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失的支机石公园
userphoto

2023.10.26 四川

关注

锦江河水哗啦啦流不尽    成都壳子叭哒哒冲不完

成都人摆龙门阵——秘境寻踪

      消失的支机石公园

成都最神秘的一块石头引发的一座庙、一条街和一个公园的故事

西晋文学家左思所著的《三都赋》,当时被人们为广为传抄,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也因此涨价,留下了"洛阳纸贵"的千年佳话。

《蜀都赋》细致地描述了巴蜀的物产、山川、风俗等,赋中描绘了当时四川豪门的宴饮生活。在《蜀都赋》精彩、神秘的背景下,成都一块神秘的石头——支机石成为成都千年流传不衰的最古老龙门阵之一。

何为“支机石”?

度娘曰:汉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度娘对“支机石“的描述,源于西晋 张华《博物志》,他把支机石、织女、闫君平这三者连接,成为一段千年不衰的神奇典故。

严君平,严遵,西汉成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汉书》有传。据说他擅长占卜。

历代文人墨客对支机石大加描述

唐.宋之问《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杜甫《天池》诗:“欲问支机石,如临献宝宫。”

李商隐《海客》诗:“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严君平卜肆

         唐岑参

君平曾卖卜,

卜肆芜已久。

至今杖头钱,

时时地上有。

京知支机石,

还在人间否。

海客

李商隐

海客乘槎.上紫氛,

星娥罢织- -相闻。

只应不惮牵牛妒,

聊用支机石赠君。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北宋 苏轼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诗词里的“乘槎”就是指“支机石”的这个典故。

南宋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里,又把“昔有一人”的那个人说成是张骞,说张骞寻找黄河源头,而传说中的黄河源头与天河相通。张骞“得一石,示东方朔。朔曰:'此是天上织女支机石。’”

《支机石》 

         明曹学佺

一片支机石,

传来牛女津

客槎何处所

卜肆已生尘

较似昆池古

长从汉月新。

每逢秋夕里,

吟眺倍相亲。

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明崇祯皇帝自尽,顺治元年清定都北京,直至顺治17年(1660年)四川巡抚佟凤彩才开始在成都建立官署,恢复城市建设,到康熙六年,就在成都西城传说严君平卜肆之地修建了祭祀严君平的严真观

                                     支机石庙   山川早水 1905年摄影

支机石供奉于严真观内。

支机石旧影

康熙五十七年(1718四川巡抚年羹尧的一道奏折,把八旗从湖北荆州昭到了天府之国四川的首府,并在成都城西的少城建筑满城安营扎寨。严真观东头的胡同原来按照京味命名——仁里二条胡同

康熙五十八年由镶红旗二甲修建祀奉武圣的关帝庙,严真观也改名支机石庙,两庙共存互依。

清《竹枝词》记载:“华阳尉左武担山,别有天涯石可攀。评古吊今情不已,支机石在满城间。”

                                 仁里二条胡同、关帝庙、支机石庙

宣统三年(1911年),地图上的仁里二条胡同和西头的支机石(庙)还在,但关帝庙却没了踪影。

宣统三年(1911年)的支机石庙

清灭亡后,在“驱除鞑虏“除”满“洪流中,满城的”仁里二条胡同“洗心革面,将带有八旗色彩的“胡同”改为“街”,“支机石街”应运而生。

1924年(民国十二年),当时的“民众通俗教育馆”馆长卢作孚先生受命创建支矶石公园。

                                                支机石公园大门

照片拍摄的是支机石公园大门,竖匾上“支机石公园”几个字清晰可见,字旁还挂着一盏玻璃灯。

支机石公园在成都西城墙内,东临同仁路,西至西城墙,占地十余亩,呈长条状。公中仅大楠木树即有数百株。原支机石庙包含在公园之内,进入公园大门就能见到耸立的支机石。公园建成后成为成都城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民国时期《成都导游》中线中有“支机石公园”的明确记载。

成都最为有名的名胜古迹:……中线:城内:少城公园、中城公园、北城公园、支矶石公园、文殊院、大慈寺、皇城、五担山。

然而,《成都街巷志》却坦言,“因为战乱纷频,公园并未建成”。但民国二十二年成都街市图却标明“支机石公园”的确存在于成都城西侧城内。

                              支机石公园在城内的位置

随后的民国地图又改标为“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南边那个小圆圈为支机石的标记。

民国时期的森林公园

园中有数百株大楠林和支机石庙,可以说这是成都最早期的城市森林公园,但是公园里内近千楠木大树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滥砍伐,最后导致公园消亡,实在有些可惜。

1948年成都地图显示,支机石街还在,保安司令部和防空司令部占据了森林公园,公园消失后支机石庙也毁于一旦。

后来,裸露于天的石头还是不时有人去烧香祭拜。

雨天石小的时候曾经亲眼目睹过这块大石头,但石头并不在严真观内,也不在支机石街及君平街。而是五十年代赶花会时,在青羊宫旁边的一堵墙角角边看见杵着的一块“飞来石”。这块石头就是这个样子(见图)

支机石

石头高约二米,宽不到一米,石头整体呈褐色,下大上小,形似梭子,石头上有一圆窝。传说神话中织女织布机的一只脚就压在这个窝窝之中,故曰“支机石”。(成都本土方言“支”即支撑、垫之意)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政府利用青羊宫、二仙庵及周边的林地,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举办“花会”,赶花会成为当时成都人仅次于过年的盛大节日。

1958年成都第八届花会结束后,建立了"青羊宫花园",迁移了很多古树名木,以及散落在街头的文物到公园内。支机石也被搬到青羊宫公园,紫薇湖边的一个墙角处。1966年,青羊宫、二仙庵从“青羊宫公园”中分离出去,重新命名为”文化公园“至今。1997年,文化公园扩湖,把挖出来的泥巴,被垒成了一坐小土坡,名支矶山。又在支矶山新建一座飞檐翘角的亭子,支矶石从山脚被移至山顶的亭中,并用一个玻璃罩将这块石头保护起来,传说中唐代镌刻的篆文"支矶石"三字早已蚀灭。

                              成都文化公园保存的支机石

2006年,一块一模一样、同样带着明显浅窝标识的复制品就杵在支矶石街和下同仁路路口的览胜亭旁。向来往的游客默默地述说着它过往的传奇与辉煌。

                                  支机石街亭旁边一块复制的支机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严君平
每日悦读II“这里是成都最古老的一条街”
李商隐《海客》赏析
典实和传说: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张骞
宋之问《明河篇》
不为人知的牛郎织女故事(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