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寿带侬兜马路#文庙路(学宫街)153号

好久没有翻书了,这几天又找出早年一直作为外出拍摄和上海老建筑来源依据的《开埠后的上海住宅》(曹炜著)一书,顺手一翻还是有所收获,其中有篇关于文庙路153号的介绍可以和我拍摄的照片对应起来。

文庙路(学宫街)153号是原来黄金荣的弟子王伟雄在1923年建造,王伟雄是作燃料生意。早年做生意唯恐地痞流氓敲竹杠,所以找帮会老大摆个帖子求个靠山很正常,显然王伟雄算不上什么大老板,因为煤炭大王的名头早就是刘吉生了。

这是一个采用中国江南传统建筑风格;三合院形式,并在东侧增加一个开间作为车库等辅助用房,总面积月380平米,从正门进入天井,接着就是客堂间,东西两侧配有标准的前厢房,客堂间西侧配置后厢房,东侧配餐厅北侧设有杂物间、楼梯间、厨房以及狭窄的后天井。二层与一层为同样的空间构成,客堂间上层为前楼,东西两侧各配置前后厢房,杂物间上层为箱子间,厨房间上层为洗涤间,箱子间和楼梯之间设有带浴缸的卫生间,楼梯可以通往晒台,东侧辅助用房的单开间平面构成为:一层由南向北依次为车库、后天井和侧厢房,二层南北各设一个佣人房的侧厢房。(摘自《开埠后的上海住宅》)

书中还写道49年后一直作为房地产公司的办公楼,也有少量的居民入住。

在我实地的探访中可以发现现在通往后面楼梯的通道是后来拦出来的,因为客堂间的天花板上的彩绘曾经是连成一片的。显然原来进入大门后可以直接登堂入室,穿过客堂间就可以上二楼,佣人可以走后门直接进入厨房。

给人印象深的是客堂间的落地长窗、地砖以及天花板的彩绘,当然楼梯也较为细致。是这里周边较为抢眼的石库门建筑。

这栋房子也是我反复拍摄的对象之一,拍摄过白天的状态还要有夜景,还要到里面看看,等到有了无人机还尝试从上面看看。多角度的拍摄可以呈现出不同的信息,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这栋建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远的果育堂街(作者:周云海)
寻访胜利街之79号老民居
街弄拾遗131│再进福佑 08(错落空间)
上海闲话之十六:上海民居精华之石库门文化(二)
【逛上海】双面小街“永康路”
热河路上历史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