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再造散,【主治】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解表剂。

   再造散,【主治】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解表剂。

【出处】 《伤寒六书》

【组成】 黄芪 (6g)   人参 (3g)   桂枝 (3g)   甘草 (1.5g)   熟附子 (3g)   细辛 (2g)   羌活 (3g)   防风 (3g)   川芎 (3g)   煨生姜 (3g)   (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古代用法: 水二盅,加大枣二枚,煎至一盅。槌法再加炒白芍一撮,煎三沸,温服。

现代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证治机理】 本证为素体阳气虚弱,复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是外感风寒、邪在肌表之象。热轻寒重与肢冷嗜卧、神疲懒言、面色苍白并见,则是素体阳气虚弱,又感风寒之征。素体阳虚,四肢失于温煦,故肢冷嗜卧;阳气衰微,故见神疲懒言、面色苍白、脉沉细无力。“阳加于阴谓之汗”,若阳气虚馁,无力作汗,“服发汗药二三剂,汗不出者”,此为“无阳证”(《伤寒六书》)。若强发其汗,易致阳随汗脱,惟有助阳益气与解表散寒兼顾,方为两全之策。

【方解】

君药- 桂枝、羌活: 君以桂枝、羌活。

臣药- 防风、细辛: 臣以防风、细辛。

君臣相伍旨在发散风寒。

佐药- 熟附子: 温补元阳。

佐药- 黄芪、人参: 补益元气,既可鼓舞正气以利发散,又可防阳随汗脱。

佐药- 白芍: 养血敛阴,合桂枝有调和营卫之意,并制附、桂、羌、辛诸药之温燥,虑其微寒有碍解表,故炒制其性。

煨生姜、大枣: 煨生姜温胃、大枣滋脾,合用以助脾胃升发之气,滋汗源以助解表。

使药- 甘草: 使以甘草调和药性。

诸药相合,共成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之功。

【配伍特点】 本方解表药与益气助阳药同用,助阳益气,助正达邪,且汗不伤正,补不碍邪。

【辨证要点】 本方为益气助阳解表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为辨证要点。

【方歌】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黄细辛附子汤
李士懋:发汗法不仅仅是用于解表
这样的中医治病,您不服来辩!
论伤寒谈解表
李士懋:发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
千古名著《伤寒论》,学好第一条是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