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经方学习之路】我与经方的前世今生

说起我跟中医的缘分往远处说应该起源于我外公,外公家是个土郎中,都是自学的针灸和拔罐、刮痧和其他中医知识。

在我儿时记忆中80年代那时候普遍缺医少药,尤其是农村人,小病抗大病拖。就是有病也很少到大医院去看病,除非是一些大病急病。而外公这个土郎中就成了附近村里的香饽饽。

记得小时候住在外公家,几乎每天都有人前来求诊。而记忆中外公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银针和火罐。比如坐骨神经痛,用一根银针从后腰往腿外侧连续排着扎下去几个穴位,有时候针感强烈到就把不耐痛的病人扎的双腿欲跪,但往往扎一到两次就能治愈坐骨神经痛。针对坐骨神经痛再一个治疗手法就是刮痧,或者拔火罐,外公一般让病人褪去长裤,在大腿外侧找最痛的点,然后用刮痧或者拔罐,可能就是发病的阿是穴吧,往往一刮痧或者拔罐,刮痧或者拔罐的部位就很红,甚者乌黑,但很多病人一般来看一两次都能治愈。

一根小小的银针,一根普通的牛角刮痧板,还有一个罐头瓶子(那时候比较穷,玻璃的火罐易碎,记得被我就打碎了一次,外公后来就直接用空罐头瓶子做火罐)就能给病人看好病,真是神奇。再就是用草药方面也是去繁就简就地取材,比如止血用的七七牙(学名:小蓟),再就是治疗烧烫伤熬的鸡蛋油,涂上去几天就好了(可惜那时候太小具体熬制方法不清楚了)以及用来治疗牙痛的马齿苋,这些都是农村常见的草药。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但确实能解决很多健康问题。

自那时起就对中医充满了好奇,也对外公是满脸的崇拜。可惜还未等我长大,88年我才刚上学的时候外公患脑中风离开了我们,现在唯一的物品就是小时候外公送我的一盒针灸,说好的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原来整天说着等我长大教我学习中医的,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

后来大学报考的多家医学院,因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一所农业大学。进入农大后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就是去图书馆自学中医,以前学习中医药都是按传统的医学院教材学习,坚持学习了几年,由于自学不得法,就像一个无头的苍蝇一直找不到方向,偶尔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试服了几次中成药都没有多大的效果,中间逐渐对中医学习丧失了信心。

2010年在一次工作拜访客户的过程中,偶然的一次机会遇到了一个中医老教授,推荐我学习中医不妨先读《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再就是看看一些经方大家的医案,对中医自学者来说入门更容易一些。

但真正的重新学习中医还是2012年自己外出骑单车出了意外,锁骨粉碎性骨折,在深圳一家专业以中医为特色的骨科医院做的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但术后恢复的不是很理想(当时家人想让我回老家做中医保守治疗,无奈距离北方老家太远就接受了在深圳手术治疗)手术后,患侧锁骨短了一截,以前爱玩的单双杠和俯卧撑再也做不了,手术康复后做了几次俯卧撑锻炼,一用劲患侧关节和肩关节就痛。2013年下半年取出骨折打的钢板后开始决心重新系统的自学中医,这次学习按照那个中医老教授指点的思路开始学习。

还记得那个中医老教授讲过的话,中医学一般要经历三个过程,第一阶段就是看山不是山,第二个阶段看山是山,第三个阶段看山不是山。作为初学者,刚学习伤寒论第一遍的时候真的是文辞艰涩难懂,一看就容易打瞌睡,第一遍朦朦胧胧晕晕乎乎的总算把整部伤寒论从头看到尾。再次感谢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第二遍的学习是跟着郝万山老师的视频讲座学习的。视频加课本精读总算对《伤寒论》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总算感觉有一个具体的轮廓,通过不断的学习知道了更多的经方名家,比如现代的北京的刘渡舟,山东的李克绍,山西的赵明锐,南京黄煌,岭南的邓铁涛,黄仕沛,西南的吴宗衡。以及近代的曹颖甫,张锡纯等经方大师。每个大师的医案都精彩并且获益匪浅。

学习中医要读好书,多读书,但不要读死书,正如李克绍前辈所言:“所谓名家,只是说他们对于《伤寒论》的某些方面,或某些问题,有独特的发挥和创见,这并不等于他们的注解和论述都是完美无缺的。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虽未被人们看作是名家,但在某一个问题上可能有独到的见解。因此,要选择关于《伤寒论》的辅导读物,就不要单从名家这一概念出发,名家也好,非名家也好,只要诠释得恰当、合理,就应当采用;不恰当,不合理,就应当摈弃。”读前贤名家的论著和医案是快速理解和掌握经方基本理论的基石。但仅仅书上得来的知识还远远不够。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正如黄仕沛老师曾在(医之以讹传讹者多矣--间歇性跛行案)里用芍药甘草汤时提到他和弟子们对芍药的再认知。我们从大多数书本上都知道白芍味酸,实际真的如此吗?再者芍药《本经》曰:“苦平”,不知何时起谓味酸。黄师弟子韦淑敏医师即往中药房取白芍嚼之,果味苦,全无酸味。

对中药尝试开始的时间比较早,比如甘草味甘,止咳化痰,是我小时候接触到的最早的中药;巴豆,比如外公曾经告诉我,巴豆下利喝热水能加重下利,喝冷水能够止痢。桔梗利咽化痰的效果也不错。

以前用中药主要以用单味中药或者中成药为主。自15年开始用经方。比如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给家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当时由于初用附子只用到20g,一般服用两到三副家母就能感觉到关节痛感明显减轻。自己也亲自体验过桔梗汤、麻黄汤,经方疗效真的效如桴鼓,也是因为亲自体验了经方的神奇也对学习经方充满了信心。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先写到这里,前段时间尝试了苓桂术甘汤和桃核承气汤,等稍作整理后跟大家一起分享。

中医讲究个性化治疗,具体病案具体分析,

转载仅供学习参考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猜你还喜欢【点击文字直接阅读】

你的牙痛老毛病为什么反复发作不除根

【经方观止】白虎汤

《中医十大类方》白虎汤《伤寒论》

《熊寥笙伤寒名案选新注》麻杏石甘汤证

《中医十大类方》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张锡纯麻杏石甘汤治肺痨验案一则

【中医十大类方】麻黄汤

《伤寒九十论》容易误治的麻黄汤证

【经方临床】麻黄汤运用心得(温病应用)

【太阳病兼肺寒气逆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咳喘案

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变异性咳嗽案

【妈咪早知道】儿童咳嗽不要一味止咳

柴朴汤治咳嗽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低热案

小柴胡汤 治长期低热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刮痧拔罐(4)
刮痧器 刮痧拔火罐 中医刮痧疗法 刺络放血疗法 放血拔罐疗法
名家医案精选练习(第12期)
中医名家医案妇科
陈瑞春:几十年来我确实做到了“用伤寒”
我喜欢的中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