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论语》:礼乐是外在的,而仁是内在的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老夫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么样来对待音乐呢?”

特别说明:”乐”在这里并非音乐的意思,而是礼乐!礼乐是外在的,而仁是内在的。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孔子这一要求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个人素质修养和处世为人之道也是有参考价值的。一个人对别人的礼貌是不是真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个人是否有诚意。有些员工在公司里尊重同事尊重上级,但是一单出了公司就大骂同事上级,那样的礼貌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敷衍而已,是欺骗别人,更是欺骗自己。如果说,“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那么,“仁”则是这个核心的基础。

礼,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指法律等规章制度;乐,虽然指的是音乐,但这里应是泛指艺术。礼乐相对仁而言,都是形式,都是载体。礼乐中所包含的仁,即爱,才是核心,才是内容。有了爱的礼,才有灵魂;有了爱的乐,才有生命;有了爱的法律,才有正义;有了爱的艺术,才有人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乐与天地同和
尽美还须求尽善——《论语》悟读【63】
乐经》译文
《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品读史记(卷24-02):乐书第二【2】
什么是“中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