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拳:要想做到“气宜鼓荡”,请先“神宜内敛”

气宜鼓荡的“气”指产生劲力的神经功能作用。这可从以下两方面说明:

首先,《十三势行功心解》在提出气宜鼓荡之后又说“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里的“神”是产生“气”的依据,神宜内敛是气宜鼓荡的先决条件。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打太极拳时由精神、意识所产生的气应当不断流通,不可停滞。应先把神气集中收敛,聚集于内,不要故作精神,表现轻浮做作的神态。以这样内敛的沉稳气势配合外形动作,使动作圆滑、顺遂,势势相连,式式做到恰到好处;意气不断,没有缺陷之处,没有凹凸起棱角或身形起伏的地方,没有明显的断续。并指出动作要上下相随,完整一气。为此,步子要稳,如生根于脚下,劲发自腿,以腰为主宰,通过脊背,在手上表现出来,一气呵成,没有间断停顿。

这与“气遍身躯不稍滞”是同一道理。这样,我们就不会把气宜鼓荡简单理解为呼吸要往复流畅了。

其次,李亦畲的《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也提到:“欲要周身无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这里提到神气鼓荡和神气收敛入骨,与气宜鼓荡和气敛是一致的,但说得更清楚明了。亦即“气”讲的不是呼吸气息的气,而是神气、气势的气。

在拳论中,还有“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以气运身,务令顺遂”的说法,有人说这两句的“气”指呼吸而言。沉着指的是增强呼吸强度,顺遂指的是扩大呼吸量,这是十分牵强的。

其实原文在“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之后,尚有“乃能收敛入骨”。完整意思是:从意识(心)发出来的气势(打拳时意识引导动作,动作所表现攻防方法的精神、神气、势态)定要沉着,不可轻浮、张惶。

这样,你的气势就不会有散漫无根的飘浮之感,相反却有收敛入骨的含蓄气势。

同样,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之后,是“乃能便利从心”。完整的意思是:以上面所讲的收敛入骨的气势去完成你的动作(身,指身、手、步法等运动),必须顺其自然(即随曲就伸,开合自由),没有故作姿态,那么就易于达到意想的目的,在打拳时得心应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论太极拳的“气”和“劲”
混元太极拳要领之松慢圆匀沾连粘
太极拳的意气运动
李雅轩太极拳精论评赏1~11
李雅轩太极拳拳论 (2) 李雅轩
太极拳精论_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