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情的力量》

踏出知识孤岛得到温暖智慧世界

 

你好,欢迎你来到温暖汇图书馆一座属于你自己的图书馆

 

你好!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共情的力量》。通过学习,你会了解到,通过共情,我们都可以成为抚慰自己、帮助别人的高情商人士。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总避免不了迷茫、无助、悲伤甚至绝望的时刻。比如,亲人突然离世;爱人出乎意料地背叛;很想爱一个人,却总是无法明白他的心思。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可能经历事业不顺、情路坎坷、投资失败等等。这些事情像一张无形的网,让人深陷在自责、苦闷、孤独和恐惧的黑暗中,找不到出路。我们会想,如果能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帮助我们看透人心、治愈自己同时也温暖他人,那该多好啊。

 

《共情的力量》这本书告诉我们,共情,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的,那种看透自己、治愈人心的能力。它就像一道灿烂的阳光,能驱散迷雾,带领我们穿越痛苦和恐惧的黑暗。这本书不是一本学术论著,没有一系列让人头疼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个真实案例,为我们讲述与共情有关的知识和技巧,引导我们利用共情抚慰受伤的灵魂。曾经获得心理学终生成就奖的、全球千万畅销书《情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向读者大力推荐这本书。同时,这本书也是全球心理学权威机构,美国心理学会推荐的必读书籍。

 

《共情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经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职,创立了Facebook“共情与善良工程”项目和领英“健康共情成就小组”,对身心治愈有着丰富的经验。亚瑟的弟弟大卫因吸毒和犯罪被全国通缉,逃亡国外,并在约定好回国的前一天,自杀身亡。这件事对亚瑟的打击是无法形容的,他每天都在思索,在弟弟最绝望的时候,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他用全部精力对人性进行反思和研究,并应用于他的治疗实践中,而他花了23年心血进行的发现,全部都为我们整理在这本书中。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接下来我将告诉你关于共情的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个是: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能帮助我们看透人心,从而抚慰自己和他人。

 

第二个是:我们该如何表达“共情”,才能做到真正理解他人、给他人带来希望。

 

第三个是:我们该如何通过共情接纳自己、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聊聊第一个内容: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能帮助我们看透人心,从而抚慰自己和他人。

 

在开始聊共情之前,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大卫的故事,因为亚瑟的弟弟大卫是他研究共情的开始。

 

大卫曾是一个健康帅气的年轻人,但当他上了大学后,开始厌学,离开了学校去寻找工作。求职中的挫败,让他渐渐失去了自信。他想去参军,却未能如愿。回家后,和一群同样辍学的人混在了一起,沉迷于酗酒、吸毒。

 

一次,大卫在酒吧喝酒时,几个熟人在计划抢劫,并求大卫帮他们开车。大卫没有意识到这是犯罪,就同意了。不幸的是,被抢劫的商店老板心脏病发作死了。大卫害怕得逃到了国外。

 

一天,在国外的大卫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给他请了律师,让他回家来。

 

大卫害怕坐牢,在哥哥的恳求声中,他哭了。他对哥哥说:“我爱你,告诉妈和爸,我也爱他们。”

 

但第二天,大卫注射了过量的海洛因,自杀了。

 

亚瑟非常痛苦,他一遍遍回忆着与大卫的对话,日日夜夜思索:大卫是怎样失去他曾经拥有的东西的,而怎样做才能挽救大卫的生命呢?

 

那时候的亚瑟,已经拿到了心理学的硕士学位,但传统的心理学,是将病人按症状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抑郁症、强迫症等等,每种症状都有规定的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

 

按照这些理论虽然可以诊断出大卫的得病类型,但却根本无法解释到底是什么熄灭了大卫活下去的意愿。

 

亚瑟想起大卫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你!”大卫很少对哥哥说爱,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肯定正是他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他在向哥哥祈求一线生机,想知道自己也是被爱着的。

 

而亚瑟呢?他正在心里为大卫的不负责而愤怒,他完全站在了大卫的对立面,并没有听出大卫话语背后的意思。他没能让自己对大卫说:“我也爱你”。

 

大卫一定是感觉和所爱的人失去了连接而丧失了活下去的愿望。

 

当大卫被毒品孤立在一边,当他的求助哭喊得不到回应,他以为和家人所有的关系都被切断而无法恢复了。他内心充满了羞愧、恐惧、内疚和悲痛,丧失了所有的希望,才走向了绝路。

 

而你,是不是在某一刻也和大卫一样,觉得孤独无助。又或者是不是在某一刻,你也和作者亚瑟一样,面对亲朋好友的悲痛,却不知道怎么陪他一起面对。

 

而作者亚瑟从大卫的死中找到了答案,他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连接的信念,需要带着悲悯之心去认真聆听,这样就能够看透他人的内心和灵魂,说出安抚他人的话语,让他人永远都不会放弃希望。

 

亚瑟将这个过程称为共情。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共情呢?

