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2年一位摄影师走进中南海,问毛主席:您还记得那两个小八路吗?

前言

有这样一张广为流传的经典照片。毛主席和两个小八路在路边交流聊天,毛主席的高大身躯和小八路形成了反差,毛主席好像在教孩子认字一样,用手指在手心写着什么,两个小八路专心地看着。

图|毛主席和两个小八路

一个摄影师看到这一幕,觉得太亲切了,随后马上按下快门,这一刻被抓拍下来,成为了近代历史上的一张经典照片。

时隔20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来到中南海,见到毛主席便问:“主席,您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两个小八路。”

毛主席笑着说:“记得记得,你可以帮我找找他们,想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

事情发生在1939年春末夏初之际,在延安的抗大前黄土边上,毛主席和偶遇的两个小八路亲切交谈。

这一幕被摄影师石少华看到马上拍了下来,这一幕的背景是延安的黄土高坡,一个领袖和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弯腰交谈,显得那样亲切自然。

照片里的毛主席把左手摊开,右手在左手的手心写着什么,为了让两个孩子听的更清楚,毛主席弯着腰低着头。

从两个小八路的衣服看,他们穿着草鞋,而且衣服是部队的正规服装,衣领上都有红领章,说明是正规战士。

当天毛主席乘车赶到延安抗大做总结大会,路上看到这两个孩子跑了过来。15岁的安定保和14岁的刘长贵十分激动。

毛主席下车后说:“小同志,你们今年多大了?”

刘长贵说:“我14,他15。”

毛主席又说:“你们这么小就参加革命,为什么呀?”

刘长贵说:“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

周围的大人都笑起来了,周围有人问:“你们知道这位是谁吗?”

刘长贵抢着说:“我知道,他叫毛主席。”

毛主席摇摇头说:“不对,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

照片上的毛主席在低头比划着什么,想必应该是在告诉他们“毛泽东”三个字怎么写,但由于当时的知情人很少,毛主席和两个孩子说了什么,并不知道。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摄影师石少华聊天时,突然想起来了这两个小八路,开始了寻找这两个十几岁就参加革命的小八路的道路。

石少华和小八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

由于当时全民抗日的呼声很高,在华北地区很多群众都自发参加八路军打鬼子,其中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小八路。

比如影视剧中著名的白洋淀嘎子等,那么和毛主席的交谈的两个小八路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新中国成立后,这两个小八路还活着吗?他们的生活怎么样?这都牵动着摄影师石少华的心。

石少华,广东人,1938年奔赴延安到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一直从事摄影工作,这张毛主席和小八路的照片就是石少华所摄。

图|石少华

新中国成立后,石少华担任中央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新闻摄影处处长、新华通讯社新闻摄影部主任等职位。

1962年夏天,石少华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毛主席得知后,专门邀请石少华到中南海做客。

毛主席不管是在延安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都有专门的摄影师记录会议等资料,石少华虽然在延安时间不长,但和毛主席结下了深厚友谊。

在当年的很多照片背后,为了分辨是出自谁拍摄之手,一般都会在照片背后写上摄影师的名字,但是这张照片后面并没有名字。

在饭桌上闲聊的时候,石少华问毛主席:“主席,您还记不记得当年我给您拍过一张您和小八路聊天的照片。”

毛主席爽快地说:“我当然记得,这张照片我很喜欢,一直珍藏着。”

说着,毛主席便让秘书拿过来一个相册,除了这张照片,还有一张和农民亲切交谈的照片,也是出自石少华之手。

图|毛主席在杨家岭和老乡交谈,石少华拍摄

两张照片都是抓拍,领袖与士兵、领袖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毛主席问:“为什么这张照片上没有署名呢?”

