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如今有一句很流行的名言,叫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据说这句话的来历是形容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已经成为国与国相处的根本性原则。因此,当谈论两国之间的关系时,人们常常引用这句话,由此断定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世代友好的国家。毫无疑问,国与国之间,每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都应该去做最大的争取,但一味争取,没有互让妥协,这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同盟国或者协约国了,比如现今的欧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日美同盟等,可见利益并不是唯一的,还应该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作为基础。如果仅仅是以利益的因素相结合,那么正和了古人的说法:“以利相交,利丰则聚,利尽则散。”其实做人也是如此,朋友相交,首先是觉得对方人品不错,志同道合,喜欢此人,所以才交朋友。如果只是看上对方有钱,觉得与他交友有利,那么这种朋友关系肯定不会长久,也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

关于交友之道,中国人有着自己的古老智慧,比如孔子就说过:“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翻译成白话:“君子之道有四个方面:'我孔丘一个都没做到;我要求子女的,对父母却做不到。我要求臣下的,对国君做不到。我要求对弟弟的,对兄长做不到。要求朋友的,我却做不到先给与。’”

孔子说他没有做到,当然是谦虚。民国时期,上海南京路上有一个著名的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取名就来自于此。做生意先施,做朋友更要先施。西方有句谚语:“要找朋友,先作朋友。”可见东西方的理念是一样的。

孔子还说过:“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句话不用翻译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懂。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一向强调利与义的关系,对“见利忘义”的行为深恶痛绝。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孟子》,开篇第一章就是“义利之辨”,原文如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br style='content: ''PingFang SC''Lantinghei SC'&#10;orphans: 2;-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word-spacing:0px'>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为後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翻译如下: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看到这里,又得感叹一下古人的智慧,如果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以利益为上,那么见义忘利的事就会处处发生。如今,哪个人不感叹,社会风气败坏,世风日下,假货流行,谎言充斥,个中原因,都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义的重要性。

所以再也不要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视为理所当然了,这句话的副作用我们看见很多了,比如为了财产、为了利益,朋友翻脸、亲人反目,所争的,如果通达一些,与亲情友情相比,不过是蜗角之争。相反,如果不唯利是图,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说不定你反倒能够做到利益最大化。古人说的:“吃亏是福”是有道理的。

再举个例子,我们知道自古及今,朋友做的最好的就是春秋时期的“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鲍叔牙出的股份多,干的也多,但分钱的时候,总是管仲拿的多,鲍叔牙拿的少。鲍叔牙的手下不服气,鲍叔牙总是替管仲说话,说管仲家里穷,又有一个老母亲要养,所以管仲拿的多是应该的。管仲听了此话,不由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互敬互谅、肝胆相照的深情厚谊,两人在随后的政治生涯中充分信任、互相支持,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同时演绎出“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如果他们之间,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别说后面的成就霸业,恐怕一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就散伙了。

由此可见:如今动辄就说、貌似深刻的这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完全错误的,是误人子弟、贻害无穷的。如今我要改成:“没有永远的利益,但有永远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家语·卷三》含注解译文
你的贵人在哪?管仲:人生路上的贵人,是有位合伙人朋友
孟子义利之辨的永恒意义
孟子见梁惠王:你惦记着他的利息,他惦记着你的本金。
梁惠王上1.1|《孟子》没有那么难
《论语通今》子罕第九 9.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