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行低风险理惊现“亏损”,老百姓如何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最近一个月,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罕见地跌为负数。虽然银行理财早已打破刚性兑付,但是“稳健型”理财一反常态跌破本金,还是让银行和投资者有些猝不及防。银行理财跌破净值的原因是什么?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近日湖北经济广播《财富早高峰》节目组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梳理分析出现负收益的理财产品,不难发现,这些产品主要是净值型理财,且投向主要为债市。从全球疫情防控情况、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流动性宽松环境,国内债市利率上行空间有限。有才金银研究部负责人喻松认为:近期出现浮亏的理财产品大多在4月下旬之后成立,浮亏主要是受债市调整影响,因为全国进入了快速复产复工的阶段,市场资金流动性比较好,债市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债券市场正好在4月底到5月出现了非常快速的下跌,而前期银行的大量的净值型理财都在4-5月配置了非常高仓位的债券,才导致了净值型理财的下跌。

除了本轮债市的大幅调整,还有一点与过去不同的,就是在资管新规之下,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债券估值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根据监管规定,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从此前的“成本法”变为“市价法”。现在绝大部分产品必须采用市价法来估值,市价法将直接根据底层资产价格表现计入产品净值,若底层资产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反映在产品层面,其单位净值变化就大。

有才金银研究部负责人喻松告诉记者,“资管新规出来之后,整个银行理财运行就更像是一个公募的债券基金,因为债券价格每天在波动,银行是需要根据债券价格每天的公允价值来评估整个理财的资产,也就是评估净值,这就导致了债券快速回调的时候,很多银行理财出现净值变负的情况发生。

2018年0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其明确要求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业内人士表示,资管新规颁布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监管要求,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推进,浮亏出现的频率有可能会越来越高,投资者更应该转变自己的投资观念和投资策略。喻松提醒投资者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从投资者来说,要加强资产配置的观念,现在所有的理财大部分都是向债券市场投资,债券市场和股市存在跷跷板的效应,如果客户秉持资产配置观念,分配股票资产和债券资产比例,整体收益可能是上行的;

第二,资管新规出来以后,我们可能更要考虑银行本身的资产管理能力、理财产品的运作能力;

第三,再针对每个产品来说,投资者可以更多选择持有到期策略的理财产品来进行投资,如果一直持有到期,可以固定地获得利息和本金,收益是比较稳定的。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在当前市场上各类理财产品“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时,更需要擦亮眼睛,降低刚性兑付预期,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作出合适的投资选择,这样才能在财富保值增值的路上行稳致远。

(湖北台记者:覃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银行理财市场回顾及展望
银行理财“强退”,净值化转型走上快车道
网友惊呼:2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浮亏后还值得购买吗?
【研报】理财变局与市场影响——再评资管新规
刚性兑付打破后,我们的钱放哪儿?
史无前例!银行理财产品罕见亏损,对普通老百姓的警示信号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