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失的白细胞
userphoto

2019.12.07

关注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项目,又称血细胞分析,这个检查项目能及时反映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并以此来对疾病进行判断,是医生诊断病情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我要跟大家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于血常规检查的案例。

【案例经过】

国庆节假期期间我值班,负责的是血常规检测,正常开机维护,检查试剂,做室内质控等。按照程序操作后,开始检测标本。

当检测到一个肺病科的患者时,他的历史结果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昨天晚上22:00检测的,白细胞计数(WBC)0.8×109/L(参考值4×109/L~10×109/L),白细胞感觉已经消失了,已经由夜班同事向值班的医生报告了危急值。

根据经验,今天这个患者的白细胞结果也会很低的。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白细胞计数减少,比如病毒感染,药物中毒,X线等中毒,脾功能亢进,以及白血病,解热镇痛药物等。

抗肿瘤类细胞毒性药物等均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如果是白血病[1]或者肿瘤的话,那这个患者可太不幸了,我心里不由得阵阵惋惜。

思考的同时,标本的结果检测出来了,白细胞计数8.8×109/L!不到十个小时的时间,结果相差的太大了!

【案例分析】

我们科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是迈瑞6180c和5390血细胞分析仪,科里的医生负责定期维护和保养,无论是室内质评还是室间质评仪器结果都符合质评要求。我仔细检查仪器状态、样本性状、样本信息等发现都没有问题,住院采血护士也确定患者标本无误。

于是我将昨晚的标本从备份血冷藏冰箱中找了出来,恢复至室温后,充分混匀,在科里医生的帮助下,连同今天的标本一起,用计数池计数,然后分别推片、染色、镜检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发现两次标本的结果都准确无误!

究竟是哪种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我的脑袋里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

于是我拨通了主管医生的电话,向他询问了该患者的详细病史。

患者是一位80多岁的老年男性,于昨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入院,入院诊断为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急性发作。入院时状态欠佳,发热、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该标本为入院后,用药之前进行的检查。

沟通的同时我脑袋里突然想到了一个知识点:白细胞细胞在分化成熟的过程中可以人为的分为干细胞池(多能造血干细胞-粒系定向祖细胞)、分裂池(原始粒细胞-中幼粒细胞)、贮存池(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多贮存于骨髓,是血液中的8~10倍,可随时释放入血。中性粒细胞至血液后,一半附着于血管内壁,称为边缘池;另一半在血液循环中,称为循环池。

我们血常规检测的结果仅反映的是循环池的细胞数量变化,边缘池和循环池的细胞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3],中毒、感染、肿瘤、血液病等病理因素可以打破这种平衡,可导致白细胞计数结果呈大幅度波动。

这位患者入院的时候状态不佳,发热,呈现中重度感染状态,有没有可能是感染引起的循环池白细胞附着于血管内壁呢?

随后我又问了一下该患者的用药情况,医生说,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入院时症状较重,采用了联合用药的方法来控制病情,使用了常规剂量的肾上腺素[4]以迅速缓解患者的气管痉挛状态。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该患者是因为感染引起的循环池白细胞附着于血管内壁,成为边缘池细胞,导致循环池的白细胞计数显著减少,是肾上腺素纠正了循环池细胞和边缘池细胞之间的平衡

肾上腺素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强烈快速而短暂的兴奋α型效应和β型效应。使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

同时,可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β2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低舒张压。兴奋β2受体,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

使α受体兴奋,可使皮肤粘膜血管以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临床上注射肾上腺素主要可以用于心跳骤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

注射肾上腺素后血管收缩,粘附于血管壁上的粒细胞脱落,从边缘池进入循环池,致外周血循环池粒细胞数增高,这应该就是短短十小时的时间前后两次血常规结果差异这么大的原因了。

【案例总结】

该患者在肺病科的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下,已经康复出院,出院前各项检验指标恢复正常。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通常我们血常规检测的白细胞结果仅反映的是循环池的细胞数量变化,某些病理因素如中毒、感染、肿瘤、血液病等可以打破边缘池和循环池的细胞之间保持着的动态平衡,可导致白细胞计数结果呈大幅度波动,因此发现外周血白细胞结果异常的时候切不可盲目下结论:白细胞消失,不一定是白血病或者肿瘤!一定要仔细检查,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

【专家点评】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检验科主任  王乐  副主任检验师

白细胞的减低,有很多种原因,常见的原因有血液病、肿瘤等。某些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也可以抑制白细胞从边缘池向循环池的释放,比如化疗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

一个好的检验人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报告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当遇到异常结果的时候,应该有一份不怕费时费力、积极去寻求异常结果的原因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检验人的高度责任心,就没有干不好的检验工作。本文的作者正是这样一个有责任心的检验人。

【参考文献】

[1]张文萍,魏志惠,张秋萍,et al. 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 37(01):80-83.

[2]何权瀛.COPD的定义及病因[J].中国社区医师,2005(16):9-14.

[3]杨锐,魏文宁,杨焰,等.血循环中白细胞边缘池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09, 22(4):425-427.

[4]王学智.探讨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6):99+102.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国际检验医学传媒、检验医学微信平台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图书馆
跌宕起伏的白细胞为哪般?
重症感染,为何白细胞不升反降?红细胞随之上升?
DC细胞是指什么细胞
提高免疫力有具体指标可循吗?
白细胞减少,中药有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