意,加入神曲、山楂和中导滞以升降脾胃。全方不备大辛大热之品,貌似平淡无奇,实有非凡之功。

案2 张某,女,37岁。6年多来舌面上满口淡黄厚腻苔,经久不退,伴见胃脘胀满、隐痛,饮食少思,喜热食,兼嗳气泛酸,头昏沉闷,困倦思睡,肠鸣腹泄等症。平素常服黄连素,曾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等中药治疗,均未获效。辨证为湿郁脾阳,用苦辛淡泄之半苓汤治之。药用:半夏、茯苓、厚朴、神曲、麦芽、山楂各15g,通草10g,黄连6g,服6剂后,脘腹胀满减轻,大便成形,舌苔消退大半。继后用加减正气散,调理脾胃升降,药用:藿香、陈皮、大腹皮各10g,茵陈、厚朴、茯苓、神曲、麦芽、山楂各15g,又服6剂,诸证悉减,多年之厚苔消退。邪气已去,再用东垣调中益气汤扶正健脾,巩固疗效,终获痊愈。

3 寒痰留饮

多应表现为咳逆气喘,吐大量色白清稀泡沫痰,舌苔白厚腻或白滑,舌质淡白胖嫩。不过,临床上亦可因寒痰留饮内停,阴寒偏盛,虚阳上浮,浮阳煎熬,痰液变得略带黄稠,舌质仍淡白胖嫩,舌苔却变得黄厚滑腻,甚至舌苔干燥,口渴思饮,常兼形寒肢冷,面色淡白,小便清长等寒象。此时,病机为阳虚寒盛,治宜温痰化饮。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减。

案3 王某,男,63岁。反复发作性慢支、肺气肿10多年,此次旧病复发已月余,症见咳嗽、气喘、心悸,咳吐大量白色稠黏痰,口干渴,频频饮水,水量不多,且喜热饮,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数。因见痰稠、舌红苔黄、脉滑数,均诊断为痰饮化热,已用过大量清热化痰、泻肺降逆的中药,病情毫无减轻。复诊时根据治疗反馈的信息,并分析有渴喜热饮、面色淡白、小便清长等典型寒象,诊断为寒饮内停。断然停止使用任何清热化痰药,改用温化寒痰的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治疗。药用:干姜、细辛、甘草各6g,杏仁、五味子各10g,桂枝、半夏、茯苓、白芥子、苏子、附片(先煎)各15g。初服4剂,病人自我感觉较好,口渴略有减轻,但黄苔颜色尚无改变。效不更方,续服前方8剂,咳喘大减,口渴已除,黄厚腻苔完全消退,舌质淡红,病情得到控制。

4 脾肾阳虚

素有寒湿,失于温燥,寒湿愈困,阳气愈伤,或过服阴柔苦寒之品损伤阳气,阳气虚惫,无力蒸腾,新苔不生,原有厚苔不去,久浮舌面;阴寒内盛,虚阳上浮,虚火煎熬,则舌苔黄腻。此时虽有寒湿之邪,但以阳虚为主,温中燥湿之法已不奏效,应改用温中补虚之剂。方选《温病条辨》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广皮厚朴汤施治,亦可用四神丸、双补汤温补脾肾。

案4 房某,女,62岁。患慢性胃肠炎20多年,胃脘胀满疼痛,食后尤甚,饭后必须卧床休息半小时(胃下垂),不能吃生冷瓜果,大便溏稀,黎明前腹痛则泻,四肢逆冷,脉象微细,但舌质红,舌苔黄厚腻。患者已服大量抗菌素清热消炎,中医也因其舌红苔黄腻而用过大剂苦寒泻火药物,病情日益加重。就诊时根据一派虚寒病史,认为黄厚腻苔、舌红是因脾肾阳虚,虚火上浮所致,故立温补脾肾之法,选砂半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药用:红人参、广木香、砂仁各10g,白术、干姜、半夏、补骨脂、肉苁蓉(煨)各15g,鹿角霜、附片(先煎)、桂枝各30g,吴茱萸、甘草各6g。服红人参数斤,附片最大剂量每次60g,治疗1年余,黄腻苔彻底消退,胃下垂、五更泄等病已得好转。

5 阴虚挟湿

湿热久蕴,化燥伤阴,或寒湿内停,过服温燥,耗伤阴液,阴亏失濡,新苔难生,湿邪残留,旧苔浮罩舌面,故可表现为黄厚腻干苔。此苔最易误诊,徒用燥湿之剂,更耗真阴,治宜养阴清热除湿。初用养胃生津之法,如沙参麦冬汤、叶氏养胃汤之类。若治之无效,累及肝肾,可用滋阴补肾之法,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使阴生液复,舌苔滋生有源,厚腻之苔脱落消退。

案5 唐某,男,54岁。舌苔黄厚腻,胃脘胀满4年余,胃镜检査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现见舌质黯红,舌苔黄厚腻,中部有两处舌苔剥落,自觉胃脘胀满,嗳气食减,口干苦,精神不振,身体消瘦,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黄,嗜好烟酒辛辣。前医已按运脾除湿、燥湿和中、苦辛通降、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等方法施治,均未见效。初辨证为脾胃阴虚,用养胃生津之法治疗,药用:百合30g,麦门冬、丹参、薏苡仁、谷芽各15g,石斛、台乌药、厚朴花各10g,砂仁6g。共服6剂,口干,腹满痛减轻,但舌苔仍然如故。后用人参乌梅汤加减治疗,效果仍不明显。考虑病久涉及肝肾,用加减复脉汤滋肾养肝,药用:麦门冬、火麻仁各15g,白芍、何首乌、乌梅各10g,知母、红人参各6g。连服6剂,饮食正常,舌苔逐渐化退,后以参苓白术散调理巩固,前后经过月余治疗,黄厚腻苔完全消退,诸症好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苔黄厚腻,可能是脾胃病!黄苔在舌诊中,正常的舌苔颜色是白色的。“有诸于内,行诸于外”,如果体内有热...
中医大师六十年舌诊经验总结
感冒三天了,舌苔黄,痰黄,咳嗽,喉痛
史上最全!高清舌诊图谱
史上最全的舌诊图谱,珍藏版!
名老中医经验集-许公岩(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