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大家治病疗效好,关键是掌握了这一点(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
小编导读

临床中,不少大夫都会陷入一个怪圈,总是会犯片面性的错误,要不只会跟某一症状死磕到底,要不只看到了表面而没有求其本源,要不只顾辨证而不理病因、病机,这样通通都是行不通的。

古往今来,真正的大家没有一个是这样的,他们在临证中都是做到了胸有全局。什么是胸有全局呢?我们来听一听李士懋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近期直播福利

明天(9日)上午,大家期待已久的首期全国中医药行业新媒体建设能力提升研修班暨第六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工作会就要在云南正式举行啦!明天上午8点开始,我们将通过新浪一直播为大家全程直播会议开幕式,众多行业领导和大咖将有精彩发言!欢迎大家扫描下方左侧二维码下载新浪一直播app观看直播,或扫描下方右侧二维码进入新浪微博,届时可直接观看。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

另外,8月10日上午11点,新一期的悦读中医名家讲堂也将在云南举行,这次我们邀请专家走进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为大家带去3场中医科普讲座,活动现场将有全程直播(观看方法同上)。明天的推文中,我们将有讲座信息更详细的介绍,记得转发给身边的云南朋友呀!

秦伯未是我敬仰的老师,他讲便秘的一课给我印象至深,影响我一生。秦老师把粪便在肠道的运行排泄比喻为河里行舟。船要运行,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河里有水;一是有力的推动,这个力,包括风或橹、发动机的推动。

人体的水是什么?就是津、液、血、精。水能润,犹河中有水,船方能行。

人体的力是什么?是阳和气,犹推动船行的风。

人体的阳气与阴精是如何产生的?乃根源于肾,化生于脾胃,宣发于肺,疏泄于肝,经三焦、膀胱、腠理,达于周身脏腑、经络、器官孔窍,直至毫毛。任何一环节的障碍,都可引发便秘。

引起各环节障碍的原因,无非虚实两类。虚者正虚,包括阴阳气血的虚衰,无力濡润、推荡,致便秘;实者,包括六淫、七情、气血痰食的阻遏,影响脏腑功能而便秘。辨证时,就要全面分析,根据不同病因、不同脏腑病机而辨,不能片面地只知便秘为肠道蠕动障碍而下之。治疗时,据辨证结果而立法、选方、遣药。如桂枝汤、小柴胡汤、承气汤皆治便秘,脾约丸、桃核承气汤、增液汤、增液承气汤等亦治便秘,半硫丸、济川煎、生白术、半夏、芦荟等亦治便秘。治便秘之方药众多,择其方证相应者予之,皆可获效。虽有些方子并不治便秘,但只要切合病机,亦可随手拈来,常获突兀之疗效。理明自然一通百通,全局在胸,全盘皆活,左右逢源。

秦老师讲课颇有风度,深入浅出,既生动又清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便秘一症的辨证论治,也学到了中医的思辨方法和讲课的艺术。我在辨证论治中强调胸有全局,就是受秦老师的影晌。只有胸有全局,才不致临证时只见斑,不见全豹,犯片面、狭隘的错误。

所谓心有全局,就是要对每一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判断要点、治则、治法、方药等,有个全面了解,临证时方能把握全局,全面分析,不致犯片面性的错误。

要能够胸有全局,亦非易事,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根基方能知道每一病证的各种不同病因、病机。而且要有实践的功底,真正会应用这些理论去施治。若仅只空头理论,纸上谈兵,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使理论上知道,也未必会用、敢用。而且脱离了实践,理论上也未必能有正确而深刻的体悟。如理论上知道桂枝汤可治便秘,若未经过实践应用的品悟,即使心里明白也不敢用,心里没底。所以,理论固然重要,实践更重要,要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方能不断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以下,我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胸有全局思辨方法的运用。

