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在大学里,我最想读的专业,一是哲学,二是心理学。哲学使人明智,心理学让人善思。
作为一名业余心理学爱好者,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影响力》,其作者是'影响力教父”、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罗伯特·西奥迪尼。
在现实生活中,不知大家是否会有被轻易说服的时刻,有时候是被推销一件商品,还没有搞明白其实用度之前,就为自己的冲动买了单;有时候是在商场或超市看到促销活动时,降价基本等于不要钱,疯狂买买买;有时候是在团队讨论中,不知不觉地思维就被别人带跑……
作为商家或影响力输出对象的受用者,我们往往处于弱势一方,不知不觉就走入了对方的“圈套”。当然,在当时,我们是心甘情愿的。但若相同的情景再次上演,大部分人还是会被动地选择相信。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我们被影响了。而对方正是利用这种近乎“蛊惑”的影响力,让我们乖乖“就范”,没有丝毫抵抗之力。在人情为上的社会,我们太容易因为一时的情感上头,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了。也许损失并不大,但有些时候我们确实可以避免。
只要我们能够弄清楚事件背后的原理,我们同样可以做影响力的主人。虽然不能去影响更多的人,却能控制住自己不受影响。
我们总在影响别人,也同样被别人影响。
在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而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六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让人顺从的六个原理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原理。
作者通过现实案例,分析了人们常走的心理捷径、知觉对比、互惠策略、社会认同原理等原理背后的成因,也提出了如何进行防范规避的建议。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互惠原理。互惠原理应用最广泛、被利用最充分的就是在市场营销、销售人员中。我认为,完全可以用“人情社会、将心比心”来解读这一原理。
互惠原理的核心是: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该尽量回报。
首先,如果某人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出于公平心理,我们会感到亏欠或歉疚,想着要去弥补或给予反馈;其次,在互惠原理实行中,让别人产生亏欠感的行为和缓解弥补的回报都由发起者进行选择;最后,在人情社会中,我们都不想成为“忘恩负义”的那个人,因此不想欠人情——我们总是受社会舆论的影响的。
在人情社会里,我们获得些什么,势必会想要付出相应的对等的东西。站在主观的立场上,正是这种心理,促使我们走入“圈套”。
换位思考是我们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经常会学到的东西,但实际去应用却很难。这本书中是实践出真知的典例,其中很多案例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众心理多有相似之处,因此做广泛的调查、案例分析之后,可以总结出一些共同之处。而这些共同之处,正是将心比心的关键。利用大多数人的共同心理特征,能够打造一套相对应的方案。
对于互惠原理,我们不可避免,但能做到防范。在第一环节,接受好处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其次,我们要看这样的好处,是否夹杂其他含义,以及其背后的目的,自己是否能够接受。最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社会心理学之所以冠以“社会”二字,就是因为其出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了解社会心理学原理,有助于避免我们在生活中踩雷,而《影响力》此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值得学习与借鉴。
做影响力的主人,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