 

共情是一种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

 

在共情中,我们倾听别人的话语、观察他人的表情、接收他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共情的行为就是构成友情、爱情等亲密关系的基础。

 

但是有两个关于共情的误区,我们要注意一下:

 

第一,我们要知道,共情不是同情。

 

共情和同情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说共情和同情都是和他人一起分享恐惧、悲伤、愤怒和喜悦等情绪,那么,同情是和他人肩并肩一起分享,共情则是和他人融为一体进行感受。

 

也就是说,在同情中,两个人各有各的体验,我们不用走进别人的生活,就可以对他人施以同情,比如我们可以同情山区上不起学的孩子,还可以同情国外生活在战火纷飞中的人民。

 

而在共情中,两个人共享着同一种体验,你必须以对方为中心,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基础上才能做出自己的回应。

 

比如,朋友要到一个新单位工作,心里有些紧张,你安慰她说:“我理解你,每个人到新单位工作都会紧张的!”这种说法就是“同情”。

 

如果你心怀共情,就应该明白:你不是朋友本人,所以你不可能马上就理解她的紧张。

 

而真正的共情,是需要你全神贯注地倾听她内心的困惑,而不是过快地做出回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分享属于她的独特感觉。

 

我们要了解共情的第二个方面是,共情开始于充分的了解,但共情并不止于了解。

 

共情让我们能准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但带着这种理解做出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愿意或者不会把感受转化为行动,那就不是真正的共情。

 

真正的共情不是简单说一句“我明白你的感受”就可以了,它要求我们在深切感受的基础上仔细思考:我能做些什么?我怎样才能帮上忙?

 

共情不会自动带给我们答案,但它会督促我们不断提出问题、并在进一步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带我们进入一个可以互相了解的亲密空间,在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采取行动。

 

以上就是关于共情的第一个方面:什么是共情,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共情是一种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做出回应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我们提高情商、看透人心、建立与他人的亲密连接。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关于共情的第二个内容:我们该如何表达“共情”,才能做到真正理解他人、给他人带来希望。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共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情商,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连接。

 

这种与他人建立连接的过程离不开表达。只有通过表达,我们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打动他人内心的语言,让对方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心意。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向别人表达共情呢?

 

为了更好地表达共情,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首先,提问的时候,不要使用封闭式问题,要用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是只需用简短的话语进行回答的问题,问题里总是自带了答案。

 

比如,你去见朋友,发现他不高兴,你问:“呦,这是对我有意见吗?”这就是封闭式问题,你心里已经得出了朋友对你有意见这个答案。

 

而开放式问题需要回答者自由发挥,问题里没有任何已经形成的答案。

 

如果你问朋友:“为什么脸色不好看啊?是有什么事情我不知道吗?”

 

这就是开放式问题,你是在表达共情,表达想与朋友进行真诚沟通的想法。

 

其次,在表达共情的过程中不要匆忙下结论,而是要让故事充分展开。

 

现代的每一个状态都离不开过去的印记,我们需要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旧有的生活是怎样影响当下的。

 

但是,过去的事情也并不能完全决定现在。

 

过去从没有登上过5000米以上的山峰,不代表现在不会,过去没有在某个领域成功的经验,不代表现在不会成功。

 

共情让我们关注当下,不带偏见地认真倾听每个人独特的故事。

 

人都是不断改变的,每个人都有发生转变的可能。

 

同时,表达共情时,我们还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

 

人的头脑和躯体之间是紧密相联的,愤怒的时候会心跳加速,恐惧的时候会全身紧张。如果你和对方有共同的情感,也会有同样的躯体反应。

 

比如,妈妈轻轻地拍着孩子睡觉,她的心跳也会慢下来。而吵架的双方都会血压升高,肌肉紧绷。

 

所以,共情不但通过头脑,也通过躯体,不但是一种心理反应,也是一种生理反应。

 

这种心理同步是共情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表达共情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语调、姿势对别人产生的情绪影响。

 

表达共情的最后一个方法是要注意设定边界。

 

设定边界的意思是要分清对方和自己的事情的界限。因为,为了减轻对方的问题而进行自我暴露,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

 

比如,闺蜜向你诉说老公不顾家的烦恼,一般人会回应:我的老公还不是一样。

 

很多人都以为,这种自我卖惨的行为会减轻对方的痛苦。但实际上,在分享的那一瞬间,对方可能会好过一点。但长期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不会真正地安慰到对方。

 

共情要求我们不带偏见地去倾听事情深层的意义,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需要和担心上,而谈我们自己的事情反而会让对方更焦虑。

 

上面就是关于表达共情的四个方法。

 

