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反派演技冲淡的正面人物

                                  

                                         田烈遗像

   在我整理收藏的老相册时,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我的眼帘。单人像照片中的老人头戴皮帽,脖系围巾,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睿智的目光伸向远方,嘴角的笑容中透出极近人缘的亲和力
,他就是我国老一辈电影表演艺术家——田烈。照片摄于上世纪1977年的北京中国照相馆,照片背后还有田烈颇具书法功力的签名。

说起田烈,如今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可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他以擅演反派著称,像《古刹钟声》里的老和尚、《云雾山中》的土匪、《神秘旅伴》里的特务萧五、《龙须沟》的恶霸黑旋风、《一贯害人道》的匪专员、《新儿女英雄传》的申财主、《怒海轻骑》里的敌胡团长、《铁道卫士》里的九宫道主等等角色,个个都是经典之作。影片中田烈出演的各个反派人物不仅处理的各不雷同,并将其阴险、毒辣、凶狠、狡诈、张狂、霸道的反派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令人过目不忘,极具神韵。

 

 田烈(左)在电影《神秘的旅伴》中饰演特务萧五,李颉(中)饰演魏福,王晓棠(右)饰演小黎英

 

田烈以演反派著称,实际他饰演的正面形象也可圈可点,像《上甘岭》中的炊事员,《锦上添花》里古板的铁路工人老怀表,《吕梁英雄》的民兵,《英雄司机》的调度员,《试航》中的周师傅,《换了人间》里的魏大爷等等人物,被田烈表演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体现了他深厚的表演功力,成功地塑造了可爱的正面人物形象,使这些人物有血有肉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只不过田烈表演的反派,演技更胜一筹,给观众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反而冲淡了他所演过的正面形象在观众们脑海中的记忆。                                  

田烈原名田树炎,1913年出生于山东肥城,在肥城读小学、初中时,聪慧好动,十分喜爱京戏,常常上台一试身手。192815岁时,田烈瞒过要其做买卖的父亲,偷偷考取了设在山东泰安的民众剧场学习表演。在民众剧场期间学习了舞台表演、化妆、戏曲、戏剧、音乐理论和乐器知识,并参加了多部话剧、京剧的演出,为他以后的从艺道路打下了基础。

1929年民众剧场扩建为山东实验剧院,田烈成为正式演员。1930年山东实验剧院因经费短缺,部分师生组成“晦鸣社”到北平演出,田烈在北平演出的话剧《名忧之死》中出演了一个角色。1931年,他在上海加入“集美”歌舞剧社、“狮吼”剧社,先后在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生死同心》、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的《新旧时代》等多部影片中出演角色。

 

                        田烈(左)在电影《神秘的旅伴》中饰特务萧五

 

抗日战争爆发后,田烈参加了上海戏剧界救亡演剧二队,辗转南京、徐州、武汉、重庆等地演出抗日剧目,饱含热情地活跃在抗日话剧的舞台上。1939年受金山之邀,在香港参加中国救亡剧团,年末,经昆明回到重庆,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参加演员工作。1940年之后,他相继参加了《白云故乡》、《火的洗礼》、《青年中国》、《日本间谍》等影片的拍摄工作。同时,他还兼任万岁剧团的演员工作,完成了话剧《虎符》的演出任务。

1947年田烈回到北平后,进入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场任演员,在影片《满庭芳》、《深闺疑云》、《碧血千秋》等影片中扮演角色。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              

1955年田烈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在北影和长影做演员期间,从建国的1949年,到文革前的1965年,他紧锣密鼓在《民主进行曲》、《吕梁英雄》、《新儿女英雄传》、《一贯害人道》、《龙须沟》、《六号门》、《英雄司机》、《神秘的旅伴》、《怒海轻骑》、《上甘岭》、《边寨烽火》、《心连心》、《天下无难事》、《古刹钟声》、《云雾山中》、《锡城的故事》、《试航》、《换了人间》、《铁道卫士》、《再生记》、《万木春》、《冬梅》、《神出鬼没》、《鄂尔多斯风暴》、《锦上添花》、《山村会计》、《三进山城》等一系列影片中出演各种重要角色,在这一时期田烈的演技达到了巅峰。

