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INFOBASE
礼仪习俗
    【生育】境内居民传统生育观念,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崇尚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家庭,对生育极为重视,与盖房、结婚一起,称为人生三大喜事。    妇女生孩子,俗称“坐月子”。不管生男生女,统称“添喜”。初产为男儿,称为“大喜”,生女儿谓之“小喜”或“也喜”。产后六、九或第十二天,邻里亲友要馈赠礼品以示祝贺。主人要向娘家报喜。报喜所带的物品各地不一,蓬莱生男孩带公鸡,生女孩带母鸡;邹县是生男孩带一本书,生女孩带一朵花。 娘家长辈要择吉日备米、 面、鸡蛋、红糖、枕头之类等前往抚慰,叫“送粥米”、“送米”。鲁中新泰一带,生女另送猪肉一块,生男加猪腿两只,主人要备席招待。客人去时回礼中必有染红的鸡蛋。    婴儿满月,娘家多半来人接住几日,谓之“住满月”。母子进门后,全家喜气盈盈,殷切照应。旧俗,淄博一带女孩儿满月到外婆家,用墨涂小脸,回来时改用粉画,称“黑狗来,白狗去”。男孩则反之,寓意为婴气发达。鲁南一带,在婴儿满月这天,需要舅舅给铰头。建国后,此俗废止,但接送习俗被承沿。    婴儿生下一月之内,祖父母要为孙儿起乳名,男孩儿一般选取象征福禄吉祥、平安幸福、健康长寿、鹏程远大的字样,女孩儿一般选取表示聪敏、美丽、贤惠、灵巧、纯洁等字样。过去聊城一带女孩多以“信”字命名,如“小喜信”等;胶东女孩多以“嫚”字命名,如二嫚;鲁南女孩多带“妮”、“丫”字,如“大妮”、“大丫”等。回族新生婴儿,三日内要请阿訇起回族名字。    婴儿出生第100天,要表示庆贺,称“祝百岁”。过去,姑、姨及外婆家要齐集庆贺,贺礼中须送缝有绒穗的裤,取“穗”谐“岁”音,还有其他衣服、布料、手镯、银锁之类。俗谓:“姑姑的裤,姨姨的袄,妗子的帽子戴到老”。银锁意为锁住性命,祝其长命百岁。现在,多是送钱、送物表示祝贺,并拍照留念。    旧俗孕产期禁忌较多:如孕期忌近丧事,忌吃兔子肉、狗肉,忌在娘家生孩子,产妇一月之内不串门,不推碾,不打水,不动土,不和泥等。    【祝寿】  旧称“庆寿”,俗称“过生日”,一般60岁左右始行,生日这天,子女和亲朋间的平辈、晚辈多带礼品前来欢聚祝福,礼品必有面条,其余不拘。汉族老人,66岁生日这天,女儿一般要买块猪肉作为礼品,俗称“六十六,要吃女儿一块肉”。近年来,为城镇老人祝寿,寿礼中添有大寿糕、祝寿酒等,有些乡村农民祝寿,还有包放电影的。    生日这天,已分居或出嫁的子女要倾家全到,以示隆重。祝寿宴席丰盛,男女分席,酒后用饭,必备面条,含祝福老人长寿之意。给老人祝寿忌间隔,直至老人寿终,若有遗忘,子女谓之“不孝”,亲友谓之“失交”。因故缺席要提前告知。    建国后,祝寿之俗曾一度沉寂,80年代以后,又有复兴之势。现已发展到中青年和小孩,尤以小男孩过生日最为隆重,并已不亚于为老年人祝寿。中青年过生日,除自己改善生活外,多半备礼敬送父母,以谢养育之恩。    【贺房及乔迁】农村居民建新房上梁时,门框、窗框、屋脊房梁上要贴上大红对联,上书:“上梁喜逢黄道日,竖柱巧遇紫薇星”及“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坚如盘石”等吉祥祝福之语。还要燃放鞭炮,以图吉利。在奠基、上梁及竣工之日,要宴请工匠及帮工。    居民迁入新居,亲朋好友都带着礼品来祝贺乔迁之喜。礼品多以炊具为主,谓之“温锅”,也有称之“烧炕”者。鲁中泰安一带,多必送豆芽、豆腐之类,意喻祝主人生根,安居和发福,此风犹存。主人要备办酒席,邀请新邻居和好友豪饮,祝愿家庭幸福及邻里和睦。近来,祝贺乔迁之风在城镇及乡村都很盛行。    【婚嫁】建国前,境内婚姻嫁娶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男女互不相识,靠媒人两方说合,也有换亲和收养童养媳的。