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汗多的孩子容易身体虚!1道“千年古方”气阴双补
 

文章开始前做个小调查:孩子出汗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1、让孩子多喝水;2、注意补充津液;3、通过食疗补补气。

我想所有家长都会做到1,部分家长能够兼顾1、2,能把三点全都做到的家长应该是很少数了。

然而,阳随汗泄,气随津脱,出汗多的孩子如果不重视补气,那么很容易气虚,久之气阴两虚,体质不强健。

尤其是本身体质比较差的孩子,在让孩子加强锻炼的同时,家长要懂得及时地给孩子补津补气,及时补充能量库。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出汗后补气补津液的问题。

 

过汗伤津,更伤阳气

夏季,是应该流汗的季节。适当出汗不仅可以排出体内隐藏日久的湿邪、寒邪,又可以使气机宣畅,让阴阳得到调和。所以,夏季切不可让孩子整日待在空调房内,不舍得出汗。

然而,如果出汗量过大,孩子经常满头汗、满身汗,那么也要警惕了,因为过汗不仅会损耗津液,还会损伤阳气。

人体出汗,不只是排出废弃的液体这么简单。在现代医学看来,随汗液排出的不仅有水分、盐分,还有钾、镁、钙等矿物质。在中医看来,“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等说法更是体现了对汗液的重视程度。

● 过汗耗津伤阴

汗液是人体津液的一种,出汗多就会导致津液亏损。那么什么是津液?

津液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人体有益的体液的统称,包括了血液、精液、髓液、汗液、唾液等,起着输送营养物质、濡养脏腑的作用。

津液长期耗损,就会伤阴,从而出现口干舌燥、口舌生疮、脾气暴躁、手脚心发热、大便干燥、小便量少色黄等阴虚的症状。如果长期得不到调补,孩子就会变成阴虚体质,特别容易上火,虚不受补,形体上会特别瘦小。

●  过汗损伤阳气

出汗多不仅伤阴,还会损伤阳气。因为汗是阳气鼓动津液从汗孔排出而形成的液体,所以,随着汗液排出,阳气也会跟着外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阳随汗泄”“过汗伤阳”。

什么是阳气?阳气就是能量,既能温煦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又负责抵御外邪,让孩子免受疾病困扰。

阳气不足的孩子生长发育就会受影响,而且一副很“虚”的样子,容易厌食、没胃口、没精神、觉得累;阳气不足,体质虚寒,孩子还特别容易生病,比如经常感冒、咳嗽、鼻炎反复发作等问题都和虚寒的体质有关。

当气虚到一定程度,身体为了恢复平衡,又会用体内的阴分来补这部分耗散的气,如此时间久了,恶性循环,就会形成气阴两虚的情况。

 

气阴双补,用好1个经典方

如果夏季孩子的出汗量很大,甚至已经出现了前面讲的阴虚、气虚的情况,那么一定要重视补气、生津。

✔ 生津除了多喝温开水,日常多喝粥之外,还可以用《儿童食疗大全》中推荐的生津食疗【酸梅汤】【麦斛饮】,或者【秋柠饮】等,每周给孩子喝1~2次。

✔ 夏季补气宜清补,可以用太子参¹、党参¹、五指毛桃²、山药¹等有补气功效的食材,具体食疗方可以用《儿童食疗大全》中的【敛汗健脾汤】【五指毛桃脊骨汤】等。

如果想要气阴双补,那么可以参考“小儿生脉饮”这个方子,对于夏季多汗引起的气阴两虚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生脉饮原方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原方由3味药组成,分别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大补元气¹,麦冬养阴生津¹,五味子味酸,可以收敛固涩、益气生津¹。三药合用,不仅补充了随汗而泄的气,滋补了耗伤的阴液,还收敛了散的气,可谓是开源节流,达到了气阴双补的效果。

但是,原方中的人参大补元气,补气力道过大,不适合儿童“脏腑娇嫩、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在此我把人参换成太子参,太子参又称“童参”,既补气又温和,很适合孩子。

小儿生脉饮

材料:太子参5克,麦冬5克,五味子5粒。气虚明显的孩子可以将太子参换成党参。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倒入3碗水,煮剩1碗水即可。

用法:夏季出汗多、明显伤津耗气的情况下,可以一周喝1~2次。

宜忌:3岁以上孩子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用。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

1) 孩子的调补一定是在用好“10秒法”,控制孩子少积食为前提。

2) 虽然天气炎热,加上小儿为纯阳之体,活泼好动,出汗多是正常的,但如果在同等活动强度的情况下,孩子出汗较同龄人明显多很多,甚至安静状态下或者入睡2小时后依然不断冒汗,那就是“汗证”。汗证多跟气虚相关,比如生病高热之后,孩子容易出现睡觉很多汗的情况,或者本身气虚的孩子一玩得比较疯就会出现汗特别多的情况,这些都跟气虚不能固摄津液有关,是身体健康出问题的信号。

正常的孩子一旦出汗多,家长就要用以上的方法及时补津补气,以免出现汗证,日常重视给孩子健脾养胃。如果已经出现“汗证”的一些表现,那么就要及时地、认真地找找原因调理了,可以搜索以前发过的相关文章查看。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孟目的.中华药典[M].北京:卫生部出版社,195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汗
夏季易耗气伤阴,止汗升阳、增津液,重在休养与调补
为什么你总是比别人爱出汗?中医教你摆脱自汗
暑天,乏力困倦、不想动、不想吃、睡不够?为什么?怎么办?
气随津脱,出汗多的孩子,要气阴兼顾!
夏天容易大汗淋漓的孩子,注意补气缓解自汗盗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