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恐龙尾征(Dinosaur tail sign)
userphoto

2024.05.06 北京

关注
病例1:男性,48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怀疑颅内浸润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之后患者出现了头痛。你能发现有什么异常吗?仔细看~~

与下图大致正常腰椎对比,发现什么区别了吗?

FS-T2WI腰椎管内背侧棘突间出现脑脊液信号,你发现了吗?为什么会出现此种信号呢?



轴位也能观察到


再体会下病史:男性,48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怀疑颅内浸润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之后患者出现了头痛。

腰椎MR可以发现FS-T2WI棘突间出现了拱形高信号,正常不会出现,实际为脑脊液在硬膜外间隙集聚,由棘突间硬膜外积液勾勒出的硬膜外脂肪形似恐龙的棘,文献称之为“恐龙尾征”(Dinosaur tail sign)。


病例2:入院前3天,因患儿母亲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接触后,患儿出现呕吐,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约10余次/日,伴发热1次,体温38.5℃,予以口服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

腰穿3天后进行腰椎MR检查,出现典型“恐龙尾征”
脊髓硬膜外腔位于硬脊膜与椎管的骨膜之间,包含脂肪组织、动脉和静脉丛。硬膜外脂肪组织是后部脊髓硬膜外腔的主要组成部分。考虑到上述解剖学特征,认为棘突间的拱形高信号(恐龙尾征)反映了硬膜外积液和硬膜外静脉丛的代偿性扩张。此外,腰部水平的硬膜外脂肪组织更丰富,与其他水平相比外观上也更接近恐龙的棘。

有人认为,脑脊液体积的减少会引起硬膜外腔的扩大,并为脑脊液沿椎管的流动脊髓硬膜外腔的这种解剖学特征提供了一条宽阔的通路。

上图来自文献的一例病例,腰穿后5天在矢状位FS-T2WI可见“恐龙尾征”,症状改善后,这种特征性信号改变也消失了。


上图来自文献的一例病例,腰穿后在矢状位FS-T2WI可见“恐龙尾征”。


Headache杂志的一项研究PMID: 28419438发现,有83%的脑脊液漏患者可以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恐龙尾征。FS-T2WI上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并且节约时间检查技术,在临床中也是常常会用到的序列之一,当出现“恐龙尾征”可作为脊髓脑脊液渗漏一种诊断证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恐龙 Dinosaur
三十秒记住恐龙dinosaur 的拼写
腰椎磁共振常见意外发现
低颅压综合征-胸髓匍匐征
经典病例-过目不忘的“小尾巴”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