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Windows是如何称霸桌面操作系统的?

Microsoft Windows(中译:视窗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操作系统。其问世时间为1985年,起初为运行于MS-DOS之下的桌面环境,其后续版本逐渐发展成为主要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用户设计的操作系统,并最终获得了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此操作系统可以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平台上运行,如个人电脑(PC)、移动设备、服务器(Server)和嵌入式系统等等,其中在个人电脑的领域应用内最为普遍。

数据统计机构Netmarketshare发布了2019年9月最新的全球桌面操作系统数据,显示Windows 10继续快速增长,目前占据桌面操作系统市场的52.38%份额。排名第二的是Winodws 7,占据28.17%份额,两者加起来占全球桌面操作系统的80.55%。排名第三的是苹果的Mac OS 10.14,占据市场份额仅为7.15%。

Windows10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windows1.0的诞生历史,以及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VisiCorp(可视公司)。

1976年11月26日,盖茨和中学同学保罗·艾伦注册了“微软”(Microsoft)商标。

1977年,微软公司搬到西雅图的贝尔维尤(雷德蒙德),在那里开发PC的编程软件(BASIC)。

1980年8月28日,盖茨与IBM签订合同,同意为IBM的PC机开发操作系统。随后他以5万美元价格购买了一款名QDOS的操作系统,对其稍加改进后,将该产品更名为MS-DOS,然后将其授权给IBM使用。

IBM-PC机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他PC制造者都希望与IBM兼容,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许使用。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机的标准操作系统。

1979年,哈佛商学院研究生布莱克林编制了一种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该软件后来被命名为VisiCalc(可视计算)。

“有朝一日,VisiCalc也许会变成一个软件尾巴,在个人电脑上摇来摆去,成为个人计算机的销售动力。”市场分析师本杰明·罗森在一份公开出版物上这样评价。本杰明说对了,VisiCalc真得成为了苹果II型电脑旺销的动力。

VisiCalc的成功让比尔·盖茨眼红了。在VisiCalc推出初期,公司曾想将之卖给微软,但盖茨拒绝了,现在他肯定后悔了。

1981年12月13日,100多名微软员工被召集到西雅图一家假日酒店海景厅开会。虽然酒店外面下着雨,但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被台上的演讲者吸引住了,不过此时台上的主角不是盖茨,而是刚到微软不久的软件开发大师查尔斯·西蒙尼。他演讲的主题是“微软的创收火山”,他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描绘了应用软件在微软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让台下听众听得如痴如醉。

当时的商业应用软件尚属启蒙阶段,微软忙于操作系统和程序语言的研发与推广,无暇顾及这个领域,布莱克林的努力显然别具匠心。“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英国诗人W·布莱克曾这样写道。

微软出击应用软件市场的第一个靶子就是VisiCalc,挂帅出征的就是西蒙尼,微软的这种软件被命名为“多计划”(Multiplan),也就是Excel的前身。

1982年夏天,微软的“多计划”面世。有分析人士称:“看来该软件将被用来取代VisiCalc的市场领先地位。”但第一个回合过后,微软的“多计划”败北而归,但盖茨并不气馁,准备整军再战。

在微软磨刀霍霍的时候,个人软件公司也在变阵应对,基于公众对旗舰产品VisiCalc的认可,该公司更名为VisiCorp(可视公司)。

随后,微软公司继续为IBM、苹果公司以及无线电器材公司的计算机开发应用软件。

麦金塔电脑

1981年7月的一天,盖茨来到苹果公司,苹果的员工为他演示正在研发的麦金塔电脑操作系统。盖茨产生了兴趣,于是仔细地靠前观摩。

负责讲解的苹果员工讲到兴奋时,眉飞色舞地说起了技术细节,全然没有看到从一旁走过来的乔布斯的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乔布斯终于按捺不住,对那位员工怒吼了一声“闭嘴!”,他怕这位员工听不见,又吼了一遍。

此时,观看麦金塔电脑操作系统的盖茨的感受,和乔布斯两年前观看施乐Alto电脑的感受类似。美国未来学家斯图尔特布兰德曾说过,“在合适的地点出现的合适信息,能改变你的生活。”

盖茨被苹果工程师演示的图形界面和方便灵活的鼠标配合给吸引住了,他心里打起了自己的算盘:看来这是微软操作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乔布斯似乎看出了盖茨的想法,他担心微软会将给苹果编写软件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用到为IBM PC机上的应用软件上。真是高手过招,不说话就能洞穿对方的心思。

