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塑现代主义

以102岁高龄谢世的贝聿铭先生(I. M. Pei,1917〜2019)是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杰出代表。贝聿铭在西方公众视野中是一位带有东方文化背景的知识界精英而被广泛认可,而在东方尤其是中国,大众和媒体则把贝聿铭视为东方民族身份背景下,在西方社会乃至全球文明中有着至高成就的典范。当我们在谈论大师时习惯关注经典,而对于成为大师之前的作品常被忽视,但这些建筑作品犹如历史不可磨灭。

1993年卢浮宫修复全部完毕。整个巴黎被“玻璃金字塔”所折服。贝聿铭不负众望,他为卢浮宫设计的总入口使这座古老的艺术殿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被誉为是法兰西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成为蜚声全球的建筑杰作。

贝聿铭先生的人生历程之长,创作经历之丰富,社会声誉之高盛,在20世纪建筑界,除同样高寿的巴西建筑大师尼迈耶(Oscar Niemeyer,1907〜2012)应该说无人可望其项背。其经典之作包括北京香山饭店(1982)、卢浮宫扩建(1989)、香港中银大厦(1989)、美秀美术馆(1997)、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8)、中国驻美大使馆(2008)等。这些项目大多是贝先生职业生涯后期(1983〜2009)及在华的创作实践,是他在到达荣誉巅峰后的华彩篇章,但从中可以看到带有明显个人特征的大师笔触在设计中重复出现。iphone5什么时候上市的怎么创业赚钱暗网雷达

建筑师之路

大师在没有成为大师前,贝聿铭曾说过:“我认为设计特色本身也是一种约束。我并不羡慕那些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建筑师,他们有时由于未能展现原有的设计特色而使业主感到失望。我觉得没有固定的风格给了我更大的设计自由,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

贝聿铭查看

20世纪60〜80年代初是贝聿铭从商业建筑师成长为国际建筑设计大师而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岁月历程。从一系列规模不大但构思独特的作品中可以追溯其设计思维的演变和建筑观的形成,在丰富多彩的空间造型和光影变幻中体味其艺术追求以及对后世的启迪。

贝聿铭出生在广州,青少年时期在香港、上海等地生活学习,1935年赴美留学。等到他再次踏上故土,已是尼克松访华之后的1974年,当时的贝聿铭已是蜚声国际建筑界的名家,除了在美国建成的诸多获奖项目外,也在波士顿约翰·汉考克大厦(John Hancock Tower,1967〜1976)的项目中遇到重大挫折,而此后新加坡的华侨银行中心(OCBC)和来福士城(Raffles City)等作品让其重新被认可。从20世纪30年代接受职业教育之初,贝聿铭就是一个纯粹的现代派建筑师,由布扎体系(Beaux-Arts,又称巴黎美术学院体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转入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工程专业,1935年11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到访MIT,“和柯布西耶相处的两天是我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时光”,贝聿铭曾说。1945~1946年他来到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师从包豪斯学派的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和布劳耶(Marcel Breuer,1902〜1981),在此接受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

从1948年进入韦伯纳普地产公司(Webb & Knapp)担任建筑主管,到1955年自立门户成立建筑设计事务所I. M. Pei & Associates,贝聿铭主要从事城市地产开发的住宅和商业项目设计。尽管类型比较单一,但他在大量的项目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住宅设计风格——采用预制混凝土标准化单元构件而形成的外露深进网格状立面,这是一种综合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和密斯(Mies van de Rohe,1886〜1969)国际式方盒子的风格,在造型效果和成本控制上体现了贝聿铭的审美和灵活。积累经验的同时,贝聿铭得以在韦伯纳普公司组建一支以他为核心的设计团队。贝聿铭成立自己的公司后,他继续为韦伯纳普公司提供设计服务到1960年,这些纯商业的地产项目以其出色的品质多次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设计荣誉奖。1948〜1960年可以视作贝聿铭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

