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蠡临走前,给文种留一计策,被后人称赞,却“毒害”中国2500年
导语:范蠡功成身退,临走前给好友文种留下一封信,被后人称赞,却“毒害”中国2500年!

01

范蠡是春秋战国晚期的政治家,崇尚道家教义,对经济、军事均有过成就。故此当时的君王很喜欢听取范蠡提出的意见。

范蠡此人大约在公元前536年诞生,是楚国三户人。早年对接触楚学颇有研究,还因此被人誉“南阳五圣之一”,但他自小家庭贫困,只能靠读书增涨知识来改变命运,后来范蠡有幸结识正在当官的文种,两人相见恨晚,逐变成至交好友。

之后,由于楚王昏庸,官场腐败,范蠡跟文种看不过去了就双双出逃,改而投诚到越国。

不久,越国遭遇“会稽大败”沦为战败国,勾践为了光复自己的国家,就卧薪尝胆,期间还得到了范蠡跟文种这两位贤臣的鼎力相助。

当初范蠡为越王效命,在勾践落魄时还努力帮他复兴,从而使得越过从衰落走向中兴,一跃成为春秋霸主。

然而勾践此人,落难时确实很能隐忍,连胆那么苦的东西都愿意去尝,可见为人之坚韧,这也是范蠡看透他的地方,因此觉得勾践只能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西元前468年左右,自感年事已高的范蠡执意告老还乡,收拾行李,离开了越国,跟着浪迹天涯,游山玩水,过上隐居的逍遥日子。

后又出山当商人,运用自己的才智,一度成为商业富豪,可是又三散家财,自得其乐。

而范蠡临走前, 给越王的谋士文种留下了一封信。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记载:“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大概意思是说当今的越王,可以跟他共患难,但是不能跟他共富贵。

没想到,范蠡走前留下的信,却成为了 文种 被砍头的“导火索”,当初 文种 一心为匡扶越过,整日兢兢业业,从未想过要离开,可是最终还是被越王无情赐死。

基于此例,后来的人们就常常采用范蠡语句中的“ 兔死狗烹 ”来形容不知进退明哲保身的官员,如果他们深知有这么一个不共富贵君王存在,还不愿辞官归隐的话,迟早都会落得一个悲惨下场。

02

不过文种的真正死因并不是因为兔死狗烹所致。

有记载,文种死于公元前472年,其是江陵人士,之后迁居越国,凭着聪明才智,被越王赏识,逐渐成为对方的谋士官臣。

当年为官时,经常跟范蠡一起辅佐勾践,使得越国能够重挫吴国,接着灭了对方。

后来,文种认为吴国灭亡,主要是自己的功劳,于是变得骄傲起来,且不再想听范蠡的苦言相劝,当范蠡辞官归乡后,文种看到他托人送来的信,就慢慢的经常请病假不上朝,时间一久,越王勾践就对他心生质疑,可能认为文种也会像范蠡一样离去,且还数落自己。

最终越王就找了一个机会把文种给赐死了,越王跟文种之所以闹到关系破裂,主要是在称霸专权跟养精蓄锐的问题争论上,越王身为一国君主,却拥有霸权主义,想极力对外扩张。

而文种身为谋臣,深感越过上下的艰辛,知道越国刚经历过一场战争,更需要修养恢复,所以不惜跟越王的观点分道扬镳。

这最后也成为了文种必死的原因之一。

03

不过从后面数千年的发展来看,范蠡的这句话确实在无形当中提点了很多君王和臣子。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官臣,特别是创立过大功劳者,最终都难逃一死,诸如汉朝初期的张良跟韩信,秦国时期的白起等等,均无意间印证了“兔死狗烹”这句话。

智囊般存在的范蠡身在官场早参透其中道理,于是在归隐前就丢下这么一句名言,以告诫同僚。

殊不知兔死狗烹这典故在后来就成为了名句,并且流入后世。

仔细看中华历史,基本上每一个王朝多少都发生过“兔死狗烹”的事故,并且还是不断上演的那种。

有人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源头就是因为范蠡,因为是他用了这样一句话,后世君王都当成了至理名言,觉得这是非常有智慧的一句话,久而久之,便影响了数千年的君臣关系。

宋代时就有一个林姓学士这样评价范蠡为人,称: “范蠡之去似可全身, 然卒使后世君臣猜忌百出, 无一日相安者, 其患自范蠡始也”。

他认为古代皇帝跟官臣之间,之所以互相猜忌,就是因为范蠡的这个给文种留下的这一个决策,让后世有谋略有才智的贤臣们,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总是在功成名就时选择退隐,这样无形中让国家失去了人才。

所以当年范蠡离去留下的决策,从某种意义上却“毒害”了中国2500年。

而在范蠡看来,身在官场如果做的少说的少,那么意味着错的越少,选择合适的时机功成身退,才是明哲保身的硬道理。

似乎正因为范蠡一句话,也诞生出不少智者,如张良、刘伯温等人,他们都选择了功成身退。

通过这个历史故事,我们发现,无论你身处何地,始终要懂得自保,要学会做一个智者,如何做一个聪明的人,可以通过古人经历借鉴,完善自己。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读史书不仅可以明智,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很多人问我“读什么书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毫无疑问,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便是最佳的选择,里面记录了许多智者的精彩故事。

《智囊全集》一书于明朝编著,共有 1200余篇精彩智慧故事 问世之后,影响深远。 里面收录了历代政治故事,加之冯梦龙在每篇精彩故事后面的 点评 ,不仅让后世人 学到处理政务的手段,还能提升能言善辩的技巧。

清朝 曾国藩 称“每当夜深入静时,方翻此书,细细品味。”

纪晓岚 更是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至于他看了几遍无从知晓。

就连万达总裁 王健林 都强烈推荐员工翻看此书,收获匪浅。

书中人物,遇事临危不乱,运用智慧与谋略,克敌制胜,巧妙运用,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步入社会的青年,亦或是创业,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

此书虽作于明朝,然而对现代的人却有着更大的启发,堪称华夏民族的智慧百科全书,尤其突出中国传统士大夫们的智力手段,内敏外恕,智圆行方,非常值得细读重读。

冯梦龙的文笔内涵,无可挑剔,千古一绝的奇书!内容非常全面,智谋评论得当,中国古代少有的带有自觉意识收集、评论和看待智谋的名著。

本书还有一大好处,每篇文言文下面都有【白话文对比】,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知识,还能一次性看懂。

下面是购买链接:书不贵,两本68元,一件衣服的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竹简出世,大规模改写了勾践形象,《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范蠡?
从卧薪尝胆说开去----勾践是个心胸狭窄之人
借相术明哲保身
范蠡为何知道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
越王勾践复国后,为何王后雅鱼会自尽?范蠡10字道破玄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