1982年1月22日,乔布斯强迫盖茨签署一项协议:“微软不会以任何方式销售、租赁、许可、公布或传播任何财务建模、商业图片或数据库程序……以及不将其应用于任何非苹果公司制造的计算机上。”乔布斯此举是让微软不会把为苹果开发的软件移植到竞争对手制造的电脑上,主要是指IBM。可是他百密一疏,该协议没有禁止微软编写类似Macintosh操作系统,与苹果展开竞争。盖茨后来回忆,1983年,微软就“计划在IBM PC上引入图形计算功能”,而这恰恰是乔布斯最为担心的。

VisiOn

1982年11月的一天,赌城拉斯维加斯客流如织,有常见的闲散赌客,但更多的是来自计算机产业的专业人士,因为计算机领域的重要博览会Comdex在这里举行。

27岁的比尔·盖茨也跟随着人潮,徜徉在展台中,有目标吗?似乎没有。他逛到对手可视公司(VisiCorp)展台前,也许是想随意地看看他们的Visicalc,这是一种电子表格处理工具,半年前微软已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准星,他对此已胸有成竹。不过,对手展台上的另外一种新产品VisiOn——具有鼠标和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一下子让盖茨原来恬淡的心情紧张起来。

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说过:“你不可以与一个敌人战斗太久,要不然你会教会他战争艺术的。”微软就是这样通过与VisiCalc的缠斗,来增强自己进军应用软件市场的能力。

但在这一年年底的Comdex展会上,可视公司推出了VisiOn。这让微软公司上下为之一凛,这难道是可视公司的围魏救赵吗?微软要动可视的应用软件蛋糕,而可视则反切微软安身立命的操作系统奶酪?

当时,IBM与苹果间的个人电脑大战方兴未艾,盖茨两面下注,一方面为苹果公司开发应用软件,一方面和IBM合作开发操作系统软件。盖茨自己曾说:“如果麦金塔电脑不成功,那么市场就会让给(IBM)PC。但是,我们都非常有热情。如果苹果公司能够实现其生产目标,我们希望微软1984年的零售额有一半与麦金塔有关。”

盖茨了解到麦金塔操作系统是效仿施乐公司的,于是决定釜底抽薪,从施乐直接挖人来开展自己的新一代操作系统的研发。首个挖角对象是施乐帕洛阿尔托研发中心担任图形化系统部门的主管斯科特·麦格雷戈,他时年26岁。

麦格雷戈后来回忆说,这次会面打动他的可不是盖茨的舞姿,而是盖茨看起来永不满足的求知欲。麦格雷戈随后从施乐公司离职,他一到,盖茨就对Windows研发小组进行了重组,让他任部门经理。同时,微软对施乐的人才敞开了大门,不久施乐另一位重要的人才尼克拉也到了微软。

关于人才招聘,盖茨说过:“如果我们不再雇佣优秀的人才,不再努力向前,是很容易落后的,沦为一个平庸的公司。恐惧应该指引着你,但它应该是隐藏的。我经常想着失败。”

盖茨知道当时市场上最好的新一代图形操作系统是苹果麦金塔上的系统,当时麦金塔尚未面世,而且乔布斯不会把操作系统单独销售。因此正在从苹果偷师的微软有望引领新一代图形操作系统发展的潮流,但有一个最大和最现实的敌人,这就是可视公司。时为微软总裁特别助理的史蒂夫·鲍尔默的话一语道破天机:“我们的策略是,这里将只有一个胜者。”

而可视公司这段时间,外部市场发展得不错。可是在内部,在布莱克林和合作伙伴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分配问题,双方诉讼不止。

“如果你私下可以解决就不要涉及法律的问题,因为一涉及法律问题就会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特别是对小公司更是如此。”布莱克林后来这样回忆,“同时涉及法律问题也非常昂贵,并且不讲一点情面,还很浪费时间。”

