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谱牒文化丨族谱辈字使用解

辈字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

探索辈字的目的,掌握辈字使用方法,展现辈字的作用,

才不辜负祖先的智慧!

辈字已经成为族谱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这些字除了本身的要求及组成诗歌便于记忆之外,他还与世次、排行字、颁谱字共同相辅相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族谱。

辈字与世次、排行字共同表现世系的“亲疏伦序”,从而做到“伦序不乱”。不同宗支的辈字诗歌的不同,使得“宗支可辨”。

同时辈字也是祖先留下的重要信息,通过对辈字正确理解和分析还能研究出重要的寻亲依据。他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误用、不误读”才体现其作用,才不辜负祖先的智慧。本文仅以此引玉!


一、辈字

辈字组成的诗又称派语、世系歌(湖南陶)、字派诗(江西陶)、家族派。辈字,“故名思意”是用来表示辈份代次关系的字。派语中的字称辈字或字辈。

比如“开唐建自汉”,凡“开”字辈的族人比'唐”字辈大一个辈份。如果“开”是始迁祖第一代(世),那么“唐”是始迁祖之下第二代(世)。

辈字诗取字的要求:

1、积极向上,大多是褒义字。维护族谱隐恶扬善的宗旨。

2、必需避开贬义字,同时避开生辟字、异体字、叹字,尽量不用中性字。比如“啊、哦”,比如生辟字“厼厽厾叀”,比如异体字“桉幫”。

 3、辈字在不同时代表现的内含会有所不同。由于修谱时启用的辈字使用年限会延长到未来很多年,所以辈字应尽量考虑其未来的使用和文化价值。


        二、辈字诗

辈字语句尽量符合诗韵,构成辈字诗歌便于记忆,以五言韵之为最适宜。辈字诗歌有四言、五言、七言韵文。

现以五言比较适应世系排例,欧式苏式基本上五世一提,便于归纳,易于对号入座,由其是五世一提适合本页排版,五世以内一目了然,古有五服一家,五世内禁联姻,四字(世)一提略少,七字(世)一提略多,故以五言最多。


三、辈字取族名

辈字还是族人员入谱起“谱名”或“族名”的必备字,也正以这种方式来表示辈份代次关系的。在给入谱人员取“谱名”或“族名”时有以下基本规范要求:

1、只能从辈字诗中取对应代次关系的一个字来取“族名”;

2、取族名应避开单名,与其他字组合而成,组合的字可以是排行字(下面将介绍辈字与排行字组合成族名的例子);

3、取族名辈字应放在名字的前面,或者说应放在姓名三个字的中间。


四、辈字与世(代)次配合使用的作用

辈字体现辈份的关系是通过对应到相应的代次来表现的。故而又能体现代次。辈字可用来取族名,从而通过族名了解辈份关系,比如“开唐建自汉”,“开”为第一世,那么“唐”为第二世。在族谱世系中会用数字和辈字相结合来体现代次关系。为什么要这样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相互对应更直观,通过代数与辈字对应,能清析的看到某字对应的代数。

2,字辈与数字在表现代次上是有差异的。比如在支世系内任意取其中几个族名就会知道相互的辈份关系。

但对应的代次可能会不同,因为代次数随始祖及始迁祖的不同而不同。比如陶姓从江西迁衡阳的九城公是“始迁祖”第一世,但是九城公在江西有可能是第八世,甚至有可能是二十几世。因此字辈不能完全取代数字来表现世次。世次数更不能取代辈字,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有了字辈与代次数才能更好的对应不同始祖的代次关系。


五、辈字与排行字组合成族名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见上面第三条中的第2小条“取族名应避开单名,与其他字组合而成,组合的字可以是排行字”

辈字是表示辈份代次关系的,但不能表现同辈亲疏、大小的关系。而世系不但要表示代次还要表示排行。

所以在取谱名时会同时表示代次和排行、亲疏。比如“用”字辈取谱名,“用恭,用喜,用发,用财”。“用'字为辈字,“恭喜发财”作为长幼亲疏顺序。有的人口发展较多就用数字表示,从而达到“辨昭穆、明伦序”的目的。


六、辈字的独立性令宗支可辨,寻亲有据。

大多数宗亲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宗亲会问你是哪里人?什么辈字?

