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剧剧名儿趣谈

老北京杂谈

京剧剧名儿趣谈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和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这一点,不仅为国人赞同,而且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民赞同。其表现手法、行当、脸谱、唱腔、板式等,无不凸显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无穷魅力尤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更使京剧这个剧种代代流传,不断创新出更灿烂之花。

人们在谈到中华传统文化时,总是用“博大精深”、“丰富文化内涵”等词汇。京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何止是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仅从其表面的“剧名儿”来看,便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深刻的含义及作为戏曲剧种的感染力和风趣。本人从小喜欢听京剧,每每都是先被那剧名儿所吸引,继而赶快买票观看。琢磨起来,那看似五花八门的剧名儿,其实也有一定规律和类别,不管是自己分类还是受他人启发,那些剧名儿你是越琢磨越有趣味儿。不妨随意谈几句,与诸位京剧爱好者交流情趣。

小时候,作为一名儿童京剧爱好者,出于天性就喜欢看舞台上演员的“打打杀杀”。因此,对带有“打”或“杀”的剧目感兴趣,就这类剧名儿看,恐怕就能罗列一大串儿,如《打城隍》、《打渔杀家》、《打瓜园》、《打焦赞》、《打面缸》、《打龙袍》、《打金砖》、《打神告庙》、《打侄上坟》、《贺后骂殿》、《击鼓骂曹》、《刺巴杰》,《杀四门》等等。其实不少带“杀”或“打、骂”字眼儿的京剧,都是文戏。但观后不仅没有后悔上当的感觉,而且那寓意深刻的“打”或“骂”等,还真令人兴致勃发。如我小时候看的由著名京剧演员贾松龄主演的《打面缸》,他扮演的县太爷那段唱和滑稽动作非常风趣幽默,连我这个孩子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人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兴趣也越来越浓,所以对于有明确人名的剧目自然关切程度就增加了,如此倒也总结一些以历史人物姓名为特征的剧名。如《珍妃》、《红楼二尤》、《武松打虎》、《黑旋风李逵》、《苏武牧羊》、《金玉奴》、《李亚仙》、《葛麻》、《徐策跑城》、《宋江杀惜》、《窦娥冤》、《海瑞罢官》等。其中由已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主演的京剧《珍妃》,在我印象中好像是唯一一部关于清朝的剧目。剧中由著名丑角演员李四广扮演的大太监李莲英的精彩、幽默的表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还有一些剧名也是以人物为主,但是其中却夹杂对人的称谓和人物的身份,恐怕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有些称谓将来都会消失了。如《周仁献嫂》、《辕门斩子》、《四郎探母》、《花魁女》、《十一郎》(又名《白水滩》)、《十三妹》、《杜十娘》、《霸王别姬》等。

还有些剧名以动物为特征,如《蝴蝶杯》、《狮子楼》、《恶虎村》、《蜈蚣岭》、《野猪林》、《鱼藏剑》、《金钱豹》、《盗御马》等。人们从那些动物的习性和特点,似乎就能悟出剧情。

有些京剧剧目的名称借助了我国不少地名、著名建筑的名称,观众观剧后,如果出差或到某地旅游,就会慕名前往。如《黄鹤楼》、《定军山》、《雁荡山》、《长坂坡》、《法门寺》、《虎牢关》、《十字坡》、《南阳关》、《界牌关》、《淮河营》、《甘露寺》、《赤桑镇》、《桃花村》、《断桥》、《探阴山》、《失街亭》、《擂鼓战金山》、《枣阳山》、《武家坡》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1990年,我去西安开会时,顺便前往著名的法门寺,在那里居然还真有剧情中主要人物宋巧娇告状时下跪的那块青石。去武汉出差自然要看看著名的《黄鹤楼》啦。这些京剧剧名至今也为有关省市起了“广告宣传”作用,这种广告效应似乎比那些奇形怪状、怪腔怪调的广告更有效。

近些年来,似乎京剧新剧目并不多,就是少量的新京剧,那剧名让我们这些老戏迷看来,也缺少文化韵味,不管那些编剧、导演爱听或不爱听,大家自有公论。不过听说前不久有“创新者”居然让一些京剧演员也效仿所谓的“三点式”,这倒使我们怀疑这些人是不是神经有些错乱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决不是胡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双背凳》 方荣慈 钮荣亮
戏剧常识
小剧种大剧目
新昌调腔
“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探寻歌仔戏的灿烂文化
反哺:晚近至现代京剧对昆剧之影响考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