“遥夜沉沉满幕霜。”这场诉讼耗尽了可视公司的市场元气,给了多线出击的微软以喘息之机。

“小孩比尔魔术般地吹出一个更比一个大的肥皂泡,而大多数人仍期待着下一个。”1984年8月,美国媒体这样嘲讽微软Windows1.0发布的一再延期。

起初微软内部把图形操作系统称作“界面管理者”,微软主管营销的罗兰·汉森站出来,抨击这种技术思维式,说微软内部人当然懂得界面的含义,用来做内部开发项目的名称当然可以,如果推向市场,将是不可取的。他说:“微软不应选用那些技术性过强的名称,而应让用户感觉亲切、方便和友好。因此,我建议使用Windows这个词儿。”盖茨接受他的建议。随后,盖茨到处宣传Windows1.0的重要性,并许诺一年内完成该软件的开发。

1984年2月,300多家软硬件厂商兴致冲冲地赶赴西雅图,参加微软举办的技术研讨会,大家以为在会上能拿到Windows1.0的有关技术文档。结果一头冷水泼下,微软宣布Windows1.0的发布时间要延迟到5月。

由于Windows1.0研发太复杂,5月的承诺也沦为泡影,微软只好宣布延期到8月。被吊了胃口的合作伙伴们变得有些不耐烦了,他们转过头去,准备尝试可视公司的VisiOn,这让盖茨心惊肉跳,但又无可奈何。

但在实际运行时,IBM发现VisiOn是个封闭系统,很多知名软件譬如Lotus 1-2-3等,都不能在它的环境下运行。可视公司老板费尔斯塔拉见势不妙,下令降价销售,从500美元一直降到95美元,也没有挽回局面。

盖茨松了一口气,公众又把目光投回到Windows1.0上,微软又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开发时间。

到了8月份,Windows1.0仍没出现,媒体嘲讽微软的Windows为“泡泡件”(Vaprware),并说:“如果你想成为比尔一样的亿万富翁,你必须学会当众吹出直径1寸以上的大泡泡。”“这是世界上最长一出肥皂剧,充满悬念,让人不忍卒看。”

“别看咱俩是哥们,我警告你,年底前再不能交货,你们统统给我卷铺盖走人!”1985年初,比尔·盖茨因Windows1.0研发进展不利,而对时为总裁特别助理的史蒂夫·鲍尔默大发脾气,他知道机遇女神给他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可视公司也在快马加鞭地改造自己的软件。

盖茨一狠心,决定将Windows1.0面世的时间最后定为1985年6月,并称这是个不能更改的日期。微软上下都被调动了起来,每个工程师都开足马力,几乎没有白天与晚上的区分。一位担任测试的工程师甚至将睡袋带进实验室,整整一个月没出公司。

1985年5月,盖茨终于带着Windows1.0演示版,出现在Comdex展上。

效果如何呢?

数年后,被盖茨誉为微软DOS之父的蒂姆·帕特森曾提到微软有过三个失败的作品,其中包括Windows1.0

可从战略上来看,Windows1.0推出后,彻底封住了VisiOn发展空间,也让许多觊觎这一市场的竞争对手望而却步,微软由此进入了Windows时代。

市场分析师托马斯·博诺玛说:“总的来说,VisiOn系统是个人电脑软件的一个里程碑。像其他许多里程碑一样,它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迅速地被淘汰。”

而在这段时间,微软仍在给苹果公司编写应用程序。有史料称,微软把Windows操作系统研发放在了第一位,而把给苹果公司要干的活儿排在了后面,甚至延迟了苹果麦金塔电脑的发布,这让乔布斯很恼火。

根据麦格雷戈的回忆,当时,盖茨总是在抱怨,“为什么不像麦金塔?”“不行,要更像一些。”

苹果麦金塔正式发布的第一天,盖茨就指示麦格雷戈迅速买回一台,供开发Windows的工程师参考。他说:“我们已经有了为麦金塔开发的BASIC和MultiPlan软件,还有正在为它开发的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的Word软件,把它们全部都用在Windows上。”

期间,乔布斯发现了盖茨在暗渡陈仓,于是把他叫到苹果公司,臭骂了一通。苹果工程师赫茨菲尔德回忆:“乔布斯对着盖茨大呼小叫的时候,我看得很入迷。”

在乔布斯情绪平静下来后,盖茨把开发中的Windows操作系统展示给乔布斯看,乔布斯当头棒喝:“这他妈就是一坨屎。”盖茨在思考了一会儿后,补充道:“但是,这至少是坨好屎。”

据《MacWeek》报道,盖茨曾这样回应乔布斯抨击Windows模仿苹果的麦金塔操作系统:“嘿,史蒂夫(乔布斯),虽然你在我之前,破门而入进了施乐公司房间,拿走了电视,但这不意味着我不能尾随而来取走立体声音响。”