 

                      田烈(左)在电影《神秘的旅伴》中饰特务萧五

 

相册中,在田烈《神秘的旅伴》、《上甘岭》等影片的剧照下方写有“赠田烈同志生前友好存念”的白色手写字迹,从字迹上分析,显然是在田烈逝世后,家人或单位分送亲朋好友的留念照。在《神秘的旅伴》中,田烈和另一位著名的反派演员李颉合作,成功地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土匪萧五和一个老奸巨滑封建把头式的马帮主魏福的阴险狡诈刻画的入木三分,使片中的角色气质准确、传神入画。也使初登银幕、在片中扮演小黎英的王晓棠一炮走红。

 

                       田烈(右)在电影《上甘岭》中饰志愿军炊事员

   在另一张《上甘岭》的剧照中,田烈饰演老伙夫,高宝成饰演连长张忠发。老伙夫将师长托他带给连长张忠发的两个苹果,满怀深情的交到张连长的手里,浓浓的战友之情,溢于言表,永远定格在共和国影片的底片上。“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由刘炽作曲、乔羽填词的歌曲《我的祖国》,通过电影《上甘岭》,一时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奋发向上。             

文革浩劫像一座大山,横在田烈面前。他的银幕形象,在1965年后戛然而止,不见踪影。正值演技黄金岁月的田烈,被文革无情的血雨腥风,剥夺了演出的权利。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一代擅演反派的名家田烈离我们远去,而他创造的无数银幕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20071110

 

 后来的话:

本文在北京晚报发表以后,田烈的独生女儿、年已74岁高龄的清华大学田燕教授与笔者联系,索要田烈生前照片,欲给身在加拿大的女儿寄去。同时向笔者透露了一些田烈生前往事的一些细节......

   田烈曾在重庆参加国民党的新一军,官衔是少校,随新一军远征缅甸,是军中的文艺兵。田烈喜拉胡琴,技法高超,琴瑟娴熟,曾经给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赵荣琛操琴助演,深得二人喜爱,曾被程砚秋誉为“琴界田派”。

1947年到北京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场(简称中电三场)演戏,解放后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与同是北影演员的谢添私交甚笃。1955年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后,因曾参加过国民党新一军和青帮的历史问题,成为历次政治运动的“靶子”,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待遇,无数次的批斗使田烈的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残,患上了冠心病。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田燕回忆是1973年—1974年左右)田烈与老伴被遣送到吉林安图县延边自治州的乡下插队劳动一年,年老而孤苦伶仃的老两口在寒冷的农村艰难生活,只有严冬的寒风陪伴着两位老人度过漫漫的长夜。万幸的是女儿田燕求得叔叔的帮助,让17岁的堂弟田桐从山东老家前去安图陪伴二位老人,给他们担水、劈柴,照顾二老的生活,给困苦中的老两口无穷的慰藉,度过了艰难的一年。而田烈的女儿田燕,在当时强大的政治压力下,不得不与自己的父亲划清界限,那种骨肉分离的感觉难以用语言形容。1975年从乡下回长春后,田烈办理了退休。

随着“四人帮”的倒台,田烈从政治阴霾中走出,心绪好转。从长影来到北京探亲访友,并在上世纪1977年初春的一天,到王府井的中国照相馆留下了头戴棉帽脖系围巾、面容祥和目光睿智的黑白照片。

田烈于上世纪1977年秋突发冠心病逝世,骨灰埋入山东肥城老家祖茔。每到清明和父亲的忌日,田燕教授会委托老家的亲人,在父亲的墓前焚香烧纸,寄托哀思。

 

                                                               20085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烈 《龙须沟》黑旋风 《神秘的旅伴》萧五,60年代中结束演员生涯
他是长影反角,出演《神秘的旅伴》《铁道卫士》,以饰演特务著称
63年后,老电影《边寨烽火》主演现状,如今达奇王晓棠均86岁
能把坏人演得像好人一样的电影艺术家
最新高清(修复版)《神秘的旅伴》1955年 经典老电影 主演: 印质明 / 刘增庆 / 李颉 / 王晓棠 / 田烈
象正面人物的反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