女子出嫁,必须从一而终,丈夫夭折也不能改嫁,男子可以续娶纳妾。婚礼程序因贫富贵贱而繁简不一,买来的女子或童养媳,只是拜天地,入洞房,祭祖了事。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过程。    通媒。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要找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尅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也有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如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旧俗,男女通婚,年龄以女大为贵,俗说“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定亲。多称“送柬”或“换帖”。鲁南一带有称“传启”者,鲁西俗称“红定”。男方写好柬帖(即定婚书)附彩礼送女家,女家回帖,作为定亲的依据。鲁中一带,男方将四折红柬、聘金及礼品装入拜匣(木盒)之中,由传柬人至女方换回许婚的红柬。一般男柬书曰:“久仰名门,愿结秦晋”或“不揣寒微,仰攀高门”等;女柬则书“辜借冰音,仰答红章”,并各行落款。换柬后,亲友邻居送物送钱祝贺,名曰“添瓶”,男家备席答谢媒人和亲友。    送婚帖。又叫“送年命帖”,男女到结婚年龄(一般女在十八岁以上,男小则十二三岁,大则二十几岁),男方根据女方的命相,请卜者查定吉期(俗称“看日子”、“查日子”),并将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选择吉日,正式向女方送婚帖(年命帖)。帖上写明迎亲日期、新妇冠带(新娘穿的礼服)、坐帐、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依次做婚嫁准备。    贺喜。婚前,男方的亲友邻居都备礼品祝贺,称“贺喜”,有的地方叫“添饭”。男方在结婚前一天备席庆贺。    迎亲。俗称“娶媳妇”、“办公事”、“办喜事”。前一日,女方即将嫁妆送至男家,称“送奁房”。男方贴喜联、挂喜幛、铺炕、填枕头,做好迎娶准备。晚上,新郎给近处的亲友长辈“行礼”。迎亲这天,按既定时辰,男方排列仪仗,吹手奏乐,用轿(山区较贫困者亦有用驴、车的)到女家迎娶。娶亲有“大娶”与“小娶”之分。一乘轿为小娶,即备花轿一乘将新娘抬来,谓之“不迎亲”;大娶用二乘轿,新郎坐官轿到女家迎亲,另一花轿为新娘所备,去时由幼童(有的是新郎的弟弟或妹妹)乘坐,名曰“压轿”。不论大娶或小娶,其习俗大致相同。嫁女开脸、上头后便开始了少吃、少喝、坐炕待嫁,一般不出门的“禁闭”生活,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皮袄、红毡、红头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妆打扮,蒙上头红,由自家亲人用椅子抬入轿内。娘家兄长或舅父跟轿“送客”。路上,大红纱灯开道,笙箫唢呐齐奏,车马轿夫前簇后拥,轿面四闭,新娘不得与外界接触。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让道。来到男家村头和大门,鞭炮齐鸣,并按照规定的时辰和方向落轿。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驾新娘进入大门,头顶红伞,脚踏红毡(曰“倒毡”),至院内摆设的香案前,与新郎并立,行拜天地之礼,然后向来宾一一礼拜(来宾一般要交与新娘拜钱)。礼毕,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时,有蹬鞍踩升(旧制量具)或蹬糕之俗,取其谐音“安稳”,步步“高升”。