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传统艺术奇葩——天桥八大怪(1)

北京传统艺术奇葩——天桥八大怪(1)

(2009-08-09 12:22:54)
标签:

文化

分类: 中华风情

天桥自元、明时代出现了商业市场之后,到了清代已变得日益繁华与热闹。出现繁华与热闹的原因之一是历代身怀绝技的各行业的民间艺人在这里施展自己的艺术绝技。据统计,仅在清朝末到解放初期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相继在天桥卖艺的京剧、评剧、曲艺,武术、杂技等各种民间艺人多达五六百位。他们个个出类拔萃,艺术精湛高超,差不多可以说是在他们的行业中在当时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天桥就是他们施展技艺的地方,是他们出卖血汗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繁荣了天桥市场,天桥也造就养活了几代民间艺人。没有这些民间艺人,也就没有天桥社会的底层文化的发展历史。

解放前北京天桥老照片

 

 

天桥艺人,以“八大怪”为首

 

天桥八大怪产生于天桥。他们相貌奇特,言行怪异,身怀绝技,深为广大群众喜爱。这“怪”字不可理解为“怪物”,而应理解为“怪才”或“怪杰”。至于为什么以“八”字名之,这只是中国人的一个习惯而已。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历来有用数字来表示人、物、景的习惯。比如在人的方面有“八仙”、“扬州八怪”、“唐宋八大家”、“天桥八大怪”。物的方面有“八旗”、“有铁帽子五府”、北京商业中的“八大祥”。景的方面更多了,“燕京八景”、“杭州八景”、“西安八景”,过去全国的市县差不多都有八景,即使没有“八景”也要想法设计“凑”成八个。看来“八”字是大家喜欢用的吉祥的数字。其实“八”字在这里只是一个虚数,只是表示其多。真正计算起来岂止“八”呢?以“八旗”为例,“八旗”有“正”和“镶”之别,还有满、汉、蒙等族八旗之别,远不止“八”了。“天桥八大怪”也是如此,我们所说的几代“八大怪”只是数百名艺人中的几个主要的代表而已,是不限于“八”的。

第一代“八大怪”,大约出现于清代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他们是:穷不怕、醋溺膏、韓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八位民间艺人。此外,这一时期天桥著名的民间艺人还有十几位,如河字顡、老万为迷、随缘乐、百鸟张、坛子五等人。其艺术形式包括说、拉、弹、唱、武术、杂技、写字绘画等,艺术风格与造诣,只有雅俗之分,而无高下之论,异彩分呈,各逞英雄。


  (一)穷不怕

“穷不怕”真名叫朱绍文,是个没有中举的秀才。他大约1829年生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在天津卖艺说相声。他祖籍北京,汉军旗,原为京剧丑角儿,演架子花脸,相传武剧《十八拿》出于他之手。后在天桥撂地。晚年住在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朱绍文先是唱京剧花脸,扮相念打有所创新而遭受嫉妒,于是改行说相声,起名叫“穷不怕”,意思是表示自己虽穷但做人的骨气,不怕任何人的事。

“穷不怕”不仅精通文墨,而且对汉字的音、形、义颇有研究。他表演时总要以白沙子撒成字形,边撒边讲字句中的道理,以此来招引观众看他表演,使人在笑声中学到知识。所以朱绍文对相声艺术最大的贡献是把“白沙撒字”的表演方式引进了相声。朱绍文在说相声前,总是带着一小袋细细的白沙子,拿两块小竹板,夹一把大笤帚,在人多的地方用白沙子画一个大圆圈儿,这叫“画锅”,也就是围场表演的意思。然手他单腿跪在地上,手捏白沙在地上撒成各种字体或图案,然后拿两块小竹板击拍而唱,或引出各种趣活和笑料。一套节目表演完毕,用笤帚扫去地上的字,重写新字,开始说新的节目。他能用白沙写成一丈二尺的双钩大字,颇有形象,如“一笔虎”、“一笔福”、“一笔寿”等大字。大字下往往还有小字,许多字组在一起,就成为一首诗或对子。他经常撒的是一副对联:“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这副对联读起像绕口令,巧妙而饶有风趣。还有“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中临汉翰林书”的对联也是如此。“白沙撒字”这种新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大家都愿意看,所以朱绍文的相声列为当时“天桥八大怪”之首位。

“穷不怕”像

 

穷不怕朱绍文学最擅长撒前秦女诗人苏若兰的杂体回文诗。据《晋书.列女传》载:“滔被徒流水洗,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双据唐《璇玑图序》中说,是因家庭纠纷,窦滔与其妻断绝音信,苏氏自怨自艾,伤感至深,遂织锦文,五彩相彝,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约八百余音,纵横反复中皆可为章句。派人送到其夫留镇的襄阳,窦滔看罢极受感到,遂将苏氏接到身边。

穷不怕在表演时,他先讲《苏氏惠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本事,然后便抓起白沙,撒写出一两首诗,例如:

  麟龙昭德怀圣皇,人贱为女有柔刚;

  亲所怀想思谁望,以贞志一吉所当。

  若将此诗反过来读,便成如下一首诗:

  当所吉一志贞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刚柔有女为贱人,皇圣怀德昭龙麟。

“穷不怕”朱绍文讲《璇玑图》的本事和撒写苏氏的回文诗,在中国的相声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堪称一绝。他凭借自身的深厚的文字功底,运用到通俗易懂的讲解过程中,将一大批观众吸引到自己的周围。

