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部分家庭中,妈妈扮演了家庭教育的主角,爸爸成了一个辅助的角色,逐渐忽视了父亲教导和陪伴,有些家庭甚至还出现了父亲教育缺失的现象。
美国父道组织就曾对青少年犯罪行为进行了一项调查,通过调查表明:如今虽然只有20%的未成年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但是通过青少年犯罪的数据来看,这一类孩子的犯罪率很高,70%的少年犯就来自单亲家庭,其中美国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人、60%的强奸犯都是来自无父家庭,同时90%的离家出走和无家可归的孩子均来自无父家庭,在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也是来自无父家庭,从小就缺乏父亲的教导和管制。
从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教导和陪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背叛,那么父亲的教育到底会对孩子的成长产哪些影响呢?
一、影响孩子性格品质的养成
长期缺乏父爱的孩子,会使孩子出现感情冷漠、自暴自弃、急躁冲动、过分害羞、少言寡语、的等不良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父爱缺乏综合症”,日、德两国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专家联合对两国的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结果表明: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换上“父爱缺乏综合症”。因此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亲的陪伴很重要。
同时父亲比起母亲更能带动和引导孩子参加体育游戏和户外活动,父亲用他们固有的阳刚、坚毅、自信的男性特征影响着孩子。在父亲陪伴下长大,经常与父亲进行玩耍、交谈和体育活动的孩子,相比那些从小缺失父爱的孩子而言,性格会更活泼开朗,宽厚热情,自信乐观。
二、影响孩子感情价值观念
孩子在胎儿期和幼儿早期,受到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会比较多。如果在孩子的成长期,父亲教育陪伴的缺失,会使孩子很难突破这种影响。
对于男孩而言,他可能在今后的感情中成为一个别人口中的“妈宝男”,因为没有父亲的引导,他小时候完全是依赖母亲的教育,因此就会遇到任何事情就去找妈妈,什么都听妈妈的“妈宝男”。
而对于女孩来讲,一个充满责任感,懂得尊重,爱护自己的家庭和妻儿的丈夫,会无意识的给女儿设定了一个择偶的标准,然而缺失父爱的女孩,她们会在感情中寻找小时候缺失的那份父爱的温暖,从而被肤浅的男女关系所吸引,这样大部分的结局都很糟糕。
三、影响孩子社会行为习惯
蒙特利尔大学的心理学工作者Daninel Paquette认为,母亲带给孩子的影响更多作用于抚慰孩子和使孩子平静下来。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则在引领孩子走向世界的部分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孩子与父亲之间的依恋关系,被称为“激活”关系,而这种关系可以使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能无所畏惧,独立适应能力更强。在一个良好的父子/父女关系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情商更高社会交际能力更强,父亲的行为做法和陪伴教导,也可以在现在这种竞争压力大,冲突多的环境下,提升孩子抗压和应对解决冲突的能力。
四、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在孩子成长阶段,心理性别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父亲阳刚的气息和母亲温柔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很多研究表明在孩子4岁前没有父亲的陪伴作为引导和榜样的话,男孩的性别角色会趋于女性化,同时,早期缺失父爱的女孩,在女性角色的形成上也会受到影响,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会焦虑、无所适从,极度缺乏安全感。父亲在与孩子的相互交往中,更有助于孩子分辨出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和态度。在孩子认知的这一阶段没有父亲的参与的话,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的对比而受到削弱。
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妈妈的性格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心理是否健康,生活是否幸福。而爸爸的性格和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高度。
所以请作为父母的你,千万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