男家长辈则在院子里撒大枣、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缝在被角上或装入枕头内),亦取谐音“早得贵子,并男女花着生”之意。洞房花烛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蒙头红、同吃“宽心面”、共饮“交杯酒”。新娘开始“坐帐”,亦称“坐床”,多为一天。是日,不论辈份大小,好事者大闹洞房,直到深夜。新婚夫妇睡下后,有青年男女窗下“听房”(听悄悄话)的旧俗。泰安、莱芜一带当日上午女方便来搬新娘,下午送回婆家,称“当日回房”。    新婚日,男家张灯结彩,贴红喜联,杀猪宰羊,盛宴款待亲友。    鲁中各地还有抢娶的风俗。即同日同村若有多家娶亲者,则认为谁抢在前头谁家吉祥。故迎娶的时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对日、会亲家。翌日晨,新娘须向近族长辈一一叩拜,并同新郎去祖茔祭奠。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住两日,曰“住对日”,肥城等地则新婿、新娘同去岳家,此谓“回门”或“认亲”。若不“回门”,则由娘家接回,第六日,再由娘家长辈送回婆家,这叫“会亲家”。至此,整个婚礼程序基本结束。    小娶一般较为简单,多为娘家备一小轿送至婆家,东平等地则为男家备轿,但新郎不迎,规模较小,礼仪大同小异,略为简便。    如此繁文缛节,贫寒人家难以讲究,极贫者则由老人陪同新娘持一小包袱送至男家即为完婚。    旧俗嫁女忌讳较多,如做嫁衣忌用寡妇及儿女不全者,寡妇不当送女婆,姑姑不迎娶新娘,姨、嫂不送娶,俗云:“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    建国后,政府颁布婚姻法后,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和喜事新办,繁缛礼节多被革除,近年来,城乡自由恋爱者增多,但多数仍需媒人说合。双方以为合适,即安排见面,若互相有意,双方交换手绢或钢笔之类,此谓“换手绢”或曰“小见面”。然后约定订婚日期和仪式。订婚日,男方携带重金和重礼,送至女家。女家设宴待客,即为定婚。多有趁此照定婚相者,个别仍有换帖者。到了国家规定婚龄,男女同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多数认为不举行婚礼不谓结婚,故多另行婚礼。婚礼较之过去也大为简便,一般由婆家用车辆接新娘,也有娘家送来者。新婚之日男家仍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盛宴宾朋。闹房之俗依然。青年视举行集体婚礼或旅游结婚为时髦,简便文明,愈来愈兴。但是,门当户对的旧观念还在起作用,仍有恋爱不自由、索要彩礼、变相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及早婚不时出现。    凡结婚者,男方亲友街坊多有道喜者。至亲厚友贺礼较厚。一般多送喜帐(有的地方称“对子”),多为一段布料,亦有丝绸、毛料、被面、毛毯等。新式有送工艺装饰品者,讲究实用的则送炊具、茶具等生活用品。街坊一般关系者多“凑分子”相贺(过去为粮食,今为现金)。每份多少不等。现金用红纸包好,俗称“红包”。旧时泰安、莱芜等地也送挂面、馍馍、糕点之类。多用笼篮盛着,俗称“一担笼子”。主家下帖宴请送礼者。近年,喜宴之风愈来愈盛,规格也越来越高。女方在出嫁之前,亲友多送些衣料、时装等物品,以示祝贺,也有相助之意,并相邀于嫁前欢宴。    除以上外,旧社会境内各地亦有收养童养媳、抢婚(多为寡妇再嫁),纳妾、娶阴亲、近亲结婚等陋俗,建国后均革除。    【丧葬】建国前,境内丧仪繁琐铺张,而且封建迷信色彩浓重。葬俗是木棺土葬,儿女侄孙均亲疏戴孝,儿子百日不理发,儿女服孝期三年,侄孙辈一年,房门贴白条,三年内不贴春联。一般要经过守灵、报丧、入殓、殡葬、圆坟、祭祀等主要程序。    