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荒唐言论,为了抹黑生产队,就说当年的农民都是懒汉,

别为了抹黑生产队,就说当年的农民都是懒汉,一条评论引发的思考

我的文章有一部分是回忆生产队时期农民的劳动生活的。目的是让当年那段历史留下一点记忆。同时宣传农业集体化的巨大优越性。我的文章引来朋友的热烈评论,绝大部分评论都是正面的。也有极少评论是负面的。这很正常,谁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的权力。但有些朋友的评论说得很离谱,不仅观点错误,还背离事实。有一个朋友私信我,是这样说的:

生产队正是因为你这样众多的懒汉子自已不想出力,总想依赖他人,把他人的劳动成果来瓜分,结果自已不想干,他人也不原意为别人干,结果大家都不干了,结果大家都受穷你就原意了......其实你们这种人及无知无能加,愚昧,狭隘,红眼病,往人穷......

评论太长,只节选主要的。主要意思就是,你怀念生产队吗?你宣传集体化吗?你想搞集体化吗?那么你就是懒汉。你就是想瓜分别人的劳动成果,大家都不想干,一起受穷。最后还加上一连串的贬义词来污蔑我们。

里面有好多错别字,句子也不通顺,我也没有改正,原样照搬过来。

刚才说了,谁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应该尊重事实吧。

生产队时期的确很穷,因为产量上不去,粮食少,有没有工副业收入,还要缴很大一部分公粮。大家吃不饱肚子就很正常。但是把粮食产量低的原因全归罪于生产队这种生产方式上,并且因此就把农民说成是懒汉,这就不尊重事实了,并且还带有恶意。

生产队时期粮食产量低,是因为农民懒惰吗?这不仅是在抹黑生产队,也是在污蔑农民。

农业生产搞得好不好和人有关,因为庄稼是靠人来来耕种的。当年的粮食产量的确很低,现在的粮食产量的确很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当年农民懒惰,现在的农民勤快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决定粮食产量高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生产力高低的问题,是科学技术能否跟得上的问题。决定产量高低的因素有那些呢?首先是良种。只有种子具有高产的潜能,提高产量才有可能性。种子不具备高产性能,你无论多么勤快,下多少工夫,都不能获得高产。当年的那些种子拿到美国拿到日本去种,同样也不会获得高产。还有就是化肥农药和机械,这些因素是缺一不可的。而当年生产队连一样都没有,怎么能高产呢?事情凑巧,分田单干之后,很短时间内,良种化肥农药都有了,怎么能不高产呢?

要说在土地上下的功夫,现在连当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当年的农民几乎是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干,耕种除草施肥收割脱粒,没有一天闲,庄稼地的杂草没有现在百分之一多。

所以,把当年贫困的原因完全归结到生产队归结到集体化上,是没有事实根据地的。

那么,当年那些热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的人,那些现在还怀念集体的农民,都是懒汉吗?都是自己不想干,一心想着瓜分别人劳动果实的人吗?

刚才说过,这是对农民的污蔑。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质朴的一群人。他们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创造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奇迹。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当年生产队时期,看看那时的农民是怎样生活,怎样劳动的。生产队时期社员的收入绝大部分都来自生产队的分红,挣工分是农民的第一件大事,只有挣到工分,才能分到粮食。所以对去生产队干活这事,都是第一重视,谁也不敢轻易缺勤,甚至不敢迟到,因为迟到也是要扣工分的。

生产队的农活虽然不像工厂那样精确衡量出一件产品的工值,但是也是按照干多少活才能得到多少工分的。比如收一亩小麦十五分工分,你得把小麦割完才能得到工分,锄一亩豆田十分工分,你得把豆田锄完才能得到十分工分。并不是网上抹黑那样,出工不出力,磨洋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当然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是有的。懒汉也是有的。但那绝不是主流,绝不是农民的主体形象。正相反,为了多得工分,大家谁不是拼命干?懒汉现在没有吗?恐怕更多吧。

除了生产大田,社员们还有每人一分地自留田。一家十来口人,那就有一亩多地自留田。种植自留田更辛苦。生产队集体有耕牛,粗重活由牛来干。而自留田全凭铁锹和䦆头。为了不耽搁队里上工,自留田的农活都是在上工前或是放工后来干。晚上队里放工后,摸黑在自留田干一两个小时。早上起大早,再去干个把小时,到上工时间,就匆匆忙忙去队里上工。

这是男人的活。女人放工后就要抓紧做饭。晚上做针线活,那时没有裁缝(后来才有),也没有卖现成衣服的,一家老小的衣服鞋帽全要女人一针一线去缝制。早上还要起早推磨。一天不推磨就一天没饭吃。

不但是大人是这样,小孩子也早早就要参加劳动。七八岁的小孩就要下田割猪菜,家里养一头猪,没有粮食喂养,全凭野草野菜做饲料。而采集野草野菜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小孩完成。小孩长到十二三岁,就有新的任务,割牛草缴给生产队喂牛,挣工分。开始养活自己。等到小孩长到十五六岁,就正式参加生产队劳动了。我从十五岁开始,一边上学,一边在队里干活,挣得工分就够养活我自己了。

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都得这样干,你不这样干,日子就过不下去。请问,这就是某些人口中的懒汉吗?再说一次,懒汉是有的,但是没有现在多,也不代表农民的整体形象。

2021.1.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产队集体生产让步给承包到户,不是生懒汉而是束缚了生产力
集体化是为我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种田有饭吃(散文)
忆往日“青黄不接”
我所经历的生产队时期
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劳动,农民一天挣十分工,仅值几毛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