这样问的目的就是看对方与自己是不是同支系的宗亲。因为辈字是一个始迁祖、一个祠堂支系特有标志。随着历史的发展支系辈字的独立性是辨别支系、寻根认亲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这是祖先智慧的表现,不容乱改辈字,乱混宗支。

祖先发明辈字在统修合修时可以防止“宗支莫辨”。两个不同支系合修族谱最忌“宗支莫辨”。

如:安化、新化、新邵、宁乡陶氏在1714年就打算联谊合修,当时太平知府的陶士契还为新化族谱作了序。陶士契是宁乡陶氏,各地都有自已的始迁祖,后来没再合修了,原因就是怕混乱不辨支系,乱共祖先。所以怕“宗支莫辨”而放弃。

当然这与进士出身陶士契严谨的文化素质有关系,他当时给新化陶氏写序时落款为“宗弟拜撰”,可见他明确了自己的支系身份,即自己不是新化陶氏,而是共陶姓的宗族关系。

所以统修或合修最忌讳“宗支莫辨,混祖乱宗”,给寻亲增加了难度,与族谱“辨昭穆,明伦序”宗旨背道而驰。因此统修族谱应做到统而不并,并必有据。


七,辈字实例分析

例1,下面安化资江陶氏世系歌(辈字),晚清干国良臣陶澍就是安化资江陶氏。

汉代开封舍 晋侃历昇迁

卿荣宗仕玉 廷金谱始镌

守承惟祖志 崇孝必英贤

文应希世用 武克定邦宣

勋业期铭鼎 忠勤允继先

运昌材益备 泽厚绪长延

绍德经传远 永思福尔全

按上面安化字辈陶澍是“必”字的下一代“英”字辈。据说陶澍的所有名号里面没有出现过“英”字。不知安化族谱又是怎样记载其“谱名”的?谱记陶昇从江西泰和迁安化小淹,而陶昇是谱名还是书名?是否还有其他称呼? 是以书名中的昇字为辈字? 根据上面辈字取族名基本规范要求第2条“取族名应避开单名”。

单名其中一字作辈字是不符合辈字取名要求的,这也想象的到,因为单字取辈字为造成N个辈名陶昇。陶昇作为湖南陶氏族谱记载最早迁入的始迁祖,其上面还有八代字辈的记载。

这八代族谱中有人名记载吗? 根据这些疑问,安化这些辈字不是本来就有的,或者说不是陶昇迁湖南时从江西带来的。是N年后陶氏后人以“昇名”为辈字”。如果再结合字辈看世系,也许还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例2,湖南衡阳陶氏始迁祖陶九成1428年从“江西行省瑞州府新昌县十五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迁入湖南衡阳。在衡阳的派语:

九全期资兴 继万元应成

世学习富礼 咏启国恩荣

文明振楚邦 显耀冠南方

大烈光宗祖 传承庆祚长

而江西宜丰县陶氏辈字也是“九全期资兴”。这个“九”字辈是货真价实的在江西就有了的,所以到江西寻根时就找到了。这与后人对祖先辈字的传承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江西宜丰陶氏原辈字没有因为统谱而消失或更改,掌握了辈字使用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衡阳九成公支前五个辈字是从江西带来的,也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合修或联谊而更改。从而为寻亲创造了条件,充分体现了祖先发明辈字的智慧。

初看这些辈字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是“掌握了辈字的使用方法”就能轻易的发现这些辈字中有些字原来就不是辈字的秘密。
       
一句话辈字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探索辈字的目的,掌握辈字使用方法,展现辈字的作用,才不辜负祖先的智慧与良苦用心。


附参考解读:

*以单名中的字取辈字的,同样的情况还有湖南新化陶氏冶公支,其子为用中公。统计这些情况有利于辈字寻亲!

*这个两始祖不是以辈字取名,而是后人取其名为辈字。比如我取书名为“陶阁”,那么我的辈字肯定不是“阁”字辈。


*比如谱上是“用”字辈,同辈的用字辈有500人上谱。如果都取单名作谱名就会有500个都叫陶用。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澍传》续篇: 第二节 山乡农民的后代 ---作者:陶用舒
湖南夏氏支系各地市县分布及世系字辈
[转载]湖南益阳黄氏
全国胡氏族谱
江西各地刘氏字辈派语
家谱的写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