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之中的加减法则

记得从一本刊物看到过一篇名叫《放下与开创》的小文章,从中了解到一个小故事,出自柳宗元笔下的《虫负蝂传》中,一种十分弱小的昆虫叫“虫负蝂”,因为生性贪恋,一路走来把所有喜爱的东西都背在自己的背上,而且,一经背上便再也不舍得放下,而它喜欢的东西又数不胜数,于是,便被活活的累死,为了自己的贪欲而活活地累死了。

读过这个小故事,令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自己读小学时期学过的小猴子掰玉米的寓言小故事。一只小猴子下得山来,看到什么想要什么,看到玉米就掰玉米,看到了桃子想要桃子,无奈双手有限,只好丢弃了玉米去摘桃子,路过西瓜地又喜欢上了圆圆的大西瓜,随手丢了桃子去摘西瓜,抱着大西瓜往前走的时候又看到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真可爱,便扔了西瓜去追兔子,结果兔子跑进树林子。天也黑了,小猴子该回家了,忙活了一天却是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得到。故事寓言人的一生若不能好好的把握手中的东西或者不懂得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朝三暮四,三分钟热度,最终就连已得到的东西也会失去。

很明显的,不管是虫负蝂,还是小猴子,两者都不是人们心中所希望的样子。可是,还是有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活成了其中的一个影子。可以说,虫负蝂的人生几乎浓缩了所有的贪官污吏的影子,正是所具有的贪婪的共性造成了他们殊途同归的可悲的命运。寓言中的小猴子也是,朝三暮四也好,三分钟热度也罢,亦或是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从它的身上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头来却一无所获,很多人都不明白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小猴子掰棒子的寓言小故事或许可以帮着你解惑释疑。

其实,虫负蝂也好,小猴子也罢,两则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拥有的更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谓是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只是二者的管理方式不同,虫负蝂需要的只是一味的叠加,拿到手里就舍不得放下,猴子的眼中所关注的永远只是下一个,对于过去的事情早已像老鼠一样抬爪儿就给忘了,最终导致虫负蝂不堪负重而死,小猴子则是两手空空而归。

人生需要做好加减法则,关键是要看对啥而说。比如,对人的精神财富而言,智力方面的的投资就适合一味地去增加,正所谓学无止境嘛!活到老咱就要学到老,一刻都不能放松。而对于人生的物资财富方面来说,则更适合采用减法法则,能够及时清理那些多余的不必要的的东西可以减少浪费人的精力,以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更多的人生精力放在那些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 第18课 小猴子下山
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
【车贷SP三部曲】高考作文 之 SP的“西瓜、芝麻”理论
人生没有回头路
看图写话《小猴子吃桃子》《小猪拔玉米》《一起吃西瓜》范文练习
《小猴子下山》片断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