1

例一:头痛。

为什么会痛?中医认为气血应环周不休,若气血不通,则“不通则痛”。气血不通的原因,从性质来讲,大致可分为三类,即邪实、正虚与虚实相兼者。

邪实者,当包括六淫、七情、内生之五邪。邪客于头,阻滞经脉则气血不通而痛;或其他脏腑经脉的邪气上干于头,亦可引起头痛。

正虚者,包括阴阳气血之虚。头失正气之充养,经脉无力通达,头亦痛。正虚的病位,五脏皆有阴阳气血之虚,故皆可引发头痛。

虚实相兼者,既有正虚,又有邪实,但权重可不等,或正虚为主,或邪实为主。其病位亦有脏腑经脉之别。

头痛,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出现,亦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主症或兼症出现。故而头痛一症纷纭繁杂,头绪多端,设仅见一斑,则难窥全豹,必然产生片面性的错误。所以,必须胸有全局,全面分析,逐一而迅速地排除,最终确定其症结所在,即辨明其证,据证而施治。

2

例二:痉证。

痉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则口噤、角弓反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吴鞠通于《温病条辨·解儿难》中论痉说:“痉者,筋病也。知痉之为筋病,思过半矣。”真是一语破的。抓住痉为筋之病这一本质,就掌握了理解痉证的关键。痉证无论虚实寒热、轻重缓急,各种不同原因所诱发,皆因筋脉拘挛、收引所致。没有筋的收引拘挛,就不能成痉。

筋脉何以会拘挛?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筋脉能够柔顺条达的生理条件。一是阳气的温煦,一是阴血的濡润,二者缺一不可。造成阳气不能温煦、阴血不能濡润的因素不外两种,一是邪气壅塞经脉,气血不能畅达,筋脉失却阳气的温煦和阴血的濡润,使筋脉拘急而为痉,此为实痉。能够起到阻隔作用的邪气,包活六淫、七情、气血痰食等,此即《灵枢·刺节真邪》云:“虚取之中人也……抟于筋,则为筋挛。”二是阳气虚衰,或阴血不足,无力温煦濡养,致筋脉拘急而为痉,此属虚痉。虚实之痉,皆有寒热之分,故吴氏谓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

就痉证病位而言,邪阻者,有表里之分,六经之别,气血之异;正虚者,有五脏、经脉之殊。

由于痉证原因至繁,所以必须胸有全局,全面分析,以求其本。所以吴鞠通提出:“只治致痉之因而痉自止,不必沾沾但于痉中求之。若执痉以求痉,吾不知痉为何物。”强调了审因论治、治病必求其本的精神。

胸有全局,全面分析,正确辨证,方可治愈疾病。

李老一番话,有没有让你有所启发?

如果你得益于这番话,如果你想了解李老总结的辨证精要,这本书推荐给你——

《 李士懋平脉辨证精要 》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好书)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对脉学的临床和理论进行了深度探索。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脉学心悟、濒湖脉学解索、平脉辨证脉案。本书提出:以“脉诊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本书作者李士懋教授、田淑霄教授历经由“舌诊为中心”到“脉诊为中心”转变,临床前十几年,主要倚重舌诊。因舌诊比较直观,易于观察。然临证既久,发现一些舌证不符的现象,逐渐动摇了作者“以舌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转而渐渐倚重脉诊,反复验证于临床,发现“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多能取得预期效果。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研究者、中医医学生阅读。

随时随地无负担阅读

悦医家移动书馆是首选!

扫描下方二维码,试读本书精彩内容

扫描二维码

免费试读好书

 8 月 粉丝福利日 

活动时间:2019年8月8日即刻2019年8月12日12:00

今天是第11个全国“全民健身日”,我国自古就有健身的理念和方法,其中许多都与中医文化有着深远渊源,比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不知道大家体验过哪些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写下你对传统健身法的感受或了解,留言最受大家欢迎、获赞数最高的8位粉丝,将会分别获得中医精美图书1本!

“健康中国,你我同行”,今天你健身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邪:伤阳、凝滞、收引
洄溪堂主 · 扶阳医学扶的是什么“阳”?
中医病因学说---外感六淫---寒邪
中医里的“寒气”指什么?怎么分辨自己是不是寒气重?邪、伤寒、恶寒、中寒、畏寒、外寒、内寒各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表现?
中医从肝脾肾论治帕金森病!
中医平脉辨证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