一般人过50岁,晚辈多开始为老人做寿衣,打棺材,修墓穴,准备后事。富裕人家用料考究,贫寒人家则难以讲究,极贫者仅用芦席或草苫一卷,土埋了事。    死者将气绝时,家人站于房顶,手敲铜盆,大声呼唤死者,称作“叫魂”。同时,急速给死者穿寿衣。寿衣全用布条系上,取“带子”即后继有人之意。同时,请人帮助治丧。先请一“总理”,统管丧事一切,并由“总理”指定“内、外柜”各一人,分别负责内务和接待礼仪。然后由“总理”差人给亲友送讣帖报丧,搭设灵棚,开启墓池,葬仪开始。    停灵。亦称守灵。即将死者移放在外间屋的灵床上,死者仰卧,身下铺草纸,盖白布单子,这叫“铺金盖银”。鲁西等地面盖白纸,身覆棉被,称为小殓。灵前摆一小桌,桌上置长明灯,燃香,摆供,供死者牌位。灵床两侧,谷草铺地。子女眷属男右女左,跪于草上,称为守灵。    泼汤。停灵期间,鲁中一带泼汤三次,即由人用桶抬着米汤,领着孝子、家眷,至土地庙哭奠,并把汤泼在地上。    入殓。鲁西一带称“大殓”。先由孝子给死者用酒净面,用镜子“开光”。后将死者抬入棺材。盖棺以后,全家举哀痛哭。    开吊。死者亲友前来吊唁。亲友多送挽帐,挽联或折礼(现金),至亲多为三牲祭,或摆供果。吊唁者,要到灵前叩头行拜。叩拜后,众孝子叩头还礼谢客。    出殡。出殡一般在午饭后。将棺材抬到大门外或街头已准备好的架子上。孝子跪在棺前痛哭。亲友至棺前, 大礼祭奠。 奠后起灵(将灵柩抬走)。同时,孝子将已备好的泥盆举过头顶摔碎,这叫“摔老盆”(泰安附近则由大女婿拿着泥盆在孝子头上一顶,然后摔碎)。接着,一执事拿着一串纸钱,边走边撒,前头引领。孝子手执引魂幡,在棺前边哭边退,其子侄辈左右扶持。女眷随在棺后,直到墓地。墓前再祭。祭毕,将棺入穴,填土掩埋,聚成圆锥形坟头。鲁南一带多堆成一头高一头低的长丘形,三日后圆坟。    祭祀日。葬后要进行三日祭、七日祭(共祭五个七日)、百日祭和周年祭等。    三日祭,死者掩埋后的第三天,举家上坟添土,并摆供哭奠。此后每七天祭一次(期),举家上坟哭奠,直至五期,五期祭奠甚为隆重,儿女亲友多要摆供,送纸扎。纸扎造型多为人间器物、牲灵、人物等。哭吊祭奠结束,纸扎全部烧掉。五期以内,儿女逢人磕头,俗说“死了老的,头不值钱了”,故不少人五期以内尽量少见人,以少磕头。    到死后一百天和周年忌日,死者的亲属同样带上供品和香、纸,上坟祭奠。祭周年,一般三年。百天之内,死者亲属要继续服孝(穿白鞋,帽子、衣服镶白边等)。而且有不能理发等忌讳。父母丧一年内不能出远门,不参加盛宴,三年内女儿不穿红,门上忌贴红春联。    建国后,礼仪逐渐简化,但仍有棺木。60年代中期,不少人家以砖砌墓,开追悼会,送花圈,形式隆重而节约。70年代以来,一般当日火化,儿女臂带黑纱,同时,通知亲友吊唁的日期。至期,开追悼会,举行吊唁仪式。礼毕,孝子捧骨灰盒,由亲友护送至田间深埋土中,或葬于公墓,亦有的置于村中骨灰堂内。有功于人民者,骨灰安放在烈士陵园。    回族葬俗是土葬,就是把尸体直接放入土穴中。建国前有“社”的组织,“社”中某成员有丧葬事,全体社员都沐浴(大净)、焚香、戴孝帽、扎孝带、前往送殡抬灵。建国后,“社”的组织多已废除,各族兄弟均可参与帮助。一般习俗是,人死后,以清水净身(称“换水”),然后用开凡(搓有香料的白布,有一定剪裁式样)包尸放入塔布(公用棺材)里,面西仰卧,作“之礼”(宗教仪式)后送往墓地。墓地以地势高、土层坚实为准,不看风水,墓穴是南北4米长(2米露天,为坟坑;2米不露天,为坟屋)、东西2米宽的长方形土坑。亡人被放入坟屋后,揭去盖脸的白布,头北足南面西放好,将坟屋门口挡严,填土筑起驼峰样坟顶。死后的纪念活动一般有七日、四十日大纪念,再后有百日、周年、冥忌(忌日)等纪念,一般要请阿訇走坟,念“索(左“口”+右“雷”)”(从《古兰经》中精选的经文段落),做油香。    【交际】亲友称谓。长辈中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有的地方称“老爷”,称曾祖母为“老奶奶”;称祖父为“爷爷” , 称祖母为“奶奶”;称父亲为“爹”、“爷”、“爸爸”,称母亲为“娘”、“妈”、“妈妈”;称曾外祖父为“老姥爷”,称曾外祖母为“老姥娘”;称外祖父为“姥爷”,称外祖母为“姥娘”;对岳父、岳母的称呼同妻;对公、婆的称呼同夫。    