他还经常撒写一些《名贤集》上的词句,每条词句撒出来后,他便阐发一番议论,如: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住深山有远亲。

  猛虎常在当头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这些名句,经过他浅近精辟的讲,往往给观众一些生活哲理方面的启迪,使观众在娱乐中接受了道理。

寓庄于谐,是“穷不所”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他常将部首偏旁相同的几个汉字凑在一起构成合辙押韵的词语、词组或短句。比如:“三个字同头芙蓉花,三个字同旁姐妹妈。”又如“三个字同头常当当,一三字同旁吃喝唱。”当他补充说:“皆因吃喝唱,才落得常当当。”“你们看,吃喝唱要不得呀!各位看看,从我这里,学到对联,又学到立身处世之道,利莫大焉!各位愿意赏几个小钱,供我吃窝窝头,那就感激了。话又说回来,我穷不怕,各位就是不给个小钱,我也不转弯骂人。”他的话往往使人俊不禁,使人在轻松快的笑声中,悟出了勤俭持家、孝顺父母的道理。

“穷不怕”朱绍文所编的相声段子有不少流传至今。如巧妙讽刺当时官吏腐败贪婪的《字象》,劝人行善的《大实话》、《宝玉自叹》、《堆子兵做梦》等。在形式上有以说为主的单口相声《老倭国斗法》、《乾隆爷打江南围》、《假斯文》,对口相声《保镖》、《黄鹤楼》,三人相声《四字联音》等。朱绍文有四个徒弟: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范有缘。现在说相声的大多是继承朱绍文这一派,而且不断兴旺发达。

“穷不怕”朱绍文是相声艺术早期的代表人物。由于他说唱技艺均高超,而且创造了双口相声表演的新形式,开拓了新的领域,为相声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他颇受同时代与后起相声人的崇拜和尊敬。目前曲艺界传世文物中,有“穷不怕”遗留下来的一副竹板,长约12.5厘米,宽4.9厘米,两块椭圆形竹板遥的非常光亮,竹板后刻着一首五言诗,每块板后面刻两名,其内容是:“日吃千家饭,夜宿古庙堂:不作犯法事,哪怕见君王。”还有一副竹板无下落,据说上刻:“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

清代文人杨曼卿在《天桥杂咏》中有七言诗赞“穷不怕”:

  信口诙谐一老翁,招财进宝写尢工。

  频敲竹板蹲身唱,谁道斯人不怕穷?

  日日街头撒白沙,不需笔墨也涂鸦。

  文章扫地寻常事,求得钱来为养家。

 

  (二)醋溺膏

“醋溺膏”是绰号,又名“处妙高”,本人姓张,是清光绪年间出现在天桥的民间艺人。他以说笑话、相声为主,同时演唱山西的俚曲村调、山歌、码头调等。

他平时打扮得十分古怪,上场时手拈草珠,身穿纱袍,连鬓胡子老长,蓬头垢面,一副稀奇古怪的扮相。他的拿手看家本领叫“暗春”,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口技”,其中以学鸟叫为他的绝活儿。他学的鸟叫,包括各种禽鸟鸣声,婉转悠扬,惟妙惟肖,表演时如在鸟市上一般。《天桥杂咏》中有诗赞“醋溺膏”:

  俚曲村歌兴亦豪,铛铛鞑鞑韵嗷嘈。

  而今尚有人传说,处妙高讹醋溺膏。

  草珠纱褂态婆娑,鼓板须敲又打锣。

  五十年来谁继起,人间冷落凤阳歌。

 

“醋溺膏”所唱的山歌,在山西称“山曲”,是晋西北河曲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小调。它的歌词基本上为七字句,无严格约束,可自由伸缩。最出名的便是表现山西与河曲人民春季外出到内蒙古一带去谋生情景的“走西口”。它的曲调分“征调式”、“商调式”、“羽调式”以及“宫调式”,简洁优美,节奏鲜明。

小调亦称“小曲”。其特色为曲调柔婉流畅,抒情优美,歌词通俗形象,内容以田间山野劳动为主,具有深厚的地方色彩。“醋溺膏”当年所唱的小调,有《孟姜女》调、《五更》调、《绣荷包》调、《苏武牧羊》调等。他擅长用不同的曲调,更换不同的歌词,使之不断变化,常唱常新,令听众不倒口味。

码头调亦称“社火调”。“社火”是一各歌舞表演的形式。早年在山西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每逢节日到来之时,各处的村庄都要办社火,如跑旱船、闹秧歌、踩高踐等,所用曲调称码头调。其音乐分为说唱性和抒情性两类,前者以叙事为主,内容风趣生动,风格明快、朴实,但旋律不强;后者的歌唱性很强,曲调流畅丰富,欢快活泼,委婉柔和,亦兼有苍凉凄切者。“醋溺膏”卖艺时演唱的情景,既是具有浓郁色彩的俚曲村歌,又有嬉笑怒骂讥讽时弊的言词,加上表演中服饰动作的异样神态,使观众百看不厌,不想离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桥八大怪(一)
中华文化—民风、民俗篇《老北京天桥八大怪》(第一代)
朱绍文[中国清代艺人]
[人物传记]朱绍文——相声的祖师爷
他是相声祖师爷,被慈禧封为“天桥八大怪”之首,人称“穷不怕”
北京往事-----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 - 京味茶馆 - 京华论坛 - Powered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