石少华告诉毛主席,当年他离开延安前,把在延安拍摄的几百张底片全部留在了延安抗大,后来因为日军轰炸,可能丢失了,为了避免发生误会,之后也没有去认领

毛主席听到石少华的话,十分感动,他说:“不错,我记得就是你拍的。”

两个人聊了很久,石少华说:“主席,您还记不记得这两个小八路叫什么名字。”

毛主席皱眉想了好久,摇摇头说:“时间太长了,而且就见过一面,记不清楚了。”

图|石少华拍摄

石少华告诉毛主席,这两个小八路这么小就参加革命,如果他们还活着多好啊。

毛主席也说:“是啊,我也很想找到他们,看看他们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了,问一问他们还不记得当年照片里的事情。”

由于毛主席日理万机,时间也长,当年和两个孩子说的很多话都不太记得了,如果可以找到这两个孩子,也算是完成了毛主席的心愿。

从中南海出来后,石少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两个小八路,把他们带到毛主席面前。

图|石少华作品

寻找小八路

石少华认为,既然要找这两个孩子,就要先找他们当初的编制,看看到底是哪一个师部,或者哪一个团的。

为了得到准确消息,石少华走访了当年在八路军中担任团长和营长的老八路,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少华打听出了两个孩子的名字。

一个叫安定保,一个叫刘长贵。

1964年,毛主席在北京的一次文艺界会议上,又见到了石少华,毛主席十分关心小八路的事情,便问:“那两个小八路你找到了没有?”

图|石少华

石少华说:“经过多方打听,只知道高个儿的叫安定保,矮个儿的叫刘长贵,但他们现在到底生活的如何还不清楚。”

毛主席点点头说:“不着急,知道了名字就好找了。”

随后石少华觉得从当年的部队番号寻找,如同大海捞针,当年拍摄的地点是在抗大,说不定那里有档案。

果然,石少华在抗大的档案中发现了熟悉的身影,那个安定保是张学思的通讯员。

图|张学思

张学思是张学良的弟弟,西安事变后,张学思被国民党逮捕,后来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从1943年开始,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

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有了这么大的突破口,石少华感到喜出望外,他马上联系到了张学思将军。

但遗憾的是,这个安定保已经牺牲了。

图|抗战时期的张学思

张学思告诉石少华,这个叫安定保的孩子确实是他的通讯员,但是在1945年后,他带着安定保去东北敌占区,经过热河时和日军进行了遭遇战。

当时安定保为了保护战友安全,壮烈牺牲,当时他仅仅二十出头。

同时,张学思的夫人谢雪萍回忆:1945年8月,苏军进入东北后,朱老总发布第二号命令,让吕正操、张学思、万毅挺进东北。

但是张学思去东北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带部队,他的通讯员是和警卫连一起走的,当时发生遭遇战后,牺牲了60多名战士,安定保就在其中。

确认了这个消息后,石少华十分悲痛,想到毛主席一直关着这个孩子,他泪如雨下:“他才20岁啊,就牺牲了。”

但石少华的朋友都安慰他,虽然安定保牺牲了,但还有一个孩子刘长贵,没有他的消息,就说明他很可能还在人间。

对此,石少华走访全国各地革命老区,打听这个刘长贵的下落。

可是时光不等人,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石少华得知后声泪俱下,他还没有帮助毛主席完成心愿啊。

但石少华不放弃寻找,因为这不光是毛主席的心愿,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可以找到这个小八路,意义重大。

刘长贵被找到

毛主席逝世10年后,刘长贵的消息有了线索。

1986年4月,石少华突然收到一封信,是他的一个战友写给他的,说他们当地有个退休的老头,就叫刘长贵,当年也在延安待过。

得到这个消息,石少华马上奔赴战友所在地丹东,并在战友的带领下,找到了刘长贵的家。

还没有石少华确认,他一眼就看到了在刘长贵家里的老照片中,赫然挂着这张照片。

石少华感叹:终于找到了。

石少华问刘长贵:“您还记得当年谁给你拍的照片不?”

刘长贵说,看起来就像你拍的。他还记得毛主席和他们说了什么。

刘长贵说:“我记得那天,身边站了好几个苏联人,扛着摄像机。”

石少华感动不已,和刘长贵经过简单的交谈后,石少华肯定地对战友说:“没错,这个就是照片中的刘长贵。”

刘长贵说:“47年了,我们都变老了,但你的五官特征还和当年差不多,谢谢你拍下了这张照片,我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

当年的石少华21岁,比刘长贵大不了几岁,如今石少华68了,而刘长贵也已经步入了古稀之年。

随后,刘长贵对石少华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回忆了当天的事情,石少华做着认真的笔记。

