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湖广会馆”--老骥伏枥

*老北京杂谈

 闲话“湖广会馆”

昔日老北京城里的“会馆”很多,这些历史悠久的会馆,几乎遍布京城各处,尤以原西城区、宣武区居多。所谓“会馆”,我认为比较准确的解释是:同籍贯或同行业人士,在北京城发起和建立的供同乡或同行儿聚会和寄寓的馆所。湖广会馆就是湖南、湖北这“两湖”人士为联系乡谊而创建的会馆。老北京城这些会馆,可谓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色彩和气息,可谓饱经沧桑。这些本文就不用重复了。单说位于北京西城区虎坊桥十字路口西南角儿的“湖广会馆”吧,这座外观和内部保留古色古香建筑的会馆,大概是现在北京仅存的一座内部建有“戏楼”的著名会馆。这大概也是第一所对外开放的会馆。

我原来对湖广会馆并不熟悉,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几位京剧界的著名人士,其中包括几位领导,特邀我那喜爱京剧并对京剧艺术文化知之很深的母亲,前去位于“前门饭店”内的“梨园剧场”观看京剧演出,而后又应邀前去参观刚刚对外开放的湖广会馆时,我才第一次知道这会馆,可以说是知之甚晚。那一天,我母亲在这几位京剧界人士的陪同下,饶有兴趣地仔细参观了这修复一新的会馆,与那些朋友交谈着会馆往事,我在旁边听着受益匪浅。当一位京剧行的负责人请我母亲提点儿建议和点几出剧目时,我听到我母亲谈到传统京剧《诓妻嫁妹》(又名《勘玉钏》)、《李亚仙》、《临江驿》等,说得非常热烈。特别是那几位人士对我母亲的尊重程度,使我很感动,告别时,他们都是九十度鞠躬,我和我妹夫只得一一还礼答谢。这次参观,使我对湖广会馆产生浓厚兴趣,也开始注意收集这会馆的历史资料。上世纪90年代末,我单位召开全国性会议时,来自各地的代表,特意到湖广会馆那古朴幽雅、宽敞豁亮的大戏楼观赏节目。而且也去那“梨园剧场”观看了京剧折子戏演出。当然这些都是我联系的。

湖广会馆建于清朝嘉庆十二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清朝道光十年重修时,增加了那座大戏楼。200多年的历史,赋予这所会馆浓厚的文化内涵,据说也发生很多历历往事。因为我知晓这所会馆只有20多年,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谈太多,毕竟知之有限,何况不少书籍已经详细介绍过这所会馆。现在不少人谈及老北京的胡同或会馆之类的古老建筑时,总是喜欢把它们和所谓的“名人”扯在一起,照此说来,这湖广会馆可就结缘太多名人了。因为湖广会馆最早曾经是私人宅院儿,几易其主后,据说最终由住在这里的一位姓叶的人士,把这宅院儿捐作会馆。又经历几次扩建后,逐步发展成京城著名的湖广会馆。也据说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不少朝廷达官贵人在这所宅院儿留下了足迹,其中包括那位著名的纪晓岚。孙中山先生也曾在这所会馆里几次召开会议。至于京剧界在这里登台献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那更是数不胜数了,如谭鑫培大师、余叔岩大师、梅兰芳大师等,都曾经在这里登台献艺。

至于我听到的关于这会馆前身的很多离奇的传说,包括“闹鬼”的传说,虽然听着似乎有鼻子有眼儿的、而且能引起人们兴趣,但是我想若是详细写这些,就难免招嫌啦,所以还是不说为好。

我曾经几次去过湖广会馆,面东的门前地面儿,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曾经在这里遇见曲剧著名演员魏喜奎的爱人,那时候这位老北京人喜爱的曲剧艺术家刚去世不久。所以见到这位老先生,倒是想起来魏喜奎女士曾经演出的各个剧目,尤其是那出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

我之所以每次去虎坊桥地区时,必定要到湖广会馆门前停留一会儿,或有机会进去看看,主要是看着这座古建筑,就会想起我母亲在这里度过的快乐时刻,会感谢那几位人士对我母亲的关照和尊重,这也算是与湖广会馆的特殊感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标题
虎坊桥湖广会馆的前世今生
【你知道么】在北京听京剧,得上这几个地方才行!
梅兰芳看不到的47年 一代京剧大师,九处京城故居(全文)
北京湖广会馆:老戏台谱写京剧魅力新故事
老北京都有哪些地方能办堂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