平辈称呼。称兄为“哥”、“哥哥”;称弟为“兄弟”;称姊为“姐”、“姐姐”;称妹为“妹妹” ; 称兄妻为“嫂”;称弟妻为“弟妹”、“妹妹”;称姐丈为“姐夫”、“哥哥”;称妹丈为“妹夫”、“弟弟”;称姑、姨之子为表兄(哥)、表弟,称姑、姨之女为表姊(姐)、表妹。    父方亲属称呼。称伯父为“大爷”;称伯母为“大娘”;称叔父为“叔叔”;称叔母为“婶子”;称姑母为“姑”;称姑丈为“姑父”。    母方亲属称呼。 称舅父为“舅” 、“舅舅”;称舅母为“妗子”;称姨母为“姨”;称姨丈为“姨父”。    晚辈中称子为“儿”、“儿子”;称儿媳为“媳妇”、“儿媳妇”;称女为“女儿”;称女丈为“女婿”;称兄、弟之子为“侄子”;称兄弟之女为“侄女”;称姐、妹之子为“外甥”;称姐、妹之女为“外甥女”。    对无亲属关系人的称呼。对年龄大于自己的人,一般在姓前加一“老”字,表示尊重。解放前,还有“先生”、“老爷”、“太太”、“大爷”、“大娘”等称呼,后又有了“同志”的称呼。解放后,一般称“同志”,对父母的同事朋友,称“大伯”、“叔叔”、“大姨”等。现在,对年长者又习惯称老师、师傅以示尊重。    社交礼节。清代行跪拜礼,一次称一叩头。一般在下级见上级、百姓见长官、晚辈见长辈或“过年”时方行跪拜礼。平辈人见面拱手,女子见长辈须作揖道福。30年代后,除祭祖拜神外,改行鞠躬礼,军人、学生行举手礼。建国后,鞠躬、握手、点头致意逐渐盛行。近年来,在中上层老年人中,见面打拱又有恢复。    建国前,待客严格恪守辈份和礼教,且身份不同、学识不同,礼节也有异。建国后,沿袭了过去尊长爱幼的习俗。迎客,要迎至门外,握手言欢;让客人先进门,主人随后;客人进屋坐于上首,主人陪坐下位;给客人倒茶,双手捧壶,客用手扶碗以示谢;与客讲话时,多用“请”字,忌随意打断客人的讲话。送客,让客先行,主人随后送至门外,握手道别;客乘汽车,要为客开车门;客骑自行车,要代客将车推至门外。骑(坐)车遇亲友时,要下车握手说话,或在车上招手致意。长辈(上级)给晚辈(下级)东西时,要双手接,以示尊敬。宴请客人,城市多用圆桌,不分首席,男女可同席;农村多用方桌,长者或客人入首席,其他依次入座,男女一般不同席。敬酒一般要起身,有的地方忌壶嘴朝人,有的地方讲究“酒要满,茶要浅”。旧俗,男女交往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少女少妇不轻易抛头露面,亲友至,请安问好后即行退避。一般家庭,公媳之间不同桌吃饭,不同屋居住,大伯哥与弟媳,叔公与侄媳之间不轻易交谈。现在个别农村尚有遗俗,广大城乡男女交往渐趋平等。    【礼仪禁忌】在人生礼仪中,以生育和婚嫁的禁忌为最多。如:妇女从怀孕到坐月子,饮食、行为都有很多规矩。如不准吃兔子肉,不准吃姜,不准在娘家生孩子,不准参加婚礼和丧礼等等。结婚也是如此,订婚要合属相,婚礼要忌属相,人们送礼忌单喜双,忌白喜红,忌送钟、梨等物,因为送钟音同“送终”,不吉利。威海称沙丁鱼为“犁别子”,涉及婚姻的礼尚往来和宴席,都禁忌沙丁鱼,以免“离别”。婚礼上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散伙”、“好不到头”、“断子绝孙”等。亲人亡故,忌说死了,而要称为“老了”、“去世了”、“过世了”、“故去了”,文雅一点的称“仙逝”、“逝世”、“作古”等。忌说棺材,而要称作“财”、“寿器”等。子女在服孝期间,忌穿红、绿、黄等鲜艳色彩的服装,只能穿白、灰、蓝、黑等颜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沂源民间婚丧习俗
中国传统婚俗十大禁忌
太原婚俗
客家民俗田野调查——广东梅县松口的人生礼仪
沛县民风民俗之婚丧喜庆。
民间禁忌1000例(二)(婚姻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