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记得那句“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吗?“小喇叭”长大啦!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滴嗒,嗒滴嗒,嗒滴嗒嗒……'

  有谁还能记着这稚嫩而熟悉的声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小喇叭'是许多人儿时的一个美好回忆。那时候,'小喇叭'广播就如同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并像老照片一般定格在了'那个年代'。就是这段脆亮的童声和欢快的喇叭声,从1956年9月开始,整整伴随了三代儿童的成长。'小喇叭'吹响50年,生生不息。孙敬修、康瑛、曹灿、晓澄……这些不同年代的故事员、播音员、主持人是孩子们心中最闪亮的名字。他们精湛的播讲艺术吸引了一代代的儿童,陪伴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他们为孩子们构筑了一个多彩的声音世界。许多人因此而拥有了自己的播音主持梦想!那么,你知道'小喇叭'背后的故事吗?你知道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吗?现在,晓澄老师来到了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考级第十二期基础阶师资培训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播音主持之路……

和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班老师谈谈少儿播音主持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王晓澄,从事播音主持工作40多年了,播音名就是本人名子的后两个字——晓澄。今天能在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班开学之际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学校说让我和大家讲讲,我就和大家说说我做少儿播音主持工作的一些体会吧。

一、面对新领域,迎接新挑战

  在我40多年的播音生涯中,为成年人播音主持节目和为少年儿童播音主持节目各占一半时间,90年以前我一直主播新闻、专题等成人节目,后来,少儿部的老播音员有的退休,有的离开了,但节目不能停,总得有合适的人来顶上,来主持节目,这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到播音部找人,很多人去试播,最后觉得我还可以先干着,但并不等于你就是最胜任,最理想的。

  当时我心里也有点不太服气:我从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平时都上《报摘》《联播》《人大》《政协》等节目的人,一个小小的儿童节目主持人会不胜任。但真干起来,还真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简单。少儿节目面对3──13、4岁的学龄前儿童和少年儿童。广播的收听对象变了,广播的内容也彻底变了。我第一次在话筒前为孩子们主持节目时'小朋友,你好,我是晓澄,欢迎你收听我们的小喇叭节目'这几句最普通最普通的话,说得别别扭扭。'小朋友'三个字,我对着话筒不知呼了多少遍,总是找不到感觉。自己感到已经十分努力、下了很大功夫了,为什么呢?这时我才意识到要当一个称职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不是那么简单的,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于是我开始重新认识少儿节目的节目对象——孩子,并且认真看完《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节目组的编辑们告诉我:做少儿节目,心中要有孩子、眼前要有对象。我试着去体会,去找感觉。后来我突然顿悟了,意识到,我播了二十多年的新闻性节目,对这种工作很熟悉,稿件、话筒的使用、工作程序等都不陌生,当呼叫'听众朋友'时,如同老朋友就在面前一样。可是现在呢,这些'小朋友'和'少年朋友'我对他们真是太不了解了,而他们是一大群有着和成年人截然不同的阅历、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人,他们虽然年纪小,却是一个个独立的小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有自己的活动天地,怎么为他们主持好节目、被他们接受,决不是只从声音甜美些、语气亲切些,这些外在方面入手所能解决的,只有他们从心里承认了你,才是真正的承认。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就跟着编辑到幼儿园、学校去采访,走到孩子们中间。(插幼儿园体验生活例子)半年多时间的体验,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变化:坐在话筒前,稿子上的字会变成幼儿园孩子的笑脸,能感觉到他们仰着头聚精会神的听我给他们讲故事,期待的目光里好像有好多问题要问你。逐渐我看到好多写着 “小程”、“小城”、“小成”的信,我知道,那是写给我的,尽管他们不知道我的名字应该写成“晓澄”,读着孩子们用画儿夹杂拼音写来的信,我真是特别高兴,这可是小听众送给我的一片爱心、一份信任,我终于得到他们的认可了。

