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局外人:加缪的另类幸福

加缪小说《局外人》的开头是一句看似非常奇怪的话:“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随后,很轻巧地绕开了这个话题,这使我不禁惊讶加缪的才华,而且那种绕开的方式也很符合主人公默尔索的性格。

默尔索在为妈妈守灵时没有哭泣,由于无聊递给门房一支烟抽,他自己也抽了烟。第二天的葬礼他依然没哭过,殡仪馆的人问他妈妈多大岁数,他不清楚。小说在不同的地方两次提到了默尔索不知道他妈妈的年龄,另一次是他老板问的。葬礼后的第二天,他和以前的同事玛丽去游泳,看了一部搞笑的电影,晚上他还把玛丽带回了家,他们第一次在一起。玛丽很漂亮,也愿意和他结婚,他觉得玛丽需要他结婚他也会结,因为他不愿意拒绝她。但是他没办法撒谎,他不爱她。或许你会觉得默尔索真是乖乖仔,为人谦和得一塌糊涂。但他并非没主见,有些事情他还是挺自我的,朋友雷蒙让他一起去逛妓院,他拒绝了。他一直非常理性,只有一次他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在海滩上帮雷蒙打架,用枪杀了一个人。

默尔索不是为了义气而杀人,在法庭上他解释说,“是因为太阳起了作用”,他的意思是纯属偶然。在开枪之前,他一直没想要杀人。但是检察官认定他杀人出于预谋,不断地讨伐他,把他妈妈死后的一连串事实,他的冷漠、对妈妈岁数的无知、第二天与女人去游泳、去看费尔南德的片子、把玛丽带回家等等,当作杀人的预谋。他的人际关系也被丑化,他的女友成了情妇,他交的朋友雷蒙成了皮条客。他的律师也按捺不住,大声嚷:“说到底,究竟是在控告他埋了母亲,还是在控告他杀了人?”检察官声嘶力竭地喊道:“是的,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

与其说在法庭上默尔索被检察官宣判了死刑,倒不如说这是一场人类的荒诞行为在“局外人”默尔索面前的集中表演。到此,默尔索已经明白世界是多么的荒诞了:“一切都在没有我的干预下进行着。我的命运被决定,而且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

加缪二十九岁时写的《局外人》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他同年还发表了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神话》。外界总是把《西西弗神话》看作是哲学化的《局外人》。“局外人”之所以选择毁灭,是因为他拒绝被同化、被纳入环境规定的秩序中去。在众寡悬殊的对峙中,他选择了自我和反叛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肉体的毁灭——物质意义上的失败。但精神和灵魂上他是胜利的,他用冷蔑和沉默回答这个世界——在临刑前,加缪让他这样说:“我觉得我过去曾是幸福的,现在仍是幸福的。”

“局外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西西弗,西西弗面对诸神的安排同样选择了沉默和冷蔑,他不屑与诸神去抗争,他宁愿与石头斗争,斗争的本身就是为充实心灵,因此西西弗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是加缪假设的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另类的抗争。

在现实生活中,加缪认为抗争的胜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抗争的过程,灵魂会因抗争而充实。这位极其敏感、骄傲、像头狮子的文学家,1913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局外人》是我读他的第一篇作品,读完很震惊。很多作家客观地写过那种贫穷而又麻木的情感,或是贫穷而又麻木的社会底层人中的堕落者,但从来没有人用如此主观、谦卑的方式,刻画过这类人中一颗抗争的心,一个以自己的方式抗争的灵魂。我觉得法国人从来不缺乏幽默和调侃,加缪在这部作品中却没有用上一句调侃和幽默的话,所有的语言都那么平实,整个世界也都是通过“局外人”默尔索的目光展开的。

小说中只提到了默尔索的母亲,从头至尾没有提到过默尔索的父亲半句,我想加缪也许是故意让默尔索的父亲缺席的。加缪的成长中,父亲也是缺席的,父亲在他刚出生十个月时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身亡,使他“从来没有与那位素不相识的父亲哪怕是从理论上接近过”。她的母亲把家搬到阿尔及利亚贫民区的外祖母家,严厉的外祖母常常让他去做工。母亲却不知道怎么疼爱孩子,结果也是麻木不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挨打。“家”在加缪的眼里成了“一个贫穷、肮脏、令人厌恶的地方”,在那里,“苦难代替了团结”。可是,成年后的加缪,和他在《局外人》里的主人公默尔索临死时说着同样的话,那也是他笔下的西西弗把石头推上山顶时说的话:“世界不是我的敌人,我的童年是幸福的”,“贫穷对我来说从不是一种痛苦”。

说这话的加缪是宽容的,也是骄傲的,他的骄傲与宽容建立在自我哲学的基础上。说到底,他本人的思想与默尔索、西西弗是一致的,在这个苦难而荒诞的世界,只有通过抗争才能获得幸福,一种另类的幸福。

来源: 今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加缪式的幸福,不要“幸福的肥皂泡”
加缪【局外人】摘录、微评
《局外人》里加缪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真实
谁说名著必须宏篇巨制?只有6万字的小说被评为经典中的经典
局外人的悲喜剧:读《局外人》
从《局外人》到《鼠疫》的哲学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