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姜女传说

 

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公元前550年(春秋时期,齐庄公四年)秋,齐国将军杞梁率兵攻打莒国(今山东莒县),不幸身亡。其妻孟姜迎柩至郊外(齐长城与淄水交汇处,今淄博博山源泉镇北)。齐王欲在此处吊唁,孟姜抵制,要求按仪节到宫舍祭祀。杞梁安葬后,孟姜仍悲痛万分。过了200年,《檀弓》记载曾子对此事的说法谓: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到西汉刘向的《说苑善说篇》中出现了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的记载。《列女传》里出现了杞梁妻赴淄水(今源泉北)而死的情节。杞梁妻的事迹是为孟姜女传说原初的内容。孟姜女传说因其深厚的群众性,流传二千五百多年而不衰,流传地区遍及全中国,内容上也多有演变,本来是春秋齐国的杞梁妻(孟姜女),最终其悲剧命运却与秦始皇和秦长城联系了起来。但追根溯源,杞梁妻哭崩的杞国都城、投身自尽的淄水都在山东淄博一带。
   
孟姜女传说流传的范围极广,据顾颉刚20世纪20年代的研究统计,该传说流传的省区包括: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甘肃。有孟姜女相关遗迹的地方也很多,如山海关的姜女祠庙、姜女坟,辽宁绥中县姜女祠,河南杞县孟姜女庙,陕西哭泉及孟姜女庙,上海万喜良石像,山东博山姜女泉(4处)等。
   
姜女的形象使人们认识到古代妇女的善良性格和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惨苦痛,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孟姜女的故事在博山世代流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民歌至今仍在博山民间传唱。西汉以前形成的悲歌哀哭这一与孟姜女传说有关的民俗,在博山民众中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至今博山中老年妇女仍是长歌代哭,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孟姜女式的哭腔在农村广泛流传,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哭文化。

    一、 简介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人家过年团团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这支从正月一直唱到腊月,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民歌,在我国流传甚广。

    孟姜女传说以故事、歌谣、诗文、戏曲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广大地区内流传,有着久远的历史,几乎家喻户晓。它与《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向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故事最早见于唐代的《同贤记》,一般认为,故事可能是由《左传》所载春秋时"杞梁之妻"哭夫崩城故事演化而成,后来以多种文艺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

    二、 历史渊源及发展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孟姜女哭长城",其故事的毛坯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

    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公元前550年(春秋时期,齐庄公四年)秋,齐国将军杞梁率兵攻打莒国(今山东莒县),不幸身亡。其妻孟姜迎柩至郊外(齐长城与淄水交汇处,今淄博博山源泉镇北)。齐王欲在此处吊唁,孟姜抵制,要求按仪节到宫舍祭祀。杞梁安葬后,孟姜仍悲痛万分。过了200年,《檀弓》记载曾子对此事的说法谓:"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到西汉刘向的《说苑·善说篇》中出现了"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的记载。《列女传》里出现了杞梁妻赴淄水(今源泉北)而死的情节。杞梁妻的事迹是为孟姜女传说原初的内容。

    孟姜女哭夫的故事,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无论是史实还是传说都没离开齐国境。但经过几个朝代的补续和演义,尤其是自唐代始,杞梁之妻哭夫、城崩演绎成了哭长城,由哭"齐长城"又演绎成哭"秦长城"。最典型的是这样的一个版本:杞梁被征召去修筑秦长城,不堪劳役之苦而逃走,在孟超的花园里遇到了孟姜,二人结为夫妻。杞梁又回到工地,被官吏以私逃罪处死,并埋在城墙下。孟姜得知丈夫被害后,悲愤地在长城下大哭,泪干血流,城墙为之崩塌。时至明代,原型故事面貌全非,不仅增加了招亲、千里送寒衣等情节,而且也将杞梁的名字改成了万喜良、范喜良等。

    孟姜女传说因其深厚的群众性,流传2500多年而不衰,流传地区遍及全中国,内容上也多有演变,本来是春秋齐国的杞梁妻(孟姜女),最终其悲剧命运却与秦始皇和秦长城联系了起来。但追根溯源,杞梁妻哭崩的杞国都城、投身自尽的淄水都在山东淄博一带。

    孟姜女一哭惊天动地,甚至还改变了齐国之俗,至今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在特定场合仍然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抒发感情。这种哭调在农村广泛流传,形成了一种哭歌风俗,成为当地百姓在特定场合抒发感情,表达哀思的地域性文化方式。

    为纪念孟姜女,淄博出现了姜女洞和五处姜女泉。孟姜女的故事也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人们还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演绎着孟姜女的传说,仅民歌在淄博地区就有许多。
    
孟姜女传说流传的范围极广,据顾颉刚20世纪20年代的研究统计,该传说流传的省区包括: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甘肃。有孟姜女相关遗迹的地方也很多,如山海关的姜女祠庙、姜女坟,辽宁绥中县姜女祠,河南杞县孟姜女庙,陕西哭泉及孟姜女庙,上海万喜良石像,山东博山姜女泉(4处)等。

    1、传说一:杞梁妻哭夫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都临淄。公元前550年秋,齐国将领杞梁率兵讨伐莒国(今山东莒县),不幸战死。尸体运回齐都城郊,齐庄公要在此举行郊吊。杞梁的妻子认为此举有悖于礼,便面对齐庄公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使齐庄公到杞梁家设祭吊唁。她的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齐国一位普通妇女知礼、守节、不畏强权的高尚情操,从而受到当时各国人们的普遍赞颂。人们将"孟姜女"这个泛指齐国美女和尊贵女子的代称转嫁到了杞梁妻身上,于是杞梁妻就成了孟姜女。杞梁安葬后,孟姜女边哭边行,到了当初迎丈夫灵柩的齐国都城外,触景生情,回想夫妻恩爱,悲痛欲绝,哭声撕心裂肺,感天动地,顿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泪水与雨水交汇在一起,十天十夜不绝,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墙为之崩塌。哭罢,孟姜女带着对丈夫的思念、对爱情的忠贞,投入不远处的淄水而死。

    2、传说二:孟姜女哭长城

    在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万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像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万喜良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万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万喜良;埋葬万喜良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三、传承价值

    孟姜女的形象体现了古代中国妇女忠贞、善良、勇敢、执著的优良品质,为人们敬佩和传颂,通过孟姜女的形象,使人们认识到战争带给她们的悲惨命运。故事像望夫山、望夫石一样表达了古代劳动妇女对战争的厌恶和控诉,是以史实为毛坯渲染成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悲壮颂歌,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持久的影响力。此外,它还显现出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期流传于民间,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间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既塑造了人们崇敬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孟姜女,也有活灵活现的故事情节。这个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源远流长,极大地丰富了齐长城的文化内涵。

    但现在的青年人受时尚文化娱乐的影响,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热情正在丧失。他们之中已很少有人能了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处在濒危状态。一些能够完整讲述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并能进行民间歌谣演唱的民间艺人日渐老去,民间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现存于民间的相关文物、建筑遗址已经为数不多,有的已经或正在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投入大量资金予以保护和修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姜女的故事
博山最孝的3个人,全国人民都感动
孟姜女(对着长城喊了一声我的郎)
嘉山,孟姜女故里
孟姜女为什么不姓孟?屈原为什么不姓屈?
第10期: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