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昔日胡同里“摸彩的”--老骥伏枥

*老北京杂谈

昔日胡同里“摸彩的”

“摸彩的”,是我小时候胡同里的孩子们对一种小贩的称呼,这种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究竟应该如何称呼他们,我还真不知道。好在这些小贩曾经出现在不少胡同,所以我这么一说“摸彩的”,同龄的老北京朋友大概都知道。所以本文就用“摸彩的”来称呼和介绍那些小贩吧。

这些小贩叫卖的“商品”,真没法儿定位,这经营项目属于哪一行儿,也不得而知。倒是最后在干涉乃至取缔这些小贩时,所说的理由就是“引导孩子们赌博”。从我接触这些小贩到这些小贩被取缔经营权利,大概也就是三四年之间。我童年时,胡同里经常有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唯有这种“摸彩的”特别受孩子们欢迎。记得这些小贩走进胡同里时,有的用手敲一面小铜锣儿,那清脆的声音告诉孩子们“我来了”;有的小贩吹一个小喇叭,声音似吹唢呐,这也是招呼孩子们的手段儿,还有用各种招儿呼唤孩子们的,具体做法儿我记不清了。

我所见的“摸彩的”小贩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这小贩在胡同里较宽阔的地面儿站定后,从背着的一个大包袱里取出一个大圆盘儿,那直径约2尺的圆盘儿的构造很特别,中间的圆心部分有一个轴心儿,上面固定一根儿指针,指针长度比圆盘儿的半径要短,圆盘儿周围是一个个圆圈儿,一个圆盘儿大概有七八个这样的直径约三四寸的圆圈儿。小贩在站定后,从包袱里取出一些小食品或小玩意儿,放在其中多数圆圈儿里,如一块糖(一般是人们称作“皮糖”的糖果,有韧劲儿,可以拉长而不断裂)、一个小梳子、一小包儿花生米、一个桔子、几个玻璃球儿、一包酸枣面儿,等等。那圆盘儿周围的圆圈儿中,最少有两个什么都不放。小贩开始招呼生意后,立刻有孩子围上来,花1分钱,可以用手捻动那可以转动的轴心的圆疙瘩,致使那指针转动起来。劲儿小的孩子捻动转轴后,那指针转动一圈儿多就停下来,指针停下来时指向哪个圆圈儿,那圆圈儿里的小商品就属于这个孩子了;如果指向空圈儿,那这1分钱就算白给小贩了,一般这种运气差的孩子并不多。这种玩法儿叫“中彩”,“中彩”的孩子虽然只获得一个小商品,却美滋滋儿的。没“中彩”的孩子不甘心,于是再花1分钱再玩儿一次,当然连续没“中彩”的孩子并不多。想起来,我们这些小孩子就是好蒙,你想吃糖,自己去小摊儿买一块多好,非来“摸彩”,图的就是“赌”个乐和儿。尤其是“中彩”得了皮糖的孩子,一边用手拉扯那皮糖,一边嘴里喊着“皮糖、皮糖,越抻越长”,惹得旁边的孩子好羡慕。而且这喊声却为小贩招来更多的孩子“客户”!

还有一种“摸彩的”小贩,肩背一个长方形的木箱,箱子的一面是封闭的,而另一面儿构造很特别,其上部留出几寸长的一个个“槽儿”,底部是一个个空格儿,槽儿和空格儿数相同。小贩站定后,把木箱放在地面上,然后从另一个肩膀背着的包袱中,取出一些小商品放在大部分空格儿中,当然,有两三个空格儿成了真正的“空格儿”,其等待那些运气不好的孩子。至于这箱子中间很大一部分封闭的箱内是什么构造,大概我们谁也不知道。只是有孩子花1分钱来“摸彩”时(大概因为孩子们管这种方式叫“摸彩”,所以称呼那些小贩为“摸彩的”),小贩给他一个小玻璃球儿,让他放在箱子顶部的一个圆孔里,那细长的管儿状的圆孔儿,与各个“槽儿”相通,但是不固定对着某个槽儿。“摸彩”的孩子把玻璃球儿投进圆孔儿后,那球儿在圆管儿与各个“槽儿”相接的一个圆球里骨碌碌地响个几秒钟,就顺着其中一个槽儿滚向下面的“空格儿”,究竟最后落定在哪个空格儿,谁也想不到。落定在有小商品的格儿里,这孩子就获得一个“奖品”,也就是上述提到的那个小贩的那些小商品,而落定在“空格儿”里,自然也是白花钱了。

我喜欢这种背箱子“摸彩”的小贩,因为这种“摸彩”更具“神秘性”,因为谁也不知道那玻璃球儿究竟怎么在箱子里转。有一次我“摸彩”获得一支红蓝铅笔,我非常高兴,因为一是那红蓝铅笔在商店里每支售价3分钱,而我只花1分钱就获得,等于捡了一个“大便宜”;二是我每天都写字儿或看书,正好可以用来标注那些好的词句。这就是这种“摸彩的”小贩聪明之处和这种经营方式的诱人之处,“摸彩”的孩子中,很少有我这样“占便宜”的,一般都是钱与商品价格相等,只是一些没“中彩”的孩子的钱白归了小贩,所以小贩从来不会赔本儿,人家早算计好了。孩子们就凭运气了,所以这种经营方式确实带有刺激性,有的孩子连着花钱摸几次“彩”仍一无所获,自然耷拉着脑袋不高兴了!所以你要说这种经营方式是不是有赌博性质,反正那些小贩已经消失半个多世纪了,再琢磨这些一点儿用没有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标题
你没见过的天津老照片(127图,很珍贵)
漫话老游戏(下)
乡愁里的北京--许舒涵
记忆中的那条无名胡同
老北京万花筒(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