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无声的求救信号,你看到了吗?

在我国3.6亿的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中,抽动症患病率与发病率分别在5~11‰和1%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大约共有180万~396万左右患病儿童,每年约有36万名新发病儿童。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精神压力是造成儿童抽动症的一大诱因。当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身体就会替他“说话”,而各种奇怪的症状甚至病症,就是孩子无声的求救信号。《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论证的。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英文版书名为《痛苦的语言:理解孩子的行为》,作者在整整24个章节中没有任何说教,只是如实细致地还原每一个接受治疗的孩子和他家庭的情况以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大量的案例让读者看到,孩子那些说不出口的情绪是如何转移到身体上,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病症来发出抗议,可是第一时间发现本质问题的父母却少之又少,甚至有些父母在治疗医生的干预下仍然逃避、否认问题,加重孩子的痛苦。每个父母都说他是爱孩子的,可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看了这本书我们能学到很多。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的作者是有着50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布拉夫曼博士(A.H.Brafman)。老爷子一直从事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并且每周在英国玛丽王后医院定期组织五岁以下幼儿及家长的见面会,正是由于不拉夫曼博士对孩子和事业的热爱,才有了这本书。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图画的语言:心理咨询新发现》《打开心结:如何与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等多部著作,以及各种关于临床医疗主题的研究文章。

如今我也是孩子的母亲,看着书中的案例更有了感同身受的感觉,下面我就聊聊书中引起我重视的几个方面:

一、另一种“求关注”方式

在《小不点儿猫》绘本中有个故事:小猫去看望生病的小兔子,发现小兔子因为生病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关心问候和数不清的礼物,而且还能躺在床上吃妈妈亲手喂的饭,简直太幸福了!小猫羡慕小兔子能得到妈妈和朋友的关爱,回到家就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折腾病了。

这种“小心思”在成人看来是不是很滑稽很幼稚?但孩子都是简单又天真,他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就是这样的。书中,8岁的简也是这样。面对父母各自再婚和兄弟姐妹众多的复杂家庭状况,她渴望获得母亲的关注,于是这种潜意识带来的结果就是无理由的头疼和困扰人的尿床问题。更糟糕的是,简的母亲以为自己给的爱已经足够多,并不觉得只让简接受她想让简接受的一切是什么问题,孩子的需求和母亲的给予就像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注定无法并轨。

二、父母情绪的阴影

“父母和孩子互为映像,孩子甚至会将父母的痛苦烦恼附加到自己身上。”

安德鲁是个9岁的小男孩,他最近很焦虑,因为父母的关系变得很紧张,总是吵架,他觉得爸爸妈妈要像电视里演得那样离婚了,然后各自有新的家庭,他就成那个多余的孩子。父母剑拔弩张的氛围让他也感到越来越紧张,然后就开始大小便失禁。父母带他做了各种检查,试了各种方法,可都不起作用,最后医生建议他们接受心理咨询评估。可当布拉夫曼博士通过观察清晰地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时,安德鲁的父母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方式和态度以此来协助需要帮助的孩子。或许大小便问题能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改善,但孩子受伤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安抚,这也是布拉夫曼博士遗憾又无奈的一点。

三、“儿童牌”幻想

我们在羡慕儿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时,也要时刻关注他们不要进入幻想的迷雾。

3岁半的伊芙是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她的家庭也很幸福,父母都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孩子。所以一开始布拉夫曼博士很难找到伊芙白天黑夜尿裤子的原因。后来通过跟父母的交谈博士得知,照看伊芙的保姆因为怀孕生子辞职了,而伊芙尿裤子的症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接着博士又通过伊芙画的画分析出,小姑娘已经懂得生孩子是什么意思,由此对自己的排便排尿行为产生了未知和恐惧的幻想,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症状。当目瞪口呆的父母询问伊芙是否是这样时,得到了伊芙肯定的答复。伊芙心中的困惑和担忧被家人理解,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尿裤子的事情了。

布拉夫曼博士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中不光列举了成功的案例,也讲了许多最后效果不理想甚至无力解决的案例。这才是现实,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严格按照他的指示去做,那这本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是吗?这些好的和不好的都真是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是要我们明白,到底怎么做才是真正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粉饰太平。理解孩子很难吗?很难,我们无法弄明白他们的小脑袋瓜里都装了什么;理解孩子很容易吗?很容易,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挖掘,去观察,去感受,答案就在眼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富养”,也不是“穷养”,而是“懂你”
孩子遇三个压力期 父母要认识求救信号
注意孩子身上发出的“求救信号”#孩子生长#父母必看系列 #
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你get到了 吗?
孩子这3个征兆,不是叛逆而是求救信号,他碰上了过不去的坎儿
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可能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父母要细心观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