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 | 父子母女之间有距离感、分寸感,是好事?

“我爸是他家老大,奶奶爷爷最不喜欢他,没念初中就让我爸干农活。我爸自己说过,他瘦得跟小鸡一样,用绳子拉犁在地里走,因为我爷爷舍不得用牛,我爸在他们眼里,还不如牲口。二姑和小叔,宠得就跟什么似的,结果爷爷奶奶养老,全是我爸出钱,二姑和小叔就跟两个废物,也考不上学,工作也干不了。每次来我们家连吃带喝还要拿,真是受不了。我爸是自己出来打工,从粉刷工干到有自己的厂子。我现在读书,就是想报答我爸,所以很刻苦。”

嗯,严重怀疑他爸不是亲生的。被父母当牲口的长子,打拼出事业。备受宠爱的二姑和小叔,颓废如垃圾。为什么呢?投稿中的二姑和小叔,是宠溺一族。 宠,是把龙养在家里。海是龙世界,云是鹤故乡。龙这东西腾飞千里,任意西东,你把这么凶残的东西养在家里,必然会养废的。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如何教化,才能够唤起一个人内心的良知?人际之难,让许多父母从早哭到晚。穷养吧,怕孩子破罐子破摔,弄出心理阴影。富养吧,怕孩子成了穷家娇子。教养吧……自己都没教养,不知道怎么给孩子以教养。为人处世更是难。朋友来求助,帮吧,那叫升米恩,斗米仇。不帮吧……帮他都恨你,不帮更是给自己添了个仇家。咋办呢?—— 最好的办法,是尊重一个人的界限。人与人之间,哪怕父子母女,也是要有距离感、分寸感的。

父母养育儿女,一定要止于对方的人生责任边界。如果你一脚踏进来,对方恨你一辈子。如果你守住了边界,对方感恩一生。

文章开篇的奇葩投稿,看似爷爷奶奶拿爸爸当牲口养,但实际上爷爷奶奶止步于父亲的责任边界之外,所以父亲终生感怀。相反,二姑和小叔,爷爷奶奶却因为溺爱而闯入他们的责任区,所以他们一生也不原谅父母。

这个距离和分寸,到底在哪里?

在这里:

此图,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边界图。就是一个人,感觉自己是这样子的。

「 自我最外层的,叫责任区 」

责任区,就是一个人成长所面对的责任与义务。你在边界之外帮助了他,他终生感激。但如果你钻进他的责任区瞎帮助,他必憎恨你一辈子。

边界之外的帮助,比如你同学,是个学渣,你教他一套办法,让他一下子成为学霸,从此实现人生逆袭。他到老来都会感激你。但如果,你不教他学习的办法,却只是把自己的作业给他抄,他抄着抄着,会把你的作业也给撕掉,因为他知道你在害他。

「 自我第二层,是选择区 」

就是尊重一个人的选择权力。网上讲个妈妈,带孩子去买玩具,宝宝说:麻麻我要绿色的。妈妈说:绿色不好看,咱们要红色的。宝宝说:麻麻我就是想要绿色的。妈妈大怒:你这孩子咋这么讨厌呢?告诉你绿色不好看的吗,就买红色的了,再抬杠削死你!

这样的孩子长大,就会丧失选择能力,因为他们的选择权被剥夺了。

「 自我第二层,是掌控区 」

网上有句话:有一种饿,是妈妈认为你饿。是说有些孩子明明不饿,可是妈妈非要逼他多吃,吃到孩子看见饭就恶心。

这种恶心,是掌控权丧失的生理不适。这类孩子长大,往往会没有能力掌控生活,会把自己的人生,弄到乱七八糟。

「 自我第二层,是安全区 」

如果一个成年人,老是感觉自己没有安全感,一定是他的责任区、选择区与掌控区,全部沦陷了。如果不迅速及时的建立起这三个区域,你会发现,任何人都给不了你安全感,因为这是你人格的残缺,别人是无法弥补的。

「 自我第二层,是生理区 」

这是一个人最后的防线了。但有些孩子,连这层防线都被侵入。网上有个事儿,一个孩子在卧室睡觉,妈妈昂昂然闯入,扑愣愣掀开孩子的被子。孩子大叫:麻麻,我有私隐权。妈妈冷笑:你这么重视自己的私隐,出生时咋不穿条裤衩呢?

妈妈是吵嬴了,但孩子的心智与精神,都因此遭受到了严重伤害。父母制造这种口舌之争,纯粹是害孩子。

我们与任何人的距离,一定要立于责任区之外。无论是朋友,还是父母子女。对于那些没有边界意识的人,人们往往深恶痛绝,切齿痛恨。就是因为边界的侵入,在心理感受上,等同于生理上的伤害,令人痛不欲生。

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的边界,但我们也要尊重别人的边界。生活中所谓的教养,就是对双方边界的尊重,所以会带给我们一种异乎寻常的舒适感。

只要我们接受过人格边界训练,就能够成为有教养的人,成为在教育孩子与帮助朋友这些事情上,不需要做太多,却能够嬴得对方认可的人。

现实中的我们,人际距离太过于接近,所以那些于边界前止步的人,往往显得不近人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遭遇的麻烦最少,嬴得尊重与认可最多。

所以古人说,责近苛,成于啬。真正负责任的父母,显得似乎很苛刻,真正能够干成事业的人,显得似乎很冷酷吝啬,就是因为多数人把握不准人际分寸,所以才会有这种错误的感觉。

而现在,当你明白这个道理,许多让你困扰的事儿,有可能就会突然变得简单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人相处,保持合适的分寸感和距离感,初见时让人喜欢,处久了不让人讨厌,关系才会维持得更长久。说话如尺...
不喜欢才没有边界感
人到晚年,串门做客时,要做到“五不带”
物语 | 好的关系,自带边界
“对自己的孩子,竟然也能喜欢到这个程度?至于吗?”——为人父母者,若不懂得向孩子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情,会产生什么后果。人人网
男女相处潜规则:能做爱的关系,也要注意分寸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