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晶莹美刊】大姨 || 樊文昌(授权:独家原创首发)
*欢迎聆听*
主编 | 晶莹 | 编辑 | 碧云 
大姨


作者:樊文昌


记得小时候常会到邻村的表哥家,有时候住下来,两三天后才回去。两个村子靠的很近,记忆中路过一条小河,穿过菜园,就来到了郭葛布。
我和大哥、二哥一起玩耍,玩弹珠、还自创瓶盖国王游戏,好多的啤酒瓶盖成为步兵、炮兵等,一场战役啤酒盖在不同肤色的来回穿梭,等到玩累了,饭菜也端上桌了。
前段时间回家,去到了表哥家,烧菜做饭中,无意中瞥见大姨头发多了几缕白发,分为惹眼。神情也不似当年,眼角鱼尾多了一些沧桑的沉淀,笑谈间也添了一番回忆。
清晨傍晚,她麻利地把一桶桶的猪食提到不远的猪厩,来到猪圈给猪仔喂食,也会翻到里面熟练地用铁锹清扫粪便,来回唤食,左右召唤着猪仔们多吃点。  
晚风吹,天降黑,有一个身影在远方挪动,伴着琐碎的步伐,稳重而踏实,有一种安实的存在。恍惚中,有一种隔世的感觉。
有人听见谁的秘密的在夜风中窃窃私语,又会不会记得那是谁的梦在晚秋中兜兜转转。
意识不再清晰。有时候走进她,就越感到一丝惭愧与抱憾。在内心柔软的地方,缓缓剥落残存的念及。
十多年来原来我对她并不是很了解,而当我想认识那灵魂,内心也多了一份沉重,却不沉痛。
想起来,大姨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五十多年,一辈子跟着庄稼、土地、天气和灶台打交道,把一生交付给广袤而贫瘠的苏北大地。
遥想当年,记忆慢慢苏醒。时间定格在,那年秋。北方的一个深夜。
在苏北一户平实的农家,一身朴素派头的长辈咂着长长的卷烟丝,吧嗒吧嗒着,打破了屋内的沉寂,“就这么办吧”,一声沉重的叹息犹如一声响雷,震颤着心房,也瞬间消弭了所有幻想。仿佛一切沿着相反的方向行进,却又无力反驳,更无法说不,有些时候在命运面前,一切可以如此的贴实而不可置疑。那汩汩涌动的是什么,仿佛被从胸腔窜上来,激流猛进地咆哮者,无形中也隔绝了凡俗尘世的声响,仿佛是幻听,却又真切的,连耳朵都不忍告白。
大姨瘫坐在地上,默默地啜饮着,与此夜划开了一个缺口,也划下了一道分水岭,从此她将作别学生时代,背起箩筐,扛起榔头走在地野田间。
她把机会留给弟弟妹妹们,留给以后的生机里,不管能不能扛起来,可以坚持多久,一个人就这样默默担负肩上重担。犹如花开果落,一夜成熟。与此生,在壮烈的牺牲中,完成了岁月无声的交付。
大姨没有童年,艰苦岁月里早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小小年纪操持着一家人的伙食粥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掂量着,油灯能省下来就不点,衣服破败了洗一下在缝补起来。
日子如常,地瓜在土地里生长,而穗谷沾染了清霜。娃娃们长大了,能够像阿猫阿狗一样跑啦跳啦,于是姊妹五人就蹦跶着上山挖野菜,回来后一身土灰,但是却乐在其中。那年头有吃的就很满足。
有时候天寒地冻却没有鞋子穿,小脚丫撒欢地在山林中奔跑、跳跃,可是谁晓得以后起了冻疮,若干年后落下了毛病,无可奈何的欢乐,无疾而终的酸涩。
虽然大多时候赤着脚走在大山之中,走上好几个钟头,从山前到山后,追逐着野花野草,挖掘着野菜野果,晃荡着直到太阳落山,晚霞满天。睡了一整夜,而后新的一天开始了。太阳升高了,娃娃们也陆续上学了。
听我妈说那会儿大姨学习超好,属于尖子生,认真刻苦,人缘极好,在班级里很受师生欢迎,甚至收到过许多的明信片。
我妈常说几个姊妹当中,大姨成绩顶呱呱。每每想起来,就可以想到她刻苦学习、刷刷提笔作业的身影,灯光下,月影稀疏,伴着虫鸣蛙声,大姨蜷缩着蹲坐在小板凳上在饭桌前,意犹未尽的情怀。
只是由于家里经济状况,外公外婆只能忍痛让好学上进的大姨回家务农,可以想象得到大姨当时是如何的矛盾而又无可奈何,向往高中的生活,外面的世界,然而面对着当下的情形,想起一家七口人,大哥考取高中念书,而弟弟妹妹还小,她们需要照顾,她们更需要识字,家里是没有多少积蓄,紧巴巴地维系着简单的生存口粮,而且作为家里的劳动力,也可以为这个贫寒的家庭分担一些,想到这些,于是她苦水往肚子里咽,毅然地辞别校园生活,面对着黄天厚土,父母长辈,她并没有怨言,日子总要过下去,日子也会撑过来。
繁重的农活让大姨受尽了磨难,脚上磨开了皮,手上布满老茧,虽然辛苦,但是看到外公外婆转身清影里婆娑的泪眼,黄土地下留下的汗水,想到弟弟妹妹不用为学费担忧,看到他们上学归来灿烂的笑容,亲切的叫唤,一切也都值得了。
农闲时间大姨依然认字、读书,笃定而充实,并没有失去这份兴趣。
大姨小时候就很懂事,喂猪、喂羊、插秧、割麦、灌渠、拾柴火、晒地瓜干,农忙季节每每都是很晚才跟大人回家。
因为太懂事,所以会背负很多。依然想起妈妈曾说着大姨很想报考医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
有时候我们谈起来,大姨却多会转移话题。虽然学业中断,但是大姨在社会上学习,在我心目中依然是知识分子,依然是人生的教授。对于生活她也有着自己的解读,许是传承了外婆的态度,“做人要活得有奔头”。也或许是继承了外公的思想,做人要正直无愧,坦荡担当。
大姨也会用这些质朴的观念来教育表哥和我。朴素的观念,传统的思想,充满了睿智与深情。
作者简介
樊文昌:江苏赣榆人,1990年6月生,字向善,号常文,爱好:放生,公益,读书、交友,微信:kfy805170532,现居上海,立志成为作家与演讲家,将佛学,国学与文学发扬光大!
温馨提示:主编微信JY1341918373888
诗文配图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晶莹美刊旗下平 -


【晶莹美刊】【读者美刊】
【读者名刊】【名人诵诗刊】
【华都美刊之声】【文学天地传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晓彩丨红寺堡之行
拜年
我的大姨
过年小女子我撕下了全家三代十来口伪君子的画皮!
外婆的手
杨婷雅|竹笋炒腊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