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然认知意味着痛苦,为什么不能选择舒适?

现在的你,可能通过学习、阅人、阅事等手段来打开自己的认知,你会发现,越往前走越困难。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舒适地待在自己的旧世界呢?

对于舒适,你怎么定义?

所谓“舒适”,是无需努力、不被打扰、不与环境冲突、毫不费力或者说费一点点力地在世上活着,这种状态就像回到母亲的子宫里。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你在一个封闭空间内,虽然无法自主选择要什么,但是基本的生存需求都能被满足。

不努力、不被打扰就真的是舒适了吗?当你开始追求这种不努力、不被打扰的“舒适”时,你就陷入了一条苟且链里。

比如说,你住在一个脏乱差的与世隔绝的旅馆里,因为不付出任何努力,你会遇到很多生存挑战,你可以选择无视任何挑战,进一步苟且,但是它会继续更加脏乱差。于是你进一步追求“舒适”,怎么办,你继续苟且。

这样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第一个是你的生存优势明显在降低。

你越来越处于一种寄生状态。如果你足够幸运,拥有寄生资源的话,那日子还过得下去;但是如果没有,你就连寄生的资本的都没有,只能坐以待毙。

日本有这样一种“穷忙族”,他们不想上班不想努力,但是他们需要吃饭呀。好吧,于是,他们就付出一点点努力,在街头收集各种垃圾到垃圾站,换取能够勉强满足需求的一点饭菜。

舒服吗?跟那些行色匆匆、早早赶车的上班族而言,确实看着“穷忙族”比较舒适。但是

这种舒适就是一种越陷越深的苟且,他们的生存优势明显降低,在社会中越来越处于被动和边缘化的地位。

第二是舒适的快乐是有高低级之分的。

追求上面那种舒适的人其实陷入了一种认知偏误,也就是在《清洗思考的艺术》里提到的“享乐适应症”。你突然获得了一笔巨款让你衣食无忧,表面上你免于痛苦,免于饥寒交迫,认为毫不费力的舒适就是快乐,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快乐,你永远无法体会那种不断于痛苦中赎回快乐,不断放大快乐的感受。

像从来不跑步的人,他无法体会跑步者那种痛苦的快感;从不写作的人,也无法体会写作者在思考过程中挣扎,进而得出结论的绝妙感受。其实后者追求的就是一种痛快,一种由痛苦中获得更加高级快乐的能力。

我们今天讲了两种舒适,二者区别就在于前一个是恶性循环,而后者是良性循环。如果说要理智的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后一种,毕竟后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本来意义,也更痛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愈放下,愈快乐!
弗洛伊德最精辟的30句话,亮点在解读!
励志的句子致自己,句句精辟!【271】
感悟人生
人生感言3000句,修身处世大道理(1171--1200)
正确的生存姿态:把自己还给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