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卫灵公篇(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文】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翻译】

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

【解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段话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传诵千古的名言。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了,基础打好了,事情才能得到顺利解决。

准备工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准备工作可以让你对事情做一个整体的把握,宏观上的认识可以让你的思路更清晰、更全面。要做准备工作,首先就要理清自己的思路,对事情进行周密计划,将做事过程分成详细的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需要什么物盾资料、技术支持,以及现实条件等。这就等于在潜意识中将事情做了一遍,将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考虑到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处理事情的基本程序和方式方法。如果能提前准备好将会用到的条件,就可以避免事到临头手忙脚乱,使事情得以顺利开展。

做好准备工作,也是提高办事效率的万法之一。这里不是说准备工作不需要耗费时间,恰恰相反,有时准备工作是相当耗时的。但是,事先充分谋划,比起事到临头手足无措还是要节省很多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说的都是这方面的道理。不管做什么事,只有事先准备好了趁手的工具,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准备工作是否周全详尽,是事情能否顺利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礼记.中庸》中说道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说没有事先的准备,就不会取得成功,起码不能顺利地取得成功。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医生做手术前,所用医疗器械都是事先消好毒,分门别类地放在固定的位置上,用的时候伸手就可以取到,既保证了效率,也保证了安全。试想,如果要用到某个医疗器械,却还没有准备好,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手术的成功根本无从谈起,还有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商鞅在推行新法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商鞅对以法治国很有研究,受李悝和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他曾经做过魏国宰相公叔座的家臣,公叔座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但魏惠王没有任用他。后来,商鞅得知秦孝公求贤,就投奔秦国去了。他到秦国后,先结交了秦孝公的宠景监。在景监的引荐下,商鞅见到了秦孝公,与他谈了三次话,从帝道、王道、霸道三个方面阐述了为君之策,得到了秦孝公的赞许。他的新法中包括许多富国强兵的内容,例如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鼓励人们开荒,可以自由买卖土地等,这些措施使人民得到了实利,也对国家有利。另外,商鞅变法确实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但仍有不少人对商鞅变法表示支持。总的看来,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首先是结交景监,为自己创造了机会。其次是赢得了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即使有反对者,也不敢和统治者公然唱反调,这使得商鞅可以安心推行新法。冉次,赢得了同僚的支持。最后,赢得了百姓的拥护。有了这些准备,商鞅变法便顺理成章地成功了。

孔子提到的“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是指“为仁'也要“利其器',也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比如你想对人民、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须先搞好人际关系,结交贤达,让自己进人上层社会,这样就能获得施展才华的职位,并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如此种种,都是在做准备工作。孔子的这一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他不受时代的局限,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对我们每一个人也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不仅要准备好工具,也要为完成事情准备必要的条件。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了,才不至于两眼一抹黑,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更顺利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商鞅,得势一夜爆发,失势轰然崩塌
资治通鉴:新官想开展工作,该如何顺利进行下去?
成功是什么?
成功的习惯
【《论语》整本书阅读】牛萌琴:为“士”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