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雕刻在城砖上的记忆--老北京的那些事儿【9】

戏园子

记忆中的 戏园子
上文中说到了前门大街旧貌重现,不尽想起了前门诸多的戏园子。您可别小看了这些不起眼的小剧场,它恰恰是咱们国粹京剧的的诞生地和名角儿的摇篮。您要不嫌烦,我就从北往南由东到西的念叨念叨。
肉市的广和剧场:有300多年历史,原来是明末盐商查家私人茶楼,后来对外经营成广和楼,富连成科班在此演出。说起富连成来,那可是出人才的地方,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都是富连成培养的,也是在这个剧场崭露头角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缔造者之一的梅兰芳10岁在此演出,一炮而红。解放后,这里大部分是青年京剧团演出,记得中国京剧院四团建团演出,一出穆桂英(穆柯寨、辕门斩子、天门阵)竟换了四个穆桂英扮演者。更值得一提的是,星期天日场戏,大多是北京戏校学生的实验演出,票价不及成人演出的一半,您就看的那个真劲,一招一式一版一眼绝没有投机耍滑的地方,摔腔十八弯绝不会十七个半就给您撂了。就连那四个龙套,腆胸叠肚往哪儿一站,没松劲的时候。像张学津、李崇善、李玉芙、叶红珠等毕业后,也成角了。可以说广和剧场是中国京剧艺术发展园地,京剧艺术家成长摇篮不为过也。
鲜鱼口的大众剧场:原叫华乐茶园,1936富连成退出广和就在此盛演不衰,42年毁于火。解放后重建为大众剧场,小白玉霜、新凤霞挑班演出评剧。评剧原为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以旦角为主,是半台戏。在魏荣元、马泰等音乐工作者的帮助下,成功的创造了多种板式的男声唱法,极大丰富了评剧的表现力,拓宽了评剧的表现题材,为评剧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
大栅栏的庆乐戏院:被人誉为猴王的李万春组织的鸣春社在此演出,特点是引入了海派京剧的表现方法,利用机关布景,上演连台本戏,曾轰动。解放后这个剧场一直有各类剧团演出。
粮食店的中和戏院:曾是程剧团、尚剧团演出场所。解放后为北京京剧团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九十年代中和剧场完全依照茶园形式改造,风光一时。
煤市街的华北戏院:开办时叫文明茶园,开创了男女演员同台演出,男女观众同场看戏的先河,简直是京剧演出史上的一场革命。
珠市口的民主剧场:中日合资的一座西式建筑形式的剧场,二层洋楼,圆形门柱,椭圆形门脸,水磨石地面,半圆形舞台,单人座椅。梅兰芳在此剧场为泰戈尔演出过《洛神赋》。当时的开明戏院更是一些天桥艺人如:侯宝林、白玉霜、梁益鸣(外号天桥马连良)走向主流演艺市场的阶梯。解放后作为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剧场,造就了刘玉玲、李二娥等戏曲梅花奖得主。
百年茶园,百年沧桑,正因为当年的日日弦歌,天天粉墨,才发展了自己,培养了观众。造就了繁荣的大势。与今日的萧条相比,能否悟出点什么?到底是观众离开了京剧,还是京剧离开了观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定故事(100)大舞台
北京内城第一座戏院,阔别28载即将回归!给老戏迷们道“吉祥”!
解放剧场:当年在镇江,有座被称为“省城大剧院”的戏园子
老北京的戏园子
无标题
小镇的记忆碎片|剧场琐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