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诗人听人弹琴,有感而发写下五言绝句,托物言志,一语双关

春节放假本该是走亲访友,出门转转的时候。但是,今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时期,病毒肆虐,疫情严重,所以大家只能闭门谢客,在家中享受一个安静的假期。在家时间这么久,我们究竟能干些什么呢?上网、看书、玩游戏、看电视……我们不妨趁此机会学学古人,模仿一下他们的生活情趣。

古代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脑,在那个时代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特娱乐方式:读书、写字、下棋、绘画、抚琴等等。抚琴就是一种高雅且有情调的娱乐活动。琴是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不分国籍,也不分年代,从古至今,人们就用音乐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关于抚琴最有名的就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一为琴者,一为樵夫,却因弦琴相遇,引发出一段感动人心的知己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从此之后,抚琴就和知音相关了。世无知音,一个人冰弦冷韵,古调独弹,亦未尝不可。若遇知音,或失散,或亡故,宁可弦断琴毁,此生再不复弹起。

琴是古代的传统乐器,琴本来是五弦,象征五行,后来周文王加了一条弦,武王也加了一条,就成了七弦琴。唐朝诗人刘长卿曾经在听到了七弦琴弹奏的古调之后,有感而作写下了一首诗。

《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年少时就有才名,曾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年间进士,适逢安史之乱,逃至江苏一带,在唐肃宗至德年间做了短暂的长洲尉和海盐令。这首诗大约作于这个时期。其一生两度遭贬,内心悲凉,自是难以言说。故借诗韵琴音,来传达内心的声音。

这首五言绝句就是诗人托物言志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感慨世少知音的遗憾。诗人孤高自赏,不同俗流,他之心性如弦琴古调,没有知音所赏。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

前两句写听弹琴,突出一个“听”字。首句便以清妙的琴声入耳,仿佛将人带入了一种优雅高格的音乐世界。开头用“泠泠”来形容琴弦弹奏时声音清越、悠扬。从“泠泠”声中引入“松风寒”,用风吹过松林的声音来表现凄凉的琴声,十分的形象,引导读者似乎也与作者一同领悟听琴的妙趣,一同进入音乐的美妙境界,一同获得美的艺术享受。恰好琴曲中有《风入松》曲,语意双关。“寒”仿佛有寒气袭来,这是一种形象的描写,更是听琴者或弹琴者进入音乐妙境的一种特殊感受。

后两句写由音乐而产生的情怀。“古调虽自爱”的“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局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刘长卿通过对琴音的赞赏,古调的自爱和今人的不弹,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时风之叹。作者才高气清,但是一生两次被贬官,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的情怀,这两句写来,正是表现了作者的现状,从而表现了知音难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刘长卿擅长五言诗,号称“五言长城”,其诗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练,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他的诗充满了空灵的禅意,自然清新,意境深妙。这首《弹琴》就是其中的绝佳,泠泠琴声,清越高绝,若水流石上,风入松下,让人觉得清幽雅致,妙不可言。琴弦乃心弦,每一个人生命里都有一张琴,挂在光阴的墙上,等候知音重逢。这个假期,不妨静下心来,听听古琴曲,放松身心,在古老的曲调中寻找内心的声音,找到自我的本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音悦:五色石南叶《山水吟》MV 
『古诗词欣赏』知音者诚希 ▏韩愈
余伯牙摔琴谢知音 ——夜晚观书有感( 薛澜)
历史典故: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原创】闲吟成语之《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觅知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