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巨大精神财富。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德经》博大精深,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两千多年来,诞生了千百篇注解老子的著作,光著名学者、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本人就收集有历代研究老子著作262种。这千百种著作的作者按朝代分有先秦及宋、元、明、清、近代、现代、当代;若按阶层划分有学者,有王公大臣,有将军,有诗人,有画家,甚至还有四位皇帝。

一、唐玄宗的《道德真经注》和《道德经义疏》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自始至终尊老奉道的王朝。老子姓李,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始祖。第二代皇帝太宗李世民下诏扩建鹿邑老子生地故里太上老君庙。第三代高宗李治亲往鹿邑老子故里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命王公百官及举子皆习《老子》。

唐玄宗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在位四十五年,对老子及道教的尊崇达到了顶峰。唐玄宗说老子是“万教之祖,号曰玄元,东训尼父,西化金仙”,玄宗不仅每晚对老子顶礼膜拜,还三次给老子封爵加号,拨款增修鹿邑老子生地庙宇。又下诏全国增建老子庙,并命各地铸老子像。

在鹿邑太清宫内,藏有一通距今一千多年的巨碑,名为“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对道德经的释文,为文物之珍品。

唐玄宗及整个李氏唐朝的尊老,使老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也使道教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二、宋徽宗的《御注道德真经》

宋徽宗赵佶尊崇的不是老子的治国理身之要,而是利用道教神话去神化自己,徽宗亲作《天降临示见记》颁示全国,大肆宣传天神降临之事,命建真宫,以迎天神降临。

当金军大举南侵,徽宗仍在宫内设坛企图借助道士的神鬼之术退兵。在他的影响下,蔡京、童贯等奸臣们也利用道教神化徽宗的同时神化自己,称自己是仙吏与人臣合一的官僚,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败。

宋徽宗当皇帝的第八年,亲自注疏《道德经》,并颁布全国,他两次下诏“搜访道教逸书”,并整理刊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道藏》。他还下令编纂《道史》,《道史》是我国第一部道教历史著作。

宋徽宗一生崇道,没有像唐玄宗那样给国家带来繁荣,却带来了北宋的灭亡和徽钦二帝的被掳。《道德经》利用好了可以治国理身,利用不好则亡国亡家,唐玄宗和宋徽宗就是佐证。

三、明太祖的《道德真经》

明太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出身平民,幼时父母双亡,因生活所迫,沦为乞丐。17岁剃度为僧,24岁投奔起义军领袖郭子兴,40岁建大明王朝。

他出身于农民,当过乞丐和和尚,因此,他深知稼穑艰难和民间疾苦,所以他崇尚节俭,反对奢华,对包括佛道两教在内的宫宇进行了限制。因他本人是和尚起义反元,所以他对僧道聚集怀有戒心,因此朱元璋一代道佛两教都受到了裁抑,儒家思想则受到了重视。

朱元璋重儒并不妨碍他对老子的喜爱,唐玄宗、宋徽宗出身于帝王家,而朱元璋的低微出身和戎马倥偬的人生经历,使他对《道德经》有了不同于唐玄宗和宋徽宗的认识。他喜爱读《道德经》,并且于1374年亲自注解《道德经》并作序,在序言中详细记述了自己读《道德经》的过程。

四、清世祖的《道德经》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第一位定都北京的皇帝。

他6岁登基,7岁迁都北京,当了17年皇帝,1660年驾崩,年仅23岁,野史上说他因董鄂妃病死而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

四皇帝御注《道德经》给我们展示了皇帝、政治家、军事家看老子看《道德经》的新视野,通观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能为历代皇帝关注并亲笔御注者只老子《道德经》一书而已,从而给《道德经》研究留下了几段佳话。

尽管四皇帝人生经历各异,对《道德经》的理解与认知也不同,但四皇帝治国理政成功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给我们许多的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系列·道德经三帝注(合辑)
祖国风光(1374)鹿邑太清宫
[转载]历史上的灭佛事件
周口:鹿邑太清宫---道教之源
老子文化研发中心业务学习不断深入
说说《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