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者名刊】家乡的老槐树 || 李国忠(2019第二期纸刊选稿)(授权: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李国忠:笔名庸之,网名凤凰山人。昌乐县作协会员,年近半百始涉文坛,已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散见《宝石城文艺》、《齐都文苑》、《潍坊家庭》、《潍坊日报》、《白杨钟声》等报刊书籍和《凤凰城文学》、《远山文学》、《作家地带》、《读者美刊》等网络平台,参与编写《昌乐古今.朱刘辑》
*欢迎聆听*
总编 | 晶莹 | 编辑 | 凉绮
家乡的老槐树


作者:李国忠

   从前有个书生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到大槐安国做了驸马,升官发财,尽享荣华富贵,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大槐安国不过是老槐树底下的一个蚂蚁窝。树大成精,老槐树有了灵气,蚂蚁窝也就沾了老槐树的灵气而已。
   老槐爷为董永和七仙女做媒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千古佳话,万古流传。
   国槐原产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种植广泛,且树龄长,有的古槐树龄可达几百上千年,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槐树的灵气被编成了各种美丽的传说,流传民间。
   我村也有一棵老槐树,相传明朝初年立村时所栽,先人立村时先挖好了一口水井,井边栽了一棵国槐,槐树和水井共同守护着村庄,历经五百多年风风雨雨,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井水依然充盈甘洌,供应全村数百口人吃喝涮洗;老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为人们遮阴挡雨。
   槐树和水井的位置恰好在村前十字路口处,一条东西小路和一条南北大路在此交汇。井台用靑石垒砌,高出地面尺许,每逢夏季大雨行时,从村西流过来的洪水到井台处分成南北两股,流过井台后再汇合成一股,一直流向村东桂河主河道。
   槐树直径一米多,须三四个成年人方能合抱,树冠遮阴大半亩地,像一个巨人一样挺立在十字路口中央,好像现代城市中十字路口处的安全岛,南北大路是一条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驻足歇息,累了渴了,坐在树荫下抽一袋烟,喝一口井巴凉水,顿觉清新凉爽,暑意顿消。北乡平原地带,老百姓盖房子用的石料要到孤山上去拉,孤山在我村南面不足两公里,骡马车在山上装好石头,下山后走到我村,正值中午前后,车夫们又累又饿,掌柜的会提前烙好大饼,炒好菜,在树荫下等候车夫们用餐,车夫们吃饱喝足,凉水擦身,稍事休息然后继续赶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槐树主干处的顶部断了一根树枝,雨水灌进树干,在树干内部形成一个空洞,深达三四米,据说洞内藏有一条大虫,粗似水桶,长约两丈,经常有人看到它从树上垂下来,把头伸进井里喝水,大虫与人一直和谐相处,不管白天黑夜,人们到井上打水,从来没有受到过伤害。一天夜里,一个夜行人路过水井,不小心掉落井中,井壁湿滑,无论怎么挣扎也爬不上来,绝望中恰好大虫到井中吸水,夜行人一下子抱住了大虫的脖子,被大虫吊了上来,保住了性命。
   大虫救人的事迹发生后,人们开始传说大虫是神虫,是老槐爷显灵,村民们纷纷前来给老槐爷烧香磕头,祈求老槐爷避祸禳灾,或是送子赐福,据说人们的愿望往往能实现,为了答谢老槐爷的恩赐,槐树的枝枝桠桠上拴满了红布条,这一习俗在三庙村一直流传了数百年,在老槐爷地庇护下,水井上从未发生过伤亡事故。解放初邻村驻有部队,一名战士因对领导不满,投井自尽,被及时发现搭救。
   三庙村小学距离水井仅有几十米,每天小学生都到井上打水,满满一桶水十来岁的小学生根本提不上来,都是四五个孩子围在井口周围,一块把着井绳往上提,井台湿滑,十分危险,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不能不说老槐爷暗中保护,居功至伟。几百年来,老槐爷护佑村民子孙繁衍,福寿绵长,成为村庄的守护神,受到村民的崇敬和爱戴。
   老槐树还是祥瑞的象征和怀祖的寄托,民谚“门前一棵槐,甭挣自己来”。古槐树被世世代代村民视为自己的祖先,当做神灵供奉,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无人敢动它一根枝条。
   三庙村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沟,叫萧家流口子,河沟里水流潺潺,常年不断,1958年村民在河道上修筑了一座小河坝,蓄水约3000方,当水库里蓄满水后,井里的水位也跟着上涨,达到与井口齐平,村民打水就不再需要长长的井绳了,直接手拿水桶,蹲下身子就可以灌满水。
   国槐的生长喜旱不耐涝,在高水位的浸泡下,老槐树逐渐叶落枝枯,凋敝衰亡了,一天夜里,一阵大风过后,老槐爷轰然倒地,苍老的身躯横卧在地面上,不禁让人顿感悲惨凄凉!呜呼!老槐爷走了!

总编简介
家谱排名牛从玉,常用名:晶莹,牛晓玉,著名诗人作家,河北省石家庄人,爷爷是河北将领,为国家的和平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我继续传承红色精神,为国家的文学繁荣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创办了六个微信公众平台:东方文学、晶莹美刊、读者美刊、名人诵诗刊、读者名刊、华都美刊之声,平台总编兼主播,帮作者们修改稿件使作品成为了精品,修改的作品有诗歌、诗词、散文、小说达四千余诗篇,约50余万字,同时创办了东方文学期刊,任总编,竭尽全力让正能量的诗文流传千古。作品见于报刊,书刊,各大网站以及微信平台,作品荣获第四届中外诗歌一等奖,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2018 年卷)特等奖。因平台办得出色,多次收到中央电视台星光影视基地举办的 2019 国际中国公益事业大典的邀请,荣幸受到部队首长赠银制的刻有《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纪念杯。努力做好总编成就作者们的文学梦。



投稿须知
读者名刊尽是美文堪称佳作,只要您的作品够优秀,那就来读者名刊吧!但必须是原创首发咱们才可以帮你制作发表。


温馨提示:总编微信JY1341918373888
诗文配图图片来自总编。


晶莹美刊旗下平 -


【晶莹美刊】【读者美刊】
【读者名刊】【名人诵诗刊】
[华都美刊之声]【东方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南文学•散文】赵 成/内蒙古/村中的老井
【中州作家】龚广涛:老井的故事
品读阿慧 | 泥屋西口井
633期 || ​家乡的辘轳井
老 井
老水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