二、要走自己的路

  中央台的《小喇叭》、《星星火炬》节目,都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名牌节目,在我之前有很多很有成就的演员、播音员在这里为孩子们讲故事、演播节目,他们在孩子们心中扎下了根,成为小听众非常喜欢的主持人。来到少儿部之后,虽然没能直接受到这些老师们的指导,但是,在认真研究和反复收听了他们演播的各种节目后,我感到要主持好少儿节目,我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习。

  其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这么说,孩子们的小耳朵是很尖的,他们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这是谁,那是谁。我为小朋友主持节目,不光要自然风趣,而且要让他们一听到我的声音,就感到快乐和亲切,就知道我是谁,而不是在模仿谁,。我对自己做了一个分析,年龄、阅历等方方面面的条件,都考虑了,以后,给自己确立了一个形像:是个会讲故事、有丰富知识的'老师'形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晓澄老师'的名字逐渐被小听众们所认识和接受。

  其二,演播方法多样化。

  在儿童节目中,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有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生活故事、革命故事、外国故事等等种类很多。电台里讲故事,也是最常见的广播形式。在以前的少儿节目中,每一种故事都由不同的演播者来进行演播,谁最擅长讲什么类型的故事就请谁来讲,并因此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孙老师、康瑛老师、曹灿老师)现在再请众多的演播者来制作少儿节目似乎不太可能,现任少儿节目主持人,必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演播技巧,适应当前节目的需要。于是,我尝试了各种故事的演播,明确自己长处和短处,优势和不足,再融汇前辈演播者的精华,和各种故事的演播方法,慢慢确定了在幼儿节目中以'阿姨'的身份,在少儿节目中以'老师'的身份播讲,一直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三、主持少儿节目,语言表达要更形象、生动、有

  我主持少儿节目之前主要播新闻性节目。新闻语言以叙述为主,虽然有通讯、评论等区别,语言有起伏变化,但相对来说是比较平稳。二十多年的播音实践,使我的语言表达功底比较扎实,吐字清晰,语气亲切自然,语句规整流畅。但是,这样的语言表达,对于主持少儿节目,就显得活泼、生动不够。我从下面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1、用声自如亲切,不挤,不捏,不嗲。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与孩子交谈时,为了找到孩子们的认同感,声音自觉或不自觉的向口腔前位推,语速放慢。这种态势对于自己原本的发声状态来说已经是不自如、“装出来”的,当对话结束后,又会恢复自己的自然状态。如果我们在播音时,也像刚才这样做,甚至把声音再挤的细点、嗲点,以追求儿童的认同,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第一,成年人就是成年人,再进行声音化妆也只是一时的,不会改变本身的声音条件。

  第二,用声不自如就不能充分展示自己本来音色的美丽,仅仅运用你捏挤的这一段,在表达时会受到限制,时间久了,声带会出问题。

  第三,我们的小听众也不喜欢。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龄前儿童虽然还是'小娃娃',但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成了'独立的人'了。尽管他们从生理、心理到知识、审美等各方面,都尚未成熟,但在相同的环境里,他们同样有感觉,只是他们的感觉由于认识的不同而与成人的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世界,他们不希望被哄着玩儿,也不希望成人从形式上'蹲下身'来,装扮成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举明美例:请递一下。有预算吗?)少年儿童就更是这样,他们希望主持人平等地和他们探讨问题,主持人的语言是他们熟悉的语言、语态,这会使他们觉得亲切,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

  当时考虑自己,已经近四十岁,声音已不可能像年轻人那么亮丽,因此主持少儿节目,不能简单的从声音上寻找自己的追求,音域应选择在自然声区,以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和孩子们交朋友。