刘长贵,山西寿阳人,出生于1925年,在1937年4月参军,他所在的部队是120师714团3营,给营长尤好阳当通讯员。

百团大战时,由于他的年龄太小,被送到抗大校务部。

解放战争开始后,他被编入四野,成为四野的一名战士,参加了解放本溪、抚顺、沈阳等战斗,1951年还跨过鸭绿江参加过抗美援朝。

现在已经退休,退休前是当地丝绸厂的一个科长。

对此,他还回忆了当年和毛主席交谈的那天。

图|石少华

那天他和小伙伴安定保一起去给抗大送文件,走在路上看到几辆车,没有见过汽车,觉得很好玩,就追着汽车跑。

结果毛主席以为我们有事,或者担心我们的安全,便停了下来,毛主席从车上下来就和他们说起了话。

刘长贵从很多画报上见过毛主席,他马上就认出了毛主席,毛主席说:“小同志,你们多大了?”

刘长贵说:“我14,他15。”

毛主席说:“你们这么小就参加革命啊,你们为什么参加革命?”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

毛主席点点头说:“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刘长贵说:“我叫刘长贵。”

另一个孩子说:“我叫安定保。”

毛主席哈哈大笑:“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

“知道,你叫毛主席。”刘长贵说。

“不对,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

说着,毛主席用手指在手掌上比划着,告诉他们这个名字怎么写:“我的名字这样写,一撇两横一个弯钩的'毛’,三点水……”

“你们上过学吗?”毛主席问。

“没有。”

刘长贵羞愧地低下了头,另一个孩子也说没有。

毛主席摸摸他们的头说:“你们都是革命战士,以后要多学习文化知识,革命胜利了,要参加生产建设,没有文化可不行。”

说完,两个孩子都高兴地点了点头。

不一会毛主席说:“这样吧,今天我交给你们怎么写你们自己的名字。”

说着,毛主席再次在手上比划着,一个是刘长贵的名字,一个是安定保的名字。

就在这时候,跟着下车的石少华举起摄像机,照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照片里的毛主席,亲切和蔼,对小战士无限的关心让众人敬佩,这是多么好的领袖啊。

图|石少华长子石志民接受记者专访,讲述父亲照片里的红色故事

听完刘长贵的讲述,石少华感动不已,把刘长贵讲述的事情全部记了下来。

我们铭记毛主席的嘱咐,刻苦学习文化。那时延安的条件很艰苦,纸和笔都缺,我捡根树枝,有空就在地上练写生字,日积月累,进步不小,后来可以读书看报了。

石少华和刘长贵连个人在谈论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故事时,都发出了爽朗又激动的笑声。

石少华更加坚信,眼前的人就是自己苦寻多年的“小八路”。即便,彼时的“小八路”已经变成“老八路”,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却一直没有忘记。

图|毛主席在延安

现在毛主席已经逝世了,他还是很欣慰,因为现在这个小八路刘长贵还活着,生活也很好,算是完成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心愿。

历史的回声

毛主席和两个小八路的聊天内容经过刘长贵的回忆和石少华的披露,后来被编写成小学课文,而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也一起被编入了小学课文,一起被编入的,还有著名的《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

这对历史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

但石少华为此付出了很多,因为在寻找刘长贵的过程中,他踏遍祖国各地,光名字叫刘长贵的烈士,就有好几个。

另外朱德总司令有个警卫员也叫刘长贵,因此在寻找小八路刘长贵的过程中是极其艰难的。

图|石少华作品,正在站岗放哨的儿童团员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石少华生前总算完成了毛主席的嘱托,使人民领袖与小八路照片的完整故事永远留在了中国革命的红色摄影史上。

1.《“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解放军报

2.《中国记者》新中国新闻摄影的开拓者石少华、《中国摄影》石少华作品选

3.中国新闻网.毛泽东与两个小八路的温情瞬间.2017-04-01

4.封面新闻:《毛泽东专门收录的照片:两个“小八路”和他在唠啥?》

5.央视网.“小八路”--刘长贵求学记.2008年11月1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263)照片《毛主席和两个小八路》与《
1939年,毛主席与2个小八路聊天时被抓拍,47年后内容曝光让人动容
寻找与毛主席合影的小八路,一张照片后来竟成他的“丹书铁卷”
寻找当年与毛主席合影的小八路,一张照片后来竟成了他的“丹书铁券”……
1939年主席和2名小八路交谈被拍下,直到47年后,交谈内容被公布
1939年,与毛主席交谈过的两名小八路,长大后都怎样了?不负众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