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肺化痰汤支气管扩张(痰热壅肺证)

桑白皮10 g、黄芩10 g、鱼腥草15g、浙贝1 g、云苓20g、竹茹1 g、天竺黄10 g、连翘15g、瓜蒌皮10 g、枳壳109、苏子10 g、炒莱菔子10g、金沸草10 g、芙蓉花10g、桔梗10 g肺热咯血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小蓟、仙鹤草、丹皮;咳痰量多者加法夏、冬瓜仁;痰质粘稠、难以咳出者加百合、百部、玉竹。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尤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能清泻肺火及肺中水气而平喘,朱震亨云“ 片芩泻肺火,需用桑白皮佐之” ,两者一清一泻,共祛肺中之痰热。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浙贝,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消痈,两者即助君药清泻肺热,又散胶结之痰痈。云苓,健脾利湿,湿去则痰自消;竹茹、天竺黄、连翘清肺化痰,竹茹兼止血之功,连翘消肿散结;枳壳、瓜蒌皮宽胸行气,防止痰气互结于胸中,且瓜蒌皮甘寒润肺,能防止清泻太过而伤阴;苏子、莱菔子、金沸草为降气化痰之品,苏子又归大肠经,有润肠之功,导肺热下行;芙蓉花性平味辛,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为治疗痰热壅肺型肺痈之佳品。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能载药上行。全方具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凉血止血之功

中医学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认识
1概述
支气管扩张症以慢性咳嗽、咳大量浓痰、反复咯血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中医无此病名,可将其归属于中医“ 咳嗽” 、“ 肺痈” 、“ 咯血” 的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咳嗽和咯血的记载。《素问· 咳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也有记载,岐伯臼:“ 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素问.至真要大论》:“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 ⋯ 咳唾血” 该处的“ 唾血” 即指“ 咯血” 。肺痈之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之《金匿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该书记载“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元朱丹溪在著作《丹溪心法· 咳血》中首先明确提出“ 咳血” 的病名,“ 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是。” 《医学入门· 咳嗽篇》:“ 新咳有痰者外感,随时解散;无痰者便是火热,只宜清之;久咳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宜开郁润燥” 。
值得讨论的是:传统中医肺痈病是具有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间等症状,然支气管扩张症咳痰的症状是咳大量脓痰,尚未具有腥臭浊的特点,故尚不能将“ 支气管扩张症'完全等同于“ 肺痈” 。

2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肝、肾相关有关。本病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为肺脏亏虚,连及脾肾,病久则脾肾俱虚,多数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亏虚;外因则为外感风、燥、火之邪,此六淫之邪,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邪热犯肺,蕴结不解,蒸液成痰,熏灼于肺;肺络受损,血溢脉外,证见咳嗽、咳大量脓痰、咯血,故为此病。病变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肺虚为本;热邪、痰浊、瘀血为标。欢迎关注国医大师秘方验方微信公众号(1)热邪:外感风、燥、火之邪,此六淫之邪,由口鼻、皮毛而入者,每都首先犯肺。外邪袭肺,未得及时表散,内郁不解,蕴发为热,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气上逆发为咳嗽;热邪蕴结不解,蒸液成痰,致津亏液耗,阴虚火旺,灼伤肺络,迫血外溢而致咯血。(2)痰浊:热邪蕴结不解,可蒸液成痰;肺失清肃,通调水道失司,痰湿内蕴,气机不利,则为咳痰;子病及母,肺病及脾,脾失健运,津液输布失调,则痰湿内生,“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浊上注于肺,发为咳痰。痰热郁于肺,日久可化热,热邪又可炼津为痰,如此反复。多种因素可导致痰的产生,而痰浊、热邪的长期存在导致该病病情迁延难愈。  (3)瘀血:热邪郁肺,熏灼于肺;肺络受损,血溢脉外;肝气郁结化火,上逆犯肺亦可引起咳血;素体禀赋不足肺脾气虚,脾不统血,血溢脉外可至瘀血形成;久病、热病耗伤阴津,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而致出血。血瘀热壅损伤肺络,肉腐血败则化脓。《灵枢· 痈疽》谓“ 荣卫稽留于经脉之外,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医门法律· 肺痿肺痈门》亦有记载“ 肺痈属在有形之血” 。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热邪、痰浊、瘀血三个病理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常常相互影响,相互兼夹、互为致病因素。