通过表达共情,我们才能将心中的那份理解展露出来,并指导我们的行动,以积极的方式带给他人希望。

 

以上就是关于共情的第二个方面:我们该如何表达“共情”,才能做到真正理解他人、给他人带来希望。表达共情时,我们要多使用开放式问题、不要匆忙地下结论、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合理地设定边界。通过表达共情,我们可以建立和他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并根据这份理解采取行动,以积极的方式带给他人希望。

 

【第三部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共情的第三个内容:我们如何通过共情接纳自己、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我们已经知道,共情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带给他人希望,指引我们建立和他人的亲密关系。

 

其实,共情还能让我们接纳自己,从而激发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和热情。

 

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坷,但有的人总能乐观地看待问题,忘记过去,重新开始;而有的人则会在痛苦的深渊里无法自拔,整日郁郁不乐,甚至最终会走向绝路。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宽恕自己和别人曾经的过错。

 

大卫死后,亚瑟陷入深深的痛苦和愤怒之中,他想象着大卫的绝望,却找不到进入他内心的道路。

 

多年的共情经历无数次把他带回过去,他越来越深地了解到,大卫的死是因为感到羞耻和自责,因为他无法宽恕自己。

 

他相信,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应该有把握挽回大卫的生命。但是,没有挽救大卫的事实,也让亚瑟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宽恕自己。

 

经过日复一日地与病人的共情实践,他终于明白了,当时的他已经尽力了,现在的他再有办法也无法回到过去,他要做的只有宽恕自己,活在当下,为活着的人竭尽全力。

 

亚瑟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宽恕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要真正做到宽恕,一般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要能觉察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这个世界是复杂无限的,我们每个人都根本不可能完全看懂这个世界,那就注定了我们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存在着不正确的认知,做着不正确的事情。

 

但共情告诉我们,我没那么好,你也没那么好——但是这都没关系。

 

共情认为,人生并不完美,幸福也并不是人生的常态,在每一个幸福的间隔之间,总会有痛苦、困惑、悲伤和绝望的时刻,但正因为这样,幸福才会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时刻。

 

而那些曾经受过的伤,也会构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让我们变成更强大的人。

 

第二个阶段是去找寻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不完美。

 

在这个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局限性,是什么防碍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我们到底是哪里没有看清楚,我们还能为此做些什么。

 

比如,你负责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失败了多次,一般人难免会想:我真笨,我总是什么都干不好,并为此感到受挫。

 

但共情则要求我们就事论事:每个人都不可能总是正确,这个项目没做好,到底是因为哪个因素没考虑到呢?找到失败的原因,再为此全力以赴。

 

第三个阶段是走出去,通过与他人共情、借用他人的视角寻找更好的方法。

 

有时候,即使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完美,但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仍然会陷于一种思想怪圈中找不到出路。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自身向外、走向他人。

 

共情让我们可以参与进他人的生活,明白他人的想法、与更有力量的人进行连接,在与互相关爱的人之间的来回互动中,用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想法里的偏激和不成熟。

 

第四个阶段就是要做出改变。

 

这个阶段,我们要再从他人的视角回到自身,用扩展后的视野,让自己发生改变和延展,从而超越原来的自己。

 

宽恕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比如:用写日记的方法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可以释放不良的情绪,减少让人烦恼的压力,还有可能无意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我们还可以写出困扰自己的问题然后烧掉、用这种方式抹去所有的内疚、怨恨和愤怒。

 

总之,用适合的方法解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让我们超越自身,成为最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关于共情的第三个内容,共情能帮助我们用更宽广的视野看待生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宽恕让我们不再悔恨的过往,将自己投入到与他人、与生活的更深入、更有意义的关系之中。

 

【总结】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关于共情的三个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能帮助我们看透人心,从而抚慰自己和他人。在这个话题中,我们通过大卫的故事,深刻体会到共情是我们获得亲密关系的柔化剂。但共情不是同情,它开始于理解却不能止于理解。只有将共情付诸于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我们说到通过向他人表达共情、做到真正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的方法。按照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如何向他人表达共情,把自己的感受转化为直击他人灵魂的语言,以及如何在共情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对他人有利的行动。

 

最后我们说到了:如何借助共情接纳自己、宽恕自己和他人,重燃对生活的希望。通过实现宽恕的四个阶段和两个方法,我们要让自己用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生活,忘记过往、着眼未来,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之间更有意义的关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今天的内容,你能学习到如何通过共情获得高情商,从而能够抚慰自己和他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情,我们真的做对了吗?
人性的弱点摘录(收藏)
两性关系|| 接纳Ta本来的样子,才能体验真正的亲密感!
错把同情当共情,这样刻意培养出的孩子“弱爆了”
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
坚决不做标题党,但这篇鬼谷子文章的确不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