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露防寒不生病,带孩子做好这2步,喝好2碗粥

图片来源:稿定素材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日即是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所谓寒露,寓意“天气寒冷,露珠结霜”。这段时间,天气开始转冷,温燥的“秋老虎”即将退场,深秋即将来临,外界气温从凉爽逐渐转为寒冷。

在养育孩子方面,一定要注意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气温接连下降、“一场秋雨一场寒”之余,气候也会愈发干燥。

这些变化对孩子的身体会是不小的考验,如何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进行调整,让孩子顺利过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

1

寒露主寒

给孩子防寒是关键

前几天北京一些地区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像广东、海南等偏南部的地区这几天也在下雨,一解温燥之苦。

可不要因为一时凉爽,把孩子冻着了!转凉的天气也是在提醒家长,寒露时节,一定要有“防寒”的意识。

帮孩子防寒,日常起居可以做好这2点:

①  多备一件小外套。

我建议家长们在穿衣上给孩子多一手准备,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秋寒。小长假结束、孩子返校时,建议在书包里准备一件小外套,甚至多准备一件干爽的T恤,这样就可以及时更衣,避免孩子玩耍运动后出汗,在衣服被汗弄湿的情况下吹到风。

大一些的孩子,就可以教导他们养成不过于兴奋玩闹、大汗淋漓,出汗后及时擦汗、不汗出当风等好习惯。

② 防寒防3样:脚底、肚子、后脖子。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之后,特别注意防寒,尤其防寒从脚底生。

因此,从今天开始,喜欢光脚走路的“赤脚大仙”们,要开始出门穿鞋袜(不建议再穿凉鞋),在家穿拖鞋,天气比较冷时,建议居家也要把袜子穿好。

除此之外,孩子的小肚子、后脖子都是要注意保暖的地方。给孩子穿盖住肚脐的高腰裤,晚上额外用薄被盖住小肚子。

在气温低的地区,必要时,出门给孩子带小围巾、戴口罩(应防疫需求,出门在外也要戴好口罩)。

其他日常生活中的防寒,收凉席、关空调等等,都要做到位。夜间气温仍比较高的地区,夜晚可以给空调调个定时,不要整夜吹。

给2岁以上的孩子温阳驱寒,可以用38℃左右的温水泡脚,每周1次,每次5~10分钟,泡到孩子微微出汗即可。

2

秋冻能让身体好?

该不该给孩子冻一冻?

说了这么多深秋防寒的要点,有一些中医保健“老粉”家长就问了:“听说秋冻能让孩子少生病,增强免疫力,是真的吗?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秋冻?”

我认为,正确理解秋冻,是考虑是否让孩子“秋冻”的第一步。

其实,不顾孩子身体实际状况,过度接触秋冬季阴寒湿冷的外界环境,并不能让孩子少感冒、少生病。恰恰相反,外界的病菌外邪更易入侵人体致病。

让孩子在秋天穿少,这种所谓的“锻炼”方法,和中医所说的“秋冻”也不是一回事。

中医认为,秋初阳消阴长,过早过快地增加衣物,会影响到阳气的收敛,身体由于没有适应气温变化,抗寒能力也会下降。

而适当的“冻”,不仅有利于阳气收潜,为冬季贮存元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因穿过厚衣物出汗引发的疾病,增强体质。

真正的秋冻,指的是入秋之后,不要因为气温稍有下降就急于加很厚重的衣服,而应顺应天时,缓慢而逐步地添衣减衣,让身体一步步适应天气变化。

家长可以学会一些小技巧,查看孩子是否穿对衣服:

①  1岁以上:摸颈后和背部

如果后脖子和背部有薄汗,往往就是衣服过多、偏热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注意孩子有汗的时候,切记不要到户外吹风受寒。

相反,如果后脖子、背部、小肚子凉凉的,最好多添一件衣服。

②  1岁以内:摸鼻子和手脚

如果小宝宝的鼻子、手脚冰冰凉,很可能已经觉得冷了,需要适当加衣服。

无论四季何时,孩子穿衣的总原则是:

3岁以上孩子,可以和家长穿得一样多;

3岁以下孩子,可以比家长多穿一件。

3

防寒小补

喝好2碗食疗粥

在吃的方面,也可以做到防寒、深秋温补。之前我们讲初秋食疗方,往往用到像麦冬、石斛这种偏清热滋阴的食药材,调补的方向是清补。

随着天气转冷,食疗的方向也能适当温补。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吃好这两种粥: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南瓜粥

材料:南瓜30g,大米30g。

做法:南瓜洗净去皮、切小块,与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至米粥软烂即可。可作为日常食疗。

功效:补中益气。

适用年龄:1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栗子山药枸杞粥

材料:栗子30g,鲜山药20g,枸杞5g,大米50g。

做法:将除枸杞外的所有食材一起煲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最后点缀上枸杞即可。

功效:益气补脾,补肾强筋。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前面我们也提到,寒露过后,天气也会更加干燥。给孩子预防凉燥,要以祛寒滋润为主。

可以吃栗子粥、莲子粥、龙眼肉粥、红枣粥等,并多食一些温性的蔬菜水果,如南瓜、大枣等。上面两种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也可以在煮粥时加些瘦肉、皮蛋,给孩子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除此之外,寒秋最要提防的是孩子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有过敏体质的孩子,更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要让天气转变引起外感,由外感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

秋主肺、易咳,更多关于防治孩子咳嗽的知识,除了每天的推文外,也建议家长在我的咳嗽新书中系统学习,给孩子有效防咳、止咳、治咳。

此外,孩子不慎生病咳嗽,缓解咳嗽症状,让孩子休息足、病好得快,建议用好杏桃宁止咳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数学——最全几何必备48种模型(非常经典,有难度)
【2022届新高考】韩少功《归去来》小说阅读理解与答案分析
什么样的人活得最幸福?哈佛大学用75年的研究成果告诉你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备重点知识整理
中药学知识|考点(3)中药的作用.性能
日语动词的13种变形整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