3辨证论治
支气管扩张辨证论治尚无明确的统一,《中医病症诊断治疗标准》将支气管扩张咯血分为肝火犯肺、阴虚火旺、痰热壅肺、气血亏虚四种证型。
郭氏通过临床研究,将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分为外寒内饮型、痰热壅肺型、肺胃热盛型、肝火犯肺型四种;将稳定期分为肺阴亏虚型、痰湿阻肺型及肺肾气虚型。《中医呼吸病学》结合此病的临床特点,将中医分型归纳为两大类:痰热内蕴于肺型和火热灼伤肺络型。前者以反复咳嗽咳浓痰为主要表现,偶有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治法以清热解毒、祛痰化瘀为主,用《济生》桔梗汤加减:二花,鱼腥草各30g,桔梗、浙贝、黄芩、桑白皮、薏苡仁、瓜蒌、海蛤粉各15g,当归、杏仁、桃仁各12g,黄芪20~30g,以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火热灼伤肺络型的主要表现为咯血,治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兼去伏痰,基础方为黛蛤散,青黛、海蛤粉、生地、黄芩各15g,丹皮、桑白皮各12g,当归、桔梗、紫菀、白芨、阿胶( 烊化) 各10 g。

黄氏等采用扶正化痰清热法,以桔梗、麦冬、黄芪、紫草、金荞麦、茯苓、薏仁为基础方,治疗46例证属肺脾气虚及气阴两虚支扩患者,通过观察半年急性加重次数、生活质量、肺功能变化等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中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寇氏等对补络补管汤进行研究,认为补络补管汤对凝血过程的内源性及外源性途径均有影响:生龙牡各30g(先煎),钟乳石、生赭石、冬瓜仁各15g,紫菀、阿胶( 烊化) 、丝瓜络、花蕊石各10 g、三七粉6g( 冲服) 治疗支扩咯血患者18例,其中临床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4.5%。

蒲氏用“ 温药和之” 之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认为“ 痰郁” 是该病的病机,在稳定期以痰湿为病例基础,为脾虚、阳虚所致,“火、热、燥” 只是标证。治痰需清肃气道,痰为阴邪,非温不化,而痰凝所致的血瘀,得温则行,故以“ 温阳宣通” 作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主要治法:党参、黄芪各30g,南沙参20g,茯苓、白术、山药、紫苏各15g,桂枝、防风、陈皮、法半夏、白芥子、桃仁各10 g、甘草6g。


千金苇茎汤是治疗肺痈的代表方剂,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卷十七,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谢氏对苇茎汤进行加味( 冬瓜仁30g,苇茎、薏仁、败酱草、鱼腥草、桔梗各20g,黄芪、党参各10 g,桃仁、当归、茯苓、阿胶烊化、陈皮、甘草各10 g、肉桂5g、细辛3g) 对抗菌药疗效不明显的37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其中虽无治愈例,但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6.5%。

张氏应用加味清金化痰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30例,除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外,口服中药汤剂,方如下:党参、白术、茯苓、桑白皮、瓜蒌仁15g,半夏、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浙贝、知母10 g,橘红、甘草5g,大便秘结加大黄10 g、胸胁疼痛加柴胡12g、桃仁10 g,咯血者加三七粉3g。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培土生金;黄芩、山栀清热解毒;浙贝、桑白皮、桔梗清肺排痈;麦冬、知母润肺生津;半夏、橘红燥湿化痰;甘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祛痰止咳。全方具清肺化痰止咳之效。试验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咯血等主要症状明显由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

王氏认为,顽痰是支气管扩张症咯血发病内在因素,久病痰瘀相兼、气机受阻、血液不行常道而咯血,故治疗当痰瘀分消,以祛瘀为先,予王清任血府逐汤化裁治之,茯苓20g,玄参、麦冬、川贝、白及15g,当归、桃仁、生地、川芎、赤芍、陈皮、枇杷叶、百部10 g、柴胡8g,甘草6g。

丛氏以百合固金汤化裁,临床上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取得满意效果。治疗组56例患者予以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生地、熟地、麦冬、百合、玄参、阿胶、党参、甘草、仙鹤草、藕节、薏苡仁、鱼腥草等。对照组予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及止血药止血敏静滴、云南白药口服。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胸部X片或CT病灶治疗情况,3个疗程( 21天) 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为62.3%,有统计学意义(P
赵氏以镇肝熄风汤加减( 牛膝、赭石、龙骨、牡蛎、龟板、杭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生甘草、浙贝、连翘) 治疗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有效率达83.33%。认为镇制肝阳,清金滋阴自然可引血下行,该方为镇肝柔肝、疏肝清肝之品,也有滋水涵木、清金制木之味,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之效。

温馨提醒: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肺化痰汤.支气管扩张(痰热壅肺型)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效验方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验方
桑白皮的配伍应用
中医咳嗽篇综合资料 [转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