从1961年开始,贝聿铭把个人兴趣转向公共性质的文化、教育和机构项目,开启他作为文化类建筑师代表的成长期。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项目使已过不惑之年的贝聿铭进入公众视野 摄影:秦颖源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1961~1967 )是贝聿铭转型的代表作,这座位于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中的小山顶部的建筑引起业界关注,使已过不惑之年的贝聿铭进入公众视野,为日后他跻身肯尼迪图书馆(John Fitzgerald Kennedy Library,1964〜1979)设计人选竞争提供筹码,当然这点业绩与其他声望卓著的名师相去甚远,最后成功打动肯尼迪夫人杰奎琳的显然不是他的经验,而是贝聿铭精明干练又不失谦逊优雅的东方人特有的气质。从涉世伊始,贝聿铭就以善于处理客户关系著称,能以外交官的礼仪和手段周旋于社会名流圈,这种助力他一生不断获取重要项目的智慧丝毫不亚于其设计能力,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建筑师和评论家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06〜2005)曾感慨“他所运用的是我们其他人谁也不懂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政治手段”。虽然肯尼迪图书馆从设计到建成耗时15年,建成后毁誉参半,但对贝聿铭来说,从杰奎琳宣布他是最佳人选那一刻起,整个世界已经向他打开大门,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激动人心的瞬间。贝聿铭与杰奎琳的友谊自此开始,1982年10月北京香山饭店落成开业,贝聿铭延请一批美国社会名流到场观瞻其首个中国作品,其中就有已是希腊船王奥纳西斯遗孀的杰奎琳。

肯尼迪图书馆建造达15年之久,于1979年落成。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贝聿铭职业生涯第二阶段是1961〜1982年,在此期间他设计过不少文化机构类作品,最终以坐落在首都华盛顿中轴(The Mall)上的国家美术馆东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1969〜1978 )成为其在美国本土创作的巅峰载入史册。这一时期的作品规模各异,设计手法丰富,显示出旺盛的创造力和进取心,处处体现贝聿铭对现代主义的信仰和探索。贝聿铭的现代派创作追求形体的单纯和材料的简素,相比前辈和同时代的设计师,他并不拘泥于单一的几何性和机器感,而是将原始体量结合场地和功能,通过简洁明晰的处理产生丰富的空间变化和光影层次,在不破坏整体性的同时又提升使用者感知度,在纪念性、震撼力和局部细腻感、亲和力间取得平衡。因而这一时期留下了很多个人经典作品。

这一系列尝试是从科罗拉多落基山麓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开始的。1961年,贝聿铭接受了全新挑战,面对巍峨群山的超人尺度,创造一个既能与自然环境融合,又满足科学家工作交流的场所。为理解自然,贝聿铭深入到梅萨维德(Mesa Verda)附近印第安人部落岩居遗迹,从原始部落中寻找与自然对话的灵感。他把建筑空间按照功能分类:独立的办公室和实验室成组排布,形成2组5层塔楼,底部连接塔楼的裙房是公共设施。塔楼墙体厚实封闭,顶层外窗深藏在宽大的“帽檐”下,远望似岩石间的深穴。建筑外墙是不加饰面的现浇混凝土,表面暴露出的碎石骨料就地取材,形成和山体同质的粉红色。这是贝聿铭第一次使用现代建筑手法对自然和功能进行融合,把一所造价有限的民间研究机构打造出具有圣山修道院般的神性和诗意。

艾佛森美术馆是贝聿铭的第一个美术馆作品。艾佛森美术馆建成之后,贝聿铭邀约不断。

差不多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同时启动的项目是位于纽约州雪城(Syracuse)的艾佛森美术馆(Everson Museum of Art,1961〜1968),这座建筑面积只有5276平方米的小型美术馆是贝聿铭的第一个美术馆作品(哈佛毕业设计的上海中国艺术博物馆是课程作品),在现代建筑史中虽少有关注,却是美术馆设计演进中划时代的作品。在此之前的美国乃至世界上的博物馆类设计基本采用的都是布扎体系的古典主义风格,立面是标准三段式构图,中央入口大厅有标志性塔楼或穹顶,两翼以大理石长廊串联起展室,端头大楼梯贯通,是一个装饰着古典符号的盒子,建筑独立于展品而充满怀旧的贵族情调,与现代艺术的前卫开放特征相悖。贝聿铭是第一个把美术馆外部造型和内部空间作为艺术展示一部分的开创者,在他之前的现代主义运动还没有一个把建筑体量和空间上升到艺术品高度的作品,成为容纳艺术的艺术品。艾佛森美术馆位于一片开阔的城市广场中央,不是一个单纯的方盒子,而是朝向各异、高低错落的4个倒置的L型体块的集合体,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巨型的“雕塑”艺术品。4个体块分别是不同高度的展厅,适用不同性质的展览,体块相互脱离,围绕一个通高的中庭排布成风车状,密闭展厅间的缝隙成为自然光渗入中庭的通道。参观者从一个展厅进入另一个展厅需要从中庭四周的天桥上穿过,使参观体验成为一个个展厅与中庭的连续交替,而从不同角度射入的自然光投影更使中庭每个视点都有所变化,产生与传统美术馆展室连续均匀分布完全不同的感观。中庭刚劲有力的混凝土楼梯螺旋而上连接二楼,第一任馆长马克思·苏利文就称它为“馆中最出色的雕塑”。

