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有技巧地告别拖延?消极心理因素正在滋生,父母应该有的放矢

朋友家的孩子小强,每天晚上回家后都要和爸爸大干一场,不为别的,就为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

小强的爸爸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他也是一个一丝不苟,作事从来不拖泥带水,然而,令他头痛的事是:每天晚上小强回家后,总是玩个不停,小强爸爸怎么也叫不回来,或者,叫一声,应一声:“再等等,马上!”可是等半个钟,依然在玩,有时候,尽管小强爸爸叫回来了,他只管做在桌子旁边玩着其它事情,根本就没有开始做作业的迹像。

这对于小强爸爸来说,使劲了所有的力气,都未能改变小强的这种拖延的毛病。小强爸爸先是唠叨:“你巴上做完作业,还要睡觉,睡不好觉,明天去了没精神,还怎么学习。”后来,干脆直接用巴掌伺候,可是不管他怎么做,小强就是要拖。他爸爸,还试图用鼓励,贿赂等手段,但小强始终还是我行我素。于是小强爸爸变成了,放任型的家长,懒得说,随小强怎么样。至今,小强每天晚上做完作业,还是在十一二点的时候。

其实,我们在我们很多小孩子身上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家长对此类事情,都习已为常了,他们认为:“这是孩子还小,贪玩所致,再长一长也许就会好一点!”

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个小事情,它的背后隐藏着孩子没办法表达,也不是很了解的心理缘由,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引导不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拖延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鬼在作怪

据美国心理学家简博克告诉我们,拖延的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

具有拖延行为的孩子一般在认识存在相应的问题,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具有产生这种行为的条件。比如,有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希望他做的每件事情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这种孩子,如果遇到稍微一点难度的东西,他们就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很害怕这种难度高的题目所带来的压力、难度、折磨,伤脑筋,所以就表现出来一种拖延的行为,以放松自己的身心。

比如,还有的孩子认为做作业或者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必须要做到完美。

当孩子如果有这条认知心态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情绪,害怕的情绪,他们怕做坏了,如果他们行动了,而展示在所有人面前的会是一件不令人满意的作业,从而陷入老师认为他不聪明,或者别人认为他的能力很低下,于是他们开始逃避这种看似带有挑战性的作业。

理查德比瑞博士研究证明这种心态属于:我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个人价值。也就是一个等式: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我表现好,我很有能力,所以我喜欢自己,反之,则不喜欢自己。

还有一种孩子,他们有着阅读障碍,或者不会做数学题,或者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等,这种问题,在早期的培养上已经出现问题,所以会表现出一种畏难情绪,所以拖延会成为他们掩盖自己弱项的一种策略。

大多数家长,把这些问题归结为智力因素,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这天生不如别人的地方,所以孩子的价值感,也得不到体现,他们将会将作业变成一个需要制服和取胜的对手。这种对待时间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更多的拖延。

然而,据简博克研究表明:拖延和智力没有关系。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如何来拆解这种情绪或者心理所带来的拖延呢?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提出了两种心态,我们认为应该从心态上帮助孩子建立起其中一种心态叫做成长型心态。

卡罗德威克提出的固定心态认为:智力才能与生俱来,后天无法改变,当事情变得很艰难的时候,有着固定心态的人,就表现的开始退缩并丧失兴趣,不想做任何可能会证明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或者证明自己毫无价值的事情,拖延从可能导致失改的风险中将人们保护起来。固定心态的人如果做的错误的说明你根本不聪明,也没有才干。而成长心态则表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站在成长心态上看问题告别拖延的一种有力的方法,表现不仅不能反映你的个人价值,而且它也不是孩子所应该关心的重点,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你对什么能感到愉悦或兴奋,你提长了什么,而结果只是一个背景而已,能力不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它可以随着你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什么需要你证明的。所以我们得让孩子变得能够有一个成长型的心态。