  2、节目始终保持浓厚的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在播音学中也叫基调,通过分析理解要播的作品后,给予作品一个总的情感色彩。少年儿童节目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儿童,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童贞、童趣,因此,我也把用浓烈的感情色彩播少儿节目,确定为少儿节目总的基调,不以个人的好恶、喜怒伤悲来影响对节目的主持情绪,使小朋友们在打开收音机,听到“小朋友,你好”的问候时,就能感觉到主持人声音中的热情和活力,用这样的热情把知识和乐趣送到孩子们的心里。

  3、丰富播音技巧,演拟适度

  在我们主持的节目中有许多各种题材的故事,主持人能否给孩子们'讲好'故事,是对少儿节目主持人很重要的一个考量。由于儿童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决定了他们喜欢主持人的语言绚丽多彩、生动形象和活泼自然。用一般的播讲语言讲故事,显得单调,特别是故事中的人,他们得说话吧,他们得做事吧,一般的表达技巧在节目中很难让故事里的人物'活'起来,即使很流畅地把故事讲出来了,孩子们也不会喜欢,因为那不是'讲',而是'念',其中缺少了'神韵'。我感悟,区别就在一个'演'字上。演员讲故事和播音员讲故事,是有区别的,在叙述语言的处理中区别不太大,但当故事人物出现时,他们的区别就出现了,故事中人物,他的语言、神态、动作产生的时空感,都随着演员的演播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而播音员演播,要么是平淡,要么是叙述是叙述,人物是人物,像两张皮贴不到一起,让人听着总感到别扭,不那么完美,但又说不出别扭在哪。这里要注意注意处理好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衔接,他们在故事中是有机的整体,处理不好,孩子们的收听效果就不会好。那是不是我们讲故事都要像演员那样呢,不是,两者要相互兼收并蓄,特别是播音员主持人要多学习一些演播故事的技巧,让故事中的人物'活'起来,但要防止'说曹操曹操到'的现象,(举例说明)要注意掌握分寸,人物神似就可以了,千万不能过火,防止跳进跳出。

四、加强自身修养,采、编、播合一主持节目

  以前节目的编辑与播音是分开的,编辑写好稿,主持人拿稿主持,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持人走向了编、采、播合一的主持节目形式,这是一个方向,主持人只有熟练地掌握采编本领,亲自参与节目的采编工作才能够深刻地体会节目的主题和内容,主持节目时才能自如的发挥,达到最佳收听效果。

  参与节目的采编工作对主持人来说,也是一个新的领域。怎样出节目选题、采访从哪个角度下手、如何把握收听对象等,都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节目的能力。

  这些年通过与儿童接触、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提炼,我们制作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节目。比如,孩子们喜欢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可爱的小动物,我们的好朋友》;有关生命科学知识的专题:《我从哪里来?》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1996年起我担任了《童谣列车》栏目的编播组录工作,真正走上了独立进行编采播合一的道路,通过亲自采访,亲自编稿,亲自制作,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少儿广播记者、广播编辑的诸多辛苦,但看到孩子们通过学说儿歌,打下了学好普通话的基础,初步感受了汉语言的音韵美与儿歌本身的乐趣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这是孩子们给我的幸福回报。

  我想,通过我们在座各位老师的辛勤努力,全国各地也一定会有更多的优秀少儿节目主持人涌现和成长起来。

  王晓澄 播音名'晓澄',播音指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任播音员,在播音部期间,播送大量的新闻、专题和文艺节目,长期承担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重点节目的播音、直播工作,在社会上有广泛的知名度。1995年调中央台少儿部,担任'小喇叭'、'星星火炬''家教向导'等节目的播音和主持人。

  现为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讲师。

每日一乐之开心谜语:

  一只羊在草地上吃草,一只狼来了,但狼没有吃羊,为什么?(猜一动物)

昨天开心谜语谜底: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还记得主持人徐曼吗?甜美的声音似清泉,如今83岁,仍被听众挂念
【甘肃】贺泽宸《一次难忘的播音》指导老师:郑小琴
童年故事之三: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她是央视最火主持人:低调嫁豪门,43岁被老公儿子宠成少女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圖】
“嗒滴嗒,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