现浇混凝土以其粗糙的质感和粗犷的造型,深得柯布西耶为首的现代派建筑大师的青睐,但贝聿铭在接受混凝土美学的同时,并未一味追求其不饰雕琢的豪放感,艾佛森美术馆的外墙就在混凝土基层上加上斜向拉痕,产生类似天然石材切割的肌理。而在其他项目上,贝聿铭甚至放弃混凝土外露,改用其他饰面材料,以取得与环境的呼应。美国中西部印第安纳州的小城哥伦布市(Columbus)是个荟萃名师设计的明星建筑城,贝聿铭应邀设计了克里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Cleo Rogers Memorial County Library,1963〜1971)。项目位于城市中心的传统街区,隔街相望历史保护住宅和教堂,新建筑退后到基地的边缘,留出空间与周边历史建筑围合成市民广场。新建筑成为广场中心亨利·摩尔雕塑的背景,棕红色墙砖的立面延续广场铺装的色调,窗洞的高度对应历史建筑体量,临近住宅一侧高度低,面向教堂一侧明显增高。这个看似貌不惊人的图书馆以其对城市环境的谦逊姿态和自身的精细尺度体现出设计师的高雅品位。

19687月贝聿铭职业生涯登上新台阶,他受到著名艺术赞助人保罗·梅隆(Paul Mellon19071999)赏识而被委托设计由梅隆家族捐助的国家美术馆东馆,在此之前贝聿铭已接手设计康涅狄格州乔特中学校园里的保罗·梅隆艺术中心(Paul Mellon Center for Arts19681973),虽然相比东馆规模要小很多,但在空间处理手法上却有相似之处。艺术中心由包含在一个长方形基地内的两部分组成,西侧是一个包含1/4圆形剧场的正方体,东侧是布置教学区的等边直角三角形,两个体块中间被一条45°校园步道斜向穿过而分离,步道两侧是错开的2个玻璃展开面,一曲一直,和而不同,利用几何形体的切割、平移、错位,在简素的混凝土造型中创造出强烈的虚实对比和光影变化,与校园环境联系紧密又个性独具。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贝聿铭已揽获国际建筑领域的各大奖项,从1983年获取普利兹克奖后到1990年宣布退休,他倾力打造的是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Grand Louvre,1983〜1993),他把玻璃金字塔视作职业生涯王冠上的宝石,一生的最高成就留在代表人类艺术殿堂的卢浮宫前。

克里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为哥伦布市首次带去了城市规划的概念。贝聿铭提议修建新广场,在教堂、历史保护住宅和图书馆之间创造出和谐感。图书馆成为亨利·摩尔雕塑的“背景墙”。

对于中国项目,贝聿铭一直很谨慎地摸索历史条件下的现代主义的可能性,从香山饭店(1979〜1982)到苏州博物馆新馆(2000〜2006),他尝试在现代主义原则基础上有限地引入装饰性文化符号,以期解决地域性和包容性的问题。贝聿铭不是一个理论家,从不企图通过建筑来证明任何哲学命题,他的设计恰如其性格中的温良谦和,完美地诠释了优雅的贵族风范,而恰好是这种不带个人情绪和文化印记的超脱潇洒,使他的作品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游刃有余,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延伸阅读:

贝聿铭鲜为人知的“名筑” 通往大师之路的航标

(节选自2019年7月刊)

你与画报 始终一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水别墅、中银胶囊塔... 这些世界一流作品,竟然都是“失败”之作?
苏州博物馆十一年了,贝聿铭坚持的“中而新”还站得住脚吗?
几何建筑——精致的美感和优雅气息!
他的设计震撼法国,让世界见识华人的才华
贝聿铭的封笔之作:非西方文化的建筑新语言
2019年第一个不可错过的展览就在苏州!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