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竟然是这样红的?


文|王远方

10月19日晚上,“抖音美好奇妙夜”晚会在广州举行。晚会现场,除了明星之外,抖音平台上的近百位创作者也成了这场晚会的主角。其中,三代人传承捏面人手艺的“面人郎”的故事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个穿越百年的故事,主角是爷爷郎绍安、父亲郎志春、儿子郎佳子彧。郎佳子彧第一次见到爷爷,是在电视上。跨越郎家几代人的光阴,捏面人的这门手艺在北京的胡同里传承了百年。胡同里的这扇门连接着内外两个世界。门内,是三代人的薪火相传。门外,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全方位变化。这样的剧变在当今的中国并不少见,只是以如此快的节奏出现,被不少人称之为“中国速度”。

而几十年来,同样的画面在几代人手掌的方寸之间呈现:将面团在手掌心搓开,用手指捏成大致的形状,再用工具雕琢细节……郎家的几代人用同样的方法传承技艺,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制作的工程中,也体现在坚守文化的情怀中。

从郎绍安到郎志春,再到郎佳子彧,从三个人名字就能看出来时代的印记。而三代人的作品更是时代的写照。郎绍安的作品中,有许多老北京街头小景;而郎志春在原先的传统人物形象上有所创新,他把京剧的脸谱元素提炼出来,用面捏了一排排花脸。最后到了郎佳子彧这里,除了传统的侍女、弥勒佛、兔儿爷等元素外,动漫人物、篮球鞋、手袋……郎佳子彧的作品中,潮品、时尚成了新元素。


这种新,不仅体现在作品上,也体现在传播方式和影响力的提升上。目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在深闺人未识”,无人问津、鲜有人知的状态,并不利于传统技艺的良性发展。不少手艺人缺少宣传、推广的渠道,传承技艺后继无人。而郎佳子彧用新的媒介方式,让这门传统手艺不再束之高阁,摇身一变成了新潮技艺。

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郎佳子彧的作品十分接地气:“如何用面人应对熊孩子?”“哪吒和敖丙,你最Pick谁?”“和爸爸一起捏霸王别姬”……他用短视频的形式将IP化为现实的文化影响力,传统的技艺其实可以更接近平常人的生活。


郎佳子彧成了红人,也让“面人郎”这门技艺以前所未有的曝光度呈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借助于多样化的拍摄和平台传播能力,手工艺最出彩的制作过程被呈现在受众眼前,匠心两字通过十几秒到1分钟的视频有了更广的接受度和生命力。

“面人郎”的第三代传人借助互联网平台让这门传承技艺,不仅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亡,反而让捏面人和其它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成为文化IP。当年,郎佳子彧第一次作为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16岁的他看不到同龄人,在非遗这一行,“40多岁就算年轻”。而在抖音上,他却收获了年轻人的点赞。网络原住民用最潮的方式,玩最传统的技艺,这样的“混搭”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获得了成功。

借助于短视频平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更加强势。这不仅是互联网短平快的优势,给了传统文化更多的曝光机会,更是社会整体文化自信的增强。


“一个东西让100个人看见,其中10个人才会喜欢,而只有两个人能做到擅长。”短视频平台上的走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有多大?郎佳子彧有自己的判断。今天的短视频平台就像一扇窗户,这既是人们记录的美好生活,或许也是文化传递的一个契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抖音直播的蓝海,正在向非遗传承人开启
在抖音,我看到了失传已久的独门秘技
手艺《特色技艺》
三代人百年老手艺,记者探秘传统南京盐水鸭神秘腌制技艺?
十大良心纪录片,讲述真实工匠生活
[非遗]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与大师麻茂庭的锻制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