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南明存在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南宋?

历史上南宋和南明都是南迁王朝,南宋坚持了一百六十多年,而南明18年后就烟消云散了。为什么南明存在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南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下原因:外链代发包收录

一:各自对手的实力不同

南宋人的对手是金朝,金朝的建立者是女真人。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正式建立了金朝。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消灭了北方大国辽朝。之后不久,他们和宋朝发生了矛盾,而且也的确是责任在宋朝一方面。金朝先后两次南下侵宋,第一次的时候并没有打算灭宋。但是,赵佶父子的背信弃义引得金人再度南下,开封城破之后,北宋灭亡。而这个时候的金人,在短时间内接连消灭两个牛哄哄的王朝,对他们来说,短时间内的迅猛扩张,超过了他们的消化能力,他们当时没有能力直接统治中原。他们撤退之后,立张邦昌为皇帝,国号为楚。张邦昌不敢当皇帝,派人把皇帝印玺送给了赵构。赵构在商丘称帝,再次打起了宋朝的旗号。接着赵构难逃。之后金人再度南征,目的就是要捉拿赵构。最后金人到了江南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使得赵构得以在南方立足。接着,1130年,金人又在中原扶持了刘豫出来当傀儡皇帝,国号为齐。这都说明,当时金人尚且没有能力直接统治中原,更谈不上彻底南下消灭南宋一统天下了。一直到1137年,金熙宗才废黜了刘豫,开始直接统治中原。而这个时候,赵构已经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以后南宋与金就形成一种相互对峙的局面,谁也不敢攻打谁。

(1653年形势图)

南明的对手是清朝,清军在入关之前已经在关东经营将三十多年,具备雄厚的战斗力。他们入关后,把明朝的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机构,基本上是全盘接收,这就不存在着如何治理的问题。所以,清军入关之后,目标就非常明确,夺取整个天下。而不是像金朝初年那样对直接管理中原还犹犹豫豫。南明也曾经派人向清军求和,商量双方是否可以签订个和约,让清朝承认南明的存在。但是被多尔衮一口回绝。

清军入关之后,先是打出了为崇祯皇帝复仇的口号,这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一部分中原士人的支持。他们进入中原以后,至少从宣传的口径上来说,他们不以明朝的敌人而自居。他们把打击的目标定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身上。李自成一路往南撤退,他们就在后面追,很轻松就占据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到消灭了李自成的时候,已经打到了湖北。而且,他们还有吴三桂之流来做先锋。

二:内部团结不同

对于南宋来说,他们内部相对来说比较团结,虽然也曾有过纷争,也有过秦桧之流的投降派,但赵构的合法性从来都没有过质疑,宋朝宗室,太宗系只剩下一个高宗,而高宗是徽宗的儿子,钦宗的弟弟,又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身份地位和声望那是那些差不多沦为平民的太祖系子孙可比的,文臣武将都围绕在他的周围,虽说不是团结一致吧,大敌当前,大家都是同一个利益集团里的人。

(永历帝剧照)

反观明朝,正牌的皇室嫡系不知所踪,造成各个利益集团纷纷推出自己的代言人,为了个谁是正统的皇帝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全然不顾大敌当前,国家生死存亡,徒耗了明朝最后一点复兴的火种。北宋皇族除了赵构以外,其他皇族近支都被金朝人给一锅端了。假如金朝人没有能把北宋皇族都带走,到了江南之后,还冒出来好几个人来和赵构争夺皇位,可能会给金人以可趁之机。但是这样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南宋内部相对来说比较团结。南明时期,不同派系之间争斗不休。极大地减轻了清军的阻力。比如就在多尔衮大军南下的时候,左良玉率领二十万大军也直奔南京而去,号称是要清君侧。最后左良玉病死,部队投降了清朝。以至于史可法他们在防御多尔衮的时候还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对付他们。设想,假如南明内部统一,这数十万大军能真正发挥作用,清军也未必能那么顺利占据江南。

三:拥有的人才不同

(岳飞剧照)

南宋初年有韩世忠、李纲、岳飞、刘光世这样的名将,正是这样的名将,为南宋撑起了半壁江山。宋军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他们在与金兵的战斗中并不是完全被动挨打的,也有主动出击的时候。朱仙镇大捷、黄天荡一战,韩世忠困住金兀术长达四十八天之久。最后金兀术仓皇北撤。而在南明,史可法孤军奋战,扬州城破之后以身殉国。其他的将领,少有能与韩世忠、岳飞等人匹敌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南明缺乏可圈可点的战役。虽说,有阎应元守嘉定之类的事迹,但都是局部战斗,不足以扭转大局。

四:经历的战乱不同

(李自成农民起义)

北宋灭亡前自己内部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战乱,虽然也有如方腊的起义,但都不成气候。而明朝在灭亡前,已经和李自成、张献忠血拼了好多年。本身在清军入关之前,明朝已经被李自成、张献忠折腾到了焦头烂额的程度。而导致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出现的原因,还是要从明朝内部来找。虽说那时候也有清军在关外捣乱,但明朝的心腹大患却是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等到后来清军入关以后,中原地区基本没有什么抵抗,就是因为此前已经被折腾苦了,根本没有能力再抵抗清军了。于是,清军很容易就推进到了长江沿线。相反,南宋初年,中原地区对金兵的抵抗从来没有停止过。后来还有像辛弃疾这样的人从中原起兵抗金,最后南下江南的。金兵南下的时候有后顾之忧,而清军南下的时候没有。而且,我有时候就会想一个问题,假如没有金兵的南下,北宋将会如何收场?虽说宋徽宗很荒唐,但北宋似乎也没有要亡国的迹象。而明朝则不然,纵然没有清军,崇祯皇帝也不一定能收拾张献忠、李自成等人。

五:清朝实行对百姓有利的政策

当初清军入关以后有一条措施对于他们夺取天下非常有利。他们入关以后就下令免除此前所有百姓们拖欠的钱粮税款!这本身是慷他人之慨,本来也不是欠他们的钱,他们来了宣布免除,却获得了一些百姓的支持。不仅如此,他们入关以后还下令免除三饷。崇祯皇帝为了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和关外的清军,不断增加军费,百姓们的正常税赋之外还征收了缴饷、辽饷。清朝的免税政策无疑都是百姓欢迎的举措,虽说他们是异族,但是他们免除了百姓的负担。假如明朝回来,说不定还要交那些税赋。百姓们也不愿意去为明朝卖命。相反,当初金兵南下的时候,除了劫掠,他们可曾有过什么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出台吗?

当然,上面所说的都是南明开局不如南宋的地方。其实,南明开局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南明初期拥有的军队数量远超南宋;南明还有一个不是盟友的盟友,那就是李自成。如果南明统治阶层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处理好内部团结,翻盘未必不可能。可是南明统治阶层不断搞内斗之余,还天真地想到去联合清军来剿灭李自成。结果清军在攻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后,反手就将南明给杀得个干干净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使用相同联盟政策的两朝三代,同样导致灭亡,同样令人嗟叹
1644年,中原大地上路在何方?
吴三桂为什么声名狼藉?
同是偏安南方,为什么南宋有几百年而南明却只有几十年呢?
明清史丨为什么历史学界认为,清朝入关后,就以清朝为正统
同为异族效力,与洪承畴范文程相比,吴三桂为何名声最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