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如何打造社群化的商业模式?

张口道真相,闭嘴观核心。亲爱的读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小强哥,欢迎继续收看杨小强频道。(本章阅读时长约为3分钟)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一、什么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当然,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是可持续性盈利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是基于跟用户的深度交互,情感与信任的建立是实现商业价值的唯一途径。

二、社群化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

社群的核心是用户思维。目前社群是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最短路径,最易形成强关系,建立情感与信任。

一个好的社群,能够实现多次变现以及通过口碑裂变传播不断引进新的流量。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筛选的过程,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业模式是根植于产品本身的,几乎没有一套通用的商业模式可以用在任何一个产品上。

社群也一样,由于社群种类多种多样,我们不可能用一种商业模式去套用所有的社群。同样的商业模式,可能用在别人身上收益颇丰,用在自己身上却收益甚微。

如果你决定把社群商业化,你就需要思考以下问题:你的企业怎样跟社群相结合?你的企业加上社群会延伸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每个社群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再配以持续的深度运营,才有可能收效。

所谓社群商业模式,就是社群成员通过在社群中连接和互动,建立信任,然后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共同创造经济价值。

社群商业模式有很多,目前已经实现经济变现的社群,简单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四类:

会员制社群

产品型社群

流量型社群

工具型社群

我们分别来聊一聊。

1-会员制社群

会员制玩法已经成为主流,会员制的核心逻辑是通过预收费增加用户的沉没成本,让社群成员留存在鱼塘中持续进行消费。

会员制社群,本质是提供服务。

当然服务的范围很广,包括提供行业资讯、提供行业中的资源链接,提供展示平台,提供知识和答疑等等。

会员制社群的盈利模式,毫无疑问是会员费。而用会员制做变现的条件,是具备长期输出内容的能力,靠内容的输出来吸引流量。

目前会员制社群做的比较好的有吴晓波频道、樊登读书会、大熊会等等。

在这些社群中,对于激励社群成员的方式是特权、积分、返利等等。

2-产品型社群

很多人认为,只要把人拉到一个群里,然后在群里卖货就是产品型的社群,

其实,作为产品型的社群,有一个很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做一个不能轻易模仿复制的产品,并且能够通过社群运营来给用户带来极强的参与感。

产品型的社群要想持续存活,本质上就必须要依靠产品口碑营销。

与用户构建深度链接的社群,比产品质量过硬的基础条件下,社群能够轻松地让用户成为产品的口碑传播者。

因为这是由一群有相同兴趣、价值观、认知的人群聚在一起,所以能轻松地产生群峰效应。

他们在一起交流、互动、感染、协作,这样本身就可以对产品实现“反哺”的运用。

产品型社群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前提得吸引精准的目标用户,需要一个让人一接触就无法抗拒的爆款引流产品或者是服务。

3-流量型社群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人聚集起来,再推广产品和服务。而这个产品和服务不局限于自己的产品或某种产品,变现的方式非常灵活自由。

流量型社群的主张是:有一个基于同样的兴趣、价值观而聚集在一起的社群,在社群里面群成员互动稳定且粘性高。

那么,当流量型社群达到一定的体量和规模,那么社群就形成了一个渠道,后端就可以去接各种广告,各种项目进行推广。

简单来说,就是把大家聚集到一起以后,再抱团去赚钱。

比如现在比较常见的拼多多砍价群、知乎互赞群、电影下载群、小程序互助群等等。

很多人建立了这种拥有精准流量的社群之后,只要社群成员对社群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有了,就可以在里面推广其他产品,比如课程分销、小说分销等等。

4-工具型社群

要做工具型社群,主要就是找到用户的痛点,然后提供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工具,通过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用户粘性。

比如说,做社群运营的人群有什么痛点呢?

社群无法自动化管理——于是就有了社群管理的机器人工具

裂变过程中无法自动切换——于是就有了活码这样的工具

社群无法沉淀语音——于是就有了导出语音这样的工具等等。

总之就是,做工具型社群,需要具备引流能力和解决用户需求的能力,也就是说,用户有什么需求,你就能够马上给出一个解决对应问题的工具,就是得熟悉各种工具的获取途径和使用操作。

文章最后分享一个观点:

如果一个社群不去有意识地打造品牌活动,让别人一看见这个活动就能够联想到这背后的社群组织,那么这个社群的生命力也是堪忧的。

一个好的社群一定会朝着打造品牌的方向去发展,不管是个人品牌还是公司品牌,通过社群去成就一个品牌,使得社群成为品牌价值的表达和品牌文化的承载体,然后通过品牌延伸来构建社群生态矩阵。

毕竟在多数情况下,社群的商业利益还是来自于当社群成为品牌之后,跨界整合资源提供的服务和链接的机会。

(文章来源众公号:杨小强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读懂这6大商业模式,你就知道怎么“互联网 ”了
读懂这6大商业模式,你就知道怎么“互联网+”了
未来商业模式-----互联网 社交 圈层,有多少人能看懂???
【互联网】互联网思维2.0下的六大商业模式分析
社群的商业价值以及变现方法
六大商业模式,读懂“互联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