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后半句更加现实,知道的人却很少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约定俗成”,很多的事情可能一开始并没有一定之规,但是随着事物在社会中的发展演变,也就有了特定的需要遵循的规则,所以叫做“俗成”。而与“俗成”相对的,同样是从社会发展中由民众们所创造并且流传甚广的,那就是“俗语”。

俗语,顾名思义就是由民众自发创造并且流传的语言,基本上是由广大劳动群众在劳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提炼出来的话,蕴含着他们对于众多现象的观察提炼,并且将之精炼成了富有口语气息的话,流传的范围极为广泛,对于很多人的生活也发挥着指点迷津的作用。

“久病床前无孝子”便是这么一句略有些心酸,但也确实颇为现实的话,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推崇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人的道德礼仪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于古代还有着“二十四孝”这样的故事流传,教导着人们要将对于父母长辈的孝放在第一位。

但是行孝这个事情的难度虽然不大,想要经年累月地行孝就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儿女有着自己的生活,有着工作上的压力,有着儿女的教育问题等等各种琐碎的问题;另一方面老人到了一定年纪,渐渐的与儿女的共同话题也会越来越少,常常是相对无言的尴尬局面,所以周杰伦就在《外婆》这首歌中唱道:“大人们始终不明白 她要的是陪伴 而不是六百块……”

其实大人们知道老人要的是陪伴,但是他们不愿意去陪伴老人,因为没有共同话题,而且有一些观念的冲突,所以大人们只是单纯放下一些钱,这是一件相对容易做一些的事情。

而且即使就算是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非常和睦,平时也能够其乐融融,但是等到老人长期生病以后,这些子女首先是需要付出金钱,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涉及到金钱的事情始终是令人为难的;其次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自然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会减少很多收入,也会减少很多去陪伴妻儿的时间,极有可能造成感情的淡漠。

最后还有就是说多个子女的家庭,在对待老人的时候从道理上来说,肯定是需要兄弟姐妹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共同承担责任,但是这个环节也很难处理好,尤其是万一父母再有一点点偏心的情况,就会造成有人心寒,从而不管不顾,所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活在现实之中。

其实在“久病床前无孝子”后面还有半句,要更加的现实,但是知道的人却很少,那就是“久贫家中无贤妻”。一个女孩子不管一开始多么的贤良淑德,当她长时间因为那一些柴米油盐的琐碎去受人白眼与人争执的时候,依然难免会为之抑郁不畅,乃至于变得粗暴起来。

尤其是在明明贫困的情况下,自己的丈夫依然不思进取,甚至还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经常大发脾气,那么她也会无法忍受,从开始的劝诫,到后来的冷漠,到后来的悲伤,乃至于绝望,那么性情自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毕竟能够做到“境随心转”的人始终都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心随境转”。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这样的话虽然看上去很现实,但其实也激励着人们锻炼身体,努力奋斗,与自己的家人好好沟通,走向更加美好富足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拥有着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中老年人想享福,听听下半句怎么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 后半句更现实!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半句更精辟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下半句道尽世态炎凉,可谓字字扎心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后半句才是精华,简直把人性剖析的彻底!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还有下半句,非常现实,很多人却不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