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增强免疫力?国家级名中医开出春季“四味药

一场疫情让大多数人明白,免疫力是最好的“特效药”。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足,即抵抗力和免疫力强,就不容易得病。

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17岁开始跟师学中医内科,至今从事中医临床已有50余年。他始终认为,增强自身免疫力不是“突击战”,而是一场融入生活点滴的“持久战”。

“道理说说不难,但要做到并不简单。我问你,晚上10点前入睡,饭吃八分饱,保持好心情,天天坚持,做得到吗?”陈意列出几条简单的“道理”,就把记者难住了。

控制情志比“补药”重要

“很多人一提到养生,就问该吃点什么,其实并不正确。”陈意说,中医强调心理养生,但往往被忽视。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特意从书架中翻出嵇康的《答难养生论》给记者看。写满笔记的书页中,他找到一句话: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

“你看,精神和情志对于人的作用有多大,人有七情,只要你能将情绪调节好,大病自然不会缠身。”陈意说,人应该敬畏大自然,迎合天地。在春三月,阳气升发,人应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所以春宜养阳。最近阴雨湿冷,特别要调节好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如果思虑过度,忧愁不解,就会影响肝气的疏泄,使体内的气机升降运行失调,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紊乱而致病。春季务必保持情绪愉悦,乐观开朗,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才能正气内存。

怎样才能保持好的心情?活得简单纯粹一点,减少物质的需求。

对于看病这件事,陈意还真不怕烦。至今,他每周还保持5天在外坐诊的频率。记者问他:“不累吗?”

“我喜欢这样的状态,不然浑身不舒服。”陈意说,和患者聊天,听他们讲“故事”,也是养生法。

讲究与食物的“缘分”

陈意说他的胃掌握在爱人手上,爱人做什么,他就吃什么。但他又很挑剔,喜欢吃时令的。

“昨天在菜场看到螺蛳不错,买来养一个晚上,今天吃。”清明前后的螺蛳是最好的,鲜嫩不失肥美,民间有“清明螺赛过鹅”的说法。

中医认为,螺蛳味甘性寒,可以清热明目,而且还能治黄疸、痢疾、痔疮等疾病。不过因为螺丝肉性寒,所以脾胃虚弱消化不好的人,还有体质差的人要少吃。  

“正月葱,二月韭”是民间的说法,性温的韭菜最宜人体阳气,因此在春季吃韭菜,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如果爱做面食,用韭菜包饺子、包子,也适合当下吃。

对于进补,陈意不刻意,但也有自己的坚持。他会用参煮水喝,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十余年。

“西洋参偏凉,生晒参偏温,两者药性中和,留下补性,可以补气。”陈意说,取6克西洋参和6克生晒参炖水,次日一早空腹喝,每天一次,5天一换。

每天坚持走4公里

大家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陈意更强调生命在于平衡。也就是说,在运动、饮食、睡眠的过程中,都应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人体就会出现健康隐患。

50岁前,陈意很少运动。人到中年后,他也出现了“三高”,那时候便意识到“动”的重要性。最初他选择爬山,后来膝盖吃不消了,便选择了走路。每天晚餐后,他和爱人从家出发,沿着西溪河走到留庄,再回来,刚好一个小时。走的时候,正视前方,手臂自然摆动,幅度可以大一点,走到微微出汗,或者有点喘但能完整地说一句话就好。

“春捂”要上薄下厚

春天不时有寒潮侵袭,乍暖还寒。暖冬时节,由于天气不够寒冷,肾水收藏不足,来春木气生发,容易生病,而“倒春寒”恰好能放缓木气生发节奏,加大冬令收藏力度。

春天做好防寒保暖,有利于维护人体阳气,不使阳气受遏,来预防疾病。此时,就需要“春捂”,不要过早脱去棉衣,以防风寒侵袭,引发感冒、关节炎等。冬春交替之际下半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脱得太早。

如何掌握好春捂的尺度?对老年人来说,气温持续在15℃以上,而且比较稳定时,可以不捂了。

来源:浙江老年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气足,才不得癌症!8处经络操,提正气补阳气,增加人体免疫力
有效增强免疫力 晒太阳是最省钱的养生妙方|晒太阳|足三里穴
中医增加人体阳气也就是增强免疫力
健康食疗 | 告别春困,每天让你元气满满03
小资料-换季多吃韭菜少吃黄瓜
《三伏天艾灸27问》,啥病能艾灸?看后吓一跳!赶紧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