成长型的心态需要我们父母,可以接纳孩子的错误,并让他明白,错误是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不可避免,而且每一次错误都可能是进步的一次机会,一个人的成绩的测定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完全是靠智力来解决的,他涵盖着一些很多的因素,比如心态,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

成长型的心态需要我们父母,不能心急火燎,凡事得教育孩子慢慢来,不管你多么渴望孩子改善自己,良好的成长,也不管你怎么样努力,孩子也不可能在第二天,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就一下子变成你想要的那个美好的样子。

成长型心态需要我们父母,渐渐引导孩子,让他在付出努力的时候感受到成功,让他能够及时追随目标,也就是说不要让他在拖延下,通宵达旦,把成功的喜悦冲得无影无踪,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没有达到真正的成功,没有喜悦感,就会背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惧怕成功,害怕成功会加大家里人对他的期待。

成长型心态,还需要我们父母做到,量力而行,不要给孩子不断的加码,这种事例其实很多: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优秀的孩子一旦完成我们父母所有的量化任务,父母们会争先恐后的去报告种班,不停地去加大孩子的学习量,和任务,让他们得身心得不到休息,他们很害怕成功,害怕成功后,父母的期望值会层层叠加,

就像扎克说的:“成功就像一个电动扶梯,一旦你一脚踏上去,不到顶端你就找不到地方可以下去。”

这样的话,就像前面所说的小强一样,害怕他的爸爸在他完成任务后,给他不停地布置阅读任务,还不如自己能拖就拖,拖到后面不得不睡觉前的两三个小时,那么,总比他实打实地从六点放学一直干到十点半睡觉强多了,至少他还在前面已经玩了一个小时了。

所以我们还是得给孩子有计划的进行一个目标的设定。和孩子沟通他任务量的大小,两者同时敲定。这样预防拖延效果会好很多。

简博克认为的协作态度,就是为了能够提供帮助并被接受,父母必须设法建立双向协作的关系

这里有一个故事,当乔奈和虎克父子两个因为虎克的学习拖延而关系不佳的时候,乔奈通过三缄其口,而使孩子有了自己的掌控感,去除了唠叨,和他进行合理的沟通,再提到学习任务的时候,帮助孩子思考虎克从中学到了什么,询问他在学校里感兴趣的是哪些事情,不只是关心他的成绩如何如何,乔奈最主要的还是承认虎克认真投入的精神,那怕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哪怕他不是学习,而是其他他喜欢玩的对虎克成长有正念影响的事情。乔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根本不听卡罗而严重拖延的虎克,摆脱了拖延的毛病,最其码,虎克已经开始着手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了。

于此同时,我们必须为他设定的目标列出一个个步骤来,而且为他的作业设置一个简短的休息时间。并且设定清晰的限定和结果。

让他对长时间的学习不会感到恐惧和为难,因为中途可以让他得到放松,他会显得不再是一个永远的学习机器,而且能够让他的大脑变得更活跃。而且在作业这件事情上,不去要求他什么时候开始,而是限定什么时候结束,做不到又是什么后果。

让奖赏伴随着他不拖拉的学习过程中。在他完成一个艰难的步骤之后,你可以带着拖延着去吃顿大餐,或者看个电影,或者让孩子陪你K一下歌同,或者跳一支舞,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喜欢,很有价值感。

所以开始说的小强的拖延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孩子不想写作业的事情,它的背后存在这很多的复杂的根源,如果我们能摸清这些孩子的心思,心理,那么可以顺藤摸瓜,把它的反面因素,一一给他瓦解排除,孩子自然会乐意接受,并在学习当中显示出非凡的动力。

————————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一个合格的母亲,需要做什么?
早这样陪孩子写作业,我还怕啥心脏病!
分享|一“抹”中国式父母的焦虑
任淑一:让孩子“没有理由“的去阅读
这3句话请早点告诉孩子,不然以后孩子会生活的很辛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