盖茨当时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明白自己手里有苹果需要的热门应用软件,对于微软这样的软件公司来说,操作系统是它的命,而对于当时以电脑先锋自居的苹果来说,只是一块肉而已。

乔布斯不管这一套,他一度准备让苹果的产权律师欧文·拉巴特来对付微软。虽然大家都师从施乐,但有先有后,先来为主,乔布斯的胜算很大。可是不久,苹果公司祸起萧墙,作为创始人的乔布斯与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库利矛盾激化,乔布斯被踢出苹果

1985年6月25日,盖茨曾给斯库利写了一封可能改变苹果和微软公司命运的一封信,信的主题是建议苹果公司将麦金塔的技术许可给他人使用。盖茨在信中写到:“苹果在个人电脑领域属于创新技术领导者。这种行业地位意味着苹果公司必须对新的先进技术制定一套标准。他们必须确立‘革命性’的体系结构,这就必然意味着技术的新发展与现有的体系结构不相兼容。苹果必须使麦金塔成为标准。”盖茨随后建议苹果将自己的麦金塔操作系统许可美国电话电报、王安、DEC、惠普等电脑公司使用。

同年10月24日,在盖茨30岁生日前4天,斯库利送给他一件大礼:双方签订了一个秘密的协议,苹果允许微软在Windows上使用麦金塔的一些技术,授权微软“在现在及未来的软件程序中非排他、世界范围内、免特许权使用费、永久、不可转让地许可使用这些相关作品,并且许可第三方在软件程序中使用它们。”当时,微软承认“Excel、Windows、Word和Multiplan中的可视化(图形化)显示都是由苹果公司的丽萨和麦金塔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生产的可视化显示的派生作品。”

史学家称,这是继DRI创始人加里·基尔代尔把与IBM进行操作系统合作的机会“让给”盖茨后,掉到微软嘴里的第二块大馅饼。

不过,乔布斯对盖茨模仿自己的历史念念不忘,并充满了不屑。多年以后,他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微软,花了10年功夫才模仿成麦金塔电脑操作系统。即使到了微软Vista发布时期,乔布斯仍然说:“那是对苹果之前操作系统的模仿。”

不过乔布斯自己说过:“开发麦金塔电脑时,我们就牢记毕加索的话:优秀的艺术家模仿别人的作品,而伟大的艺术家则窃取别人作品中的精华。”

1987年12月9日,Windows 2.0发布,允许应用程序窗口彼此重叠,引入了更复杂的键盘快捷键,以及“最小化”和“最大化”的术语。

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发布,包含了对用户界面的重要改善,也包含了对Intel 80286和80386对内存管理技术的改进,为命令行式操作系统编写的MS-DOS下的程序可以在窗口中运行。

1992年4月6日,Windows 3.1发布,放弃了实模式支持,并且至少需要一台286 PC和1 MB RAM才能运行,这样做的结果是提高了容易崩溃的Windows 3.0的系统稳定性。

1993年11月22日,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Windows 3.2发布,它仅修复了与复杂的中文输入系统有关的问题,该版本的图标和界面汉化程度上更加成熟,并且新加入了智能ABC和郑码两种输入法。

Windows 95

1995年8月24日,Windows 95发布,它是第一个不要求先安装DOS的32位操作系统,具有全新的图形用户界面,提高了易用性和工作效率。Windows 95支持多达255个字符的文件名和扩展名,自身的32位Windows应用程序接口(Win32)能使应用程序得到更快的响应,能更快地处理CPU密集的任务,同时兼容16位代码和DOS,后来版本提供了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95以强大的宣传攻势进行发布,包含了著名的滚石乐队的《Start Me Up》。很多没有电脑的顾客受到宣传的影响而排队购买软件,但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Windows 95是什么。

在发布后的一两年内,Windows95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远超苹果的Mac OS。至此,Windows霸业达成,直到今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软帝国简史 – 曾经失落的PC王者如何重回全球巅峰
微软的历史
Windows系统发展回顾:微软帝国的基石,是怎么来的?
企业家——比尔·盖茨
解读《浪潮之巅》3、IT界“罗马帝国”的兴衰——微软
乔布斯、盖茨和格鲁夫成为世界